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中国社会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家有,萧润君 编  页数:511  字数:610000  

内容概要

由孙中山基金会和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孙中山与中国社会博士论坛”于2008年11月13日至1日在中山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八十多位学者与会,学者提供给论坛的论文五十多篇。这次论坛采用博士发表论文、专家评论的形式举行,是大型学术会议的创新。这次论坛开得既生动活泼,又充实平和,青年博士与老先生、教授同场切磋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各类问题,青年博士的创新思维,以及对学术问题的求真求实精神与老先生的学术经验和对学术问题看法的全面性在一起碰撞、交融和互补,使这次论坛开得很有意义。会后,与会者普遍认为,这次论坛收获很大,有的学者建议采用这种老中青相结合论坛的形式的交流学术应该多举行些。    这次论坛在筹备和举行过程中,始终得到孙中山基金会和中山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孙中山基金会理事长、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石安海、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建新到会致欢迎词和讲话。在三天会议中,由于得到中山市有关领导们的关怀,以及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大力支持,使这次论坛得以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    学者提供给论坛的论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全部入编汇集出版,请有关学者理解和谅解。

书籍目录

孙中山“还政于民”思想探析孙中山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于中国的历史考察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演进的特点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国家结构观孙中山对中国社会管理的政治考量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同心协力”:孙中山关于中国问题之真解决的思考孙中山的社会主义观浅议独具中国特色的孙氏(中山)社会主义孙中山颁行五权宪法构想的历史演进政治输入与中国国民党早期意识形态建构近代中国自由、自治与民权的困境——以孙中山“分县自治”思想为例南京国民政府训政初期筹备自治问题——对中山县的个案分析对民族主义的三点思索孙中山振兴海军思想研究孙中山的科学思想与社会发展孙中山辛亥革命前托古思想研究孙中山“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之基督教理念孙中山“政治与宗教相互提携”的社会建设思想试论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对自由知识分子的影响——以傅斯年的自由社会主义思想为个案宋庆龄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试论孙中山的社会救济观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探析孙中山对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之前瞻——以《实业计划》为中心的考察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中的外国因素民国元年孙中山的铁路设计与宣传试论民初各界对孙中山铁路建设计划的反应民国时期孙中山西北铁路规划的调整与践行民军问题与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社会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另类解读——陈仪在台湾经验的观察孙中山对教育的关注与中国社会发展孙中山体育理念探析——以《精武本纪·序》为中心的探讨清末澳门华商曹善业及其家族的初步研究孙中山对知识分子作用的认识孙中山创办的《中国日报》之研究现状浅议孙中山对新闻传媒的利用论孙中山与华盛顿会议前后的民众与孙中山论战的“平实”系唐谬考吴雅晖与章、陶倒孙案孙中山与何启关系新论南屏容氏与孙中山及近代名人的私人关系香港“报变”考——陈炯明在港机关报倒戈事件始未孙中山现代中国理想与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以南京中山陵为中心后记

章节摘录

  对此重大改变,孙中山特意从理论上作了说明,提出了“权能分别”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与受到外国学者的启发有关,且与孙中山对西方民权制度的深入思考有更为内在的关系。“权能分别”论不只是关于“五权宪法”的理论,而且是关于“直接民权”的理论。更准确地说,是将“五权宪法”和“直接民权”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孙中山新的民权国家制度的理沦。简要地概括,这一理论就是主张将国家权力分为“政权”与“治权”两大部分。“政权”部分为民权,其性质为所有权,表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具体表现为选举、罢官、创制、复决等四项“直接民权”;“治权”部分为政府权,其性质为管理权,受人民的委托行使各项政治权力,具体表现为“五权分立”。孙中山的理念是,“政权”与“治权”两者虽在授受关系上相统属,但在权力行使卜要分别独立,由此达到民权是“完全的民权”,政府为“万能的政府”,民主共和制度因此而完美无缺、毫无流弊的目的。①孙中山对自己理论和制度上的这一创造非常自信,认为解决了西方民权制度百余年来所一直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  “五权宪法”从提出到演进为“权能分别”论,进一步彰显了孙中山用中西合璧的方法力矫西方民主制度流弊的思想特点。“直接民权”是西方民主制度的精华,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权能分别”则是孙中山结合中西所作的新的创造。这一创造改变了西方民主制度原来“三权分立”的基本格局,实际上将“三权分立”变成了“政权”与“治权”两权分立。从这一创造中,可以见到孙中山所具有的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一创造也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理论立足点上,它还显得相当薄弱和粗糙。孙中山举了很多事例来说明“权能”必须分别和可以分别的道理,而这些事例与“权能”之间的可比性大都难以令人置信。例如,孙中山用得最多的一个比喻,是将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比作阿斗与诸葛亮的关系。阿斗拥有作为皇帝的权力,但无能无用,必须将治国之权完全交给诸葛亮;反过来说,诸葛亮本事再大,也不具有主人的身份,必须听命于阿斗,其才能只能用来为阿斗服务。阿斗与诸葛亮的结合,就相当于理想的国家制度。②这一比喻存在很多可议之处,像人民是不是阿斗,何以表明人民变成了“皇帝”,何以证明人民“无能”,无能的“阿斗”何以就能管住万能的“诸葛亮”,如果管不住又该怎么办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并不像孙中山所讲的那样一目了然、显而易见。就现实针对性而言。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孙中山与中国社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