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黎国韬 页数:2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尤其是宋元以前戏剧的专著。全书共计三编:上编八章研究历代傩仪的发展情况,兼及对傩戏的探讨;中编四章研究秦汉至宋金的傀儡戏;下编四章研究十六国至五代的参军戏,兼及对两宋杂剧的探讨;附录四章杂论古代乐神的一些问题。
作者简介
黎国韬,男,1973年10月生于广州,祖籍广东东莞。1992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相继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博士毕业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提名;2005年,同校历史学博士后出站。现为中山大学文系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出版学术专著《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2004)《梁辰鱼研究》(2007)2种;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入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广东省重点文科地重大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独撰)近40篇。
书籍目录
引言
上编 历代傩仪考述
第一章 夔为傩神说
第一节 夔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夔与傩神
第三节 夔与傀儡
小结
第二章 周大傩仪官联考
第一节 周傩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周大傩仪之官联
第三节 乐官之参与
小结
第三章 秦傩新考
第一节 秦傩及相关传世文献
第二节 秦简《日书》中的傩仪史料
第三节 秦傩源流试析
小结
第四章 侲子考
第一节 百隶和依子
第二节 身份与功能
第三节 历史文化背景
小结
第五章 东汉禁中大傩仪执事官考
第一节 周汉大傩仪之记载
第二节 黄门宦者与黄门鼓吹
第三节 象人和百戏师
余说
第六章 十二兽与十二鬼新论
第一节 十二鬼与十二兽之出现
第二节 《赋》、《志》傩仪的年代先后
第三节 东汉人巫术思维之转变
小结
第七章 魏晋至五代傩仪史料析略
第一节 魏晋时期傩仪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傩仪
第三节 隋唐时期傩仪
第四节 晚唐五代地方傩仪
小结
第八章 宋辽金元明宫廷傩仪钩沉
第一节 北宋大傩仪
第二节 南宋大傩仪
第三节 辽金元明傩仪
中编 傀儡戏考
第九章 秦汉假人傀儡戏述论
第一节 相关材料
第二节 简要述论
小结
第十章 文康乐与傀儡戏
第一节 《文康礼曲》与傀儡戏
第二节 《上云乐》与《老胡文康乐》
第三节 《文康乐》之东传
余说
第十一章 连厢搬演与肉傀儡戏
第一节 连厢搬演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西厢抬弹词》
第三节 辽大乐与坐部伎
第四节 金清乐与肉傀儡戏
第五节 宋清音补说
余说
第十二章 药发傀儡补述
第一节 研究回顾
第二节 药发傀儡新考
余说
下编 参军戏考
第十三章 参军戏与胡乐考
第一节 参军戏为胡部乐
第二节 参军戏与胡乐之关系
余说
第十四章 参军戏与胡乐补论
第一节 参军戏与钟馗
第二节 参军戏与火祆教
小结
第十五章 唐五代参军戏演出形态转变考
第一节 简要回顾
第二节 唐代参军戏
第三节 五代参军戏
小结
第十六章 两宋杂剧演出形态转变考略
第一节 北宋杂剧
第二节 南宋杂剧
余说
附录 古乐神四考
附录一神瞽与成相篇
第一节 神瞽与戏剧乐舞
第二节 成相中证
小结
附录二夔神话与夔历史
第一节 夔神话
第二节 夔历史
余说
附录三伶伦传说与戏剧乐舞
第一节 关于伶伦的传说
第二节 伶伦与戏剧乐舞
小结
附录四翼为天倡考
第一节 翼与乐舞
第二节 传说流行年代考略
小结
结语
征引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傀儡戏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一个重要品种,而按古人的观念,它又可分为“假人傀儡戏”和“假面傀儡戏”两大类型。①所谓假人傀儡戏,指真人利用机关或其他各种手段(诸如牵丝、杖头、指头等)操控假人(包括各种材质的假人,诸如木偶、铜偶、土偶等)而作表演的伎艺,它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木偶戏”。所谓假面傀儡戏,指真人戴上假面(包括假面、假头、假形等)而作舞蹈、戏剧、戏弄等表演的伎艺,它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面具表演艺术。②本章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假人傀儡戏这一类型之中。假人傀儡戏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宋元戏曲的形成也有着极其深远而又内在的影响,这已有许地山、郑振铎、董每戡、孙楷第等前辈学者论述,毋庸多赘。然而中国早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一公元220年)的假人傀儡戏,由于史料相对缺乏,罕见专文论及;即使有些著述涉及这一问题,一般只能举出两至三例予以说明,多者亦不出五例。所以,要较为完整地反映秦汉时期傀儡戏发展的状况,几乎没有可能。不过,随着一些重要文物的出土,以及笔者近年来对相关文献史料的发现和搜集,所掌握材料的数量已是过往相关著述的数倍之多。在此基础之上,对秦汉时期假人傀儡戏作出新的探讨,进而对早期戏剧史的一些问题作出反思,已经很有必要。
编辑推荐
《古剧考原》包括上编历代傩仪考述;中编傀儡戏考;下编参军戏考;附录古乐神四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