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利奥塔尔 页数:233 译者:车槿山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沦著的研究对象是“后现代条件下的知识问题”,涉及了19世纪未以来,受到科学、文学、芝术行为原则影响的文化状态,对现代的评论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提出质疑,指出后现代的科技发展向人们提供了权力的增长,使知识变成了商品,成了决策的因素与于段技术标准并不能判断真实与正义。在分歧巾产生了相对临时的、制约性的真理标准。
作者简介
作者:(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Jean-Francois Lyotard)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范围:信息化社会中的知识
第二章 问题:合法化
第三章 方法:语言游戏
第四章 社会关系的性质:现代的抉择
第五章 社会关系的性质:后现代的视野
第六章 叙述知识的语用学
第七章 科学知识的语用学
第八章 叙述功能与知识合法化
第九章 知识合法化的叙事
第十章 非合法化
第十一章 研究与通过性能达到的合法化
第十二章 教学与通过性能达到的合法化
第十三章 研究不稳定性的后现代科学
第十四章 通过误构达到的合法化
章节摘录
至于高等教育,这个叙事似乎限制了它的范围。人们一般认为,拿破仑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为了提高行政工作能力和职业能力,这对国家的稳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忽略了一点:在自由的叙事中,国家的合法性不是来自国家本身,而是来自人民。帝国政治之所以要让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培养国家干部(附带地也培养市民社会干部)的苗圃,是因为人们认为,通过这些人将来所从事的行政工作和职业,通过在民众中传播新知识,民族本身可以获得自由。同样的推理对建立真正的科学机构来说就更合适了。每当国家直接负责培养“人民”并使其走上进步之路时,我们都能看到国家求助于自由的叙事。 在另一个合法化叙事中,科学、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引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构思。这正是1807至1810年间柏林大学成立时发生的事情,它在19世纪和20世纪极大地影响了那些新兴国家的高等教育组织。创建这所大学时,普鲁士内阁收到费希特(J.Fichte)的计划和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提出的观点相对的计划。洪堡(w.vonHumboldt)必须作出取舍,他选择了后者那种更为“自由”的意见。 读洪堡的论文时,我们可能会把他全部有关科学机构的政策简化为一条著名的原则:“把科学当做科学来研究”。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误解了这一政策的目的,他的政策与施莱尔马赫更全面阐述的政策十分相似,而在施莱尔马赫的政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与我们有关的合法化原则。 洪堡坚定地宣称,科学服从自己特有的规则,科学机构“自我生存并且不断自我更新,没有任何束缚,也没有任何确定的目的”。但他还补充说,大学应该把自己的材料,即科学,用于“民族精神和道德的培养”。这样的教育作用怎么可能来自一种对知识的非功利性研究呢?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不是对知识本身漠不关心吗?因为按照洪堡的证明,国家、民族以及全人类感兴趣的并不是知识,而是“特性和行动”。 因此教育大臣洪堡面临重大的冲突,它让人联想到康德的批判在认识和愿望之间造成的断裂。这是两种语言游戏的冲突:一种游戏是由仅属于真理标准范畴的指示性陈述构成的;另一种游戏则支配着伦理、社会和政治的实践,它必然包含一些决定和义务,即包含一些不必真实、但必须公正的陈述,这样的陈述归根结底不属于科学知识。 ……
编辑推荐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巴黎第八大学教授。他的第一部著作为《现象学》,走上了以理解历史为真实任务的漫长教学与研究道路。他对意识形态的深刻批判扩展到美学、政治、经济、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对思辨叙事的怀疑是他的思想的中心主题,也成为他所说的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的论述围绕着科学话语和科学知识中叙事的功能这一问题展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