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尚长风,殷国玺 著 页数:220
前言
在孩子第一次择校成功的时候,我们曾打算写一本书,当时将那一本未曾面世的书定名为《十个月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孩子从2002年8月底开始决定报考南京外国语学校,期间因为要准备“第十四届全国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江苏赛区)”的竞赛,不得不中断学习约一个月的时间,到2003年7月初期参加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升学考试并被顺利录取,一共用了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那是发生在六年多前的事情,书开了个头,因为缺乏准备和足够思考,同时又琐事太多,结果初次尝试开始与结束同时发生。不过这次尝试却是本书的最早萌芽,笔者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基本上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在儿子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我们一直坚持“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童年”的看法,而我们对于快乐的理解就是玩,因此在孩子教育方面几乎没有花费任何心思。由于小升初时决定择校,在儿子上初中和高中的六年时间里,我们对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要比小学毕业以前多了,同时也发现和关注到了与基础教育有关的诸多社会问题。很多问题和现象就发生在我们孩子以及周围众多我们熟悉的孩子身上,在处理这些与教育有关的问题时,有的很顺手,也很如意,有的却很棘手,甚至很无奈。这样在过去的六年多时间里,我们对众多教育方面的热点和问题几乎都进行过长时间的思考和争论、讨论。好多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想法和理念都是在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后慢慢地“悟”出来的。从孩子的成长经历看,我们将悟出的想法和结论付诸实施,还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我们觉得这些经过时间和实践洗礼的想法对其他的家长和孩子基础教育阶段也许有点参考价值,如果不能与需要教育孩子的家长分享,可能会比较遗憾,毕竟其中有些还是蛮有借鉴意义的。正因为此,在儿子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以后,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尝试。这就是本书写作的由来。本书主要就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以我们自己孩子教育成长经历以及我们周围孩子的教育为案例,提出我们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它不是一本纯粹介绍孩子教育成功经验的书籍,更多的是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解和弊端进行分析;本书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利用作者的职业优势,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作者自身的经历和对专业教育的思考,填平不同教育阶段的沟壑,将两者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分析,可以让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对自己的培养目标以及未来的人生有一个更好的规划。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只写自己经历的、了解的、遭遇过的、亲自参与的、思考过的、讨论过的现象和问题,书中所有的文字都来自自身的经历。也许书中有的观点和想法可能会引起歧义,但那也仅仅代表我们的经历,只是一家之言,仅仅是希望将我们的一些思考和看法呈现出来。其中的经验或教训以及一些想法或许对一些与我们孩子状况相同的家长有点启发,希望通过我们的劳动对一些在某些教育问题方面有点困惑的家长提供一些思路。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如繁星浩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所著,这类书籍较多的是从施教者角度进行描述、分析与思考;一类是来自家长,这类书籍通常由孩子教育成功者所著,倾向于对自己教育孩子成功经验的记叙。本书表面上看似乎是介于两者之间:作者是老师,同时又是家长,但实际上本书与上述两种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异。差异之一是作者的职业:尽管我们也是教育工作者,但从事的是专业教育。笔者并非教育专业科班出生,因此对于孩子教育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心理等理论没有得到过系统的训练。差异之二是本书的内容:既不是关于教育的专业性思考,也非教育孩子成功的描述。我们认为,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孩子的人格、人品塑造,即做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关于做人的教育需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孩子正式上学之前接触的主要对象就是自己的家长,因此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远远早于学校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与身体力行比学校教育更重要。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做人需要的各种观念塑造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实施。现在回过头去看,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而引起的思考。我们将这些经历与思考集中于本书,可以为很多已经(或即将)为人父母的人士提供参照。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我们认为:一个孩子能否成人,与他的家庭出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出生于农民、工人家庭的孩子成功率可能更高,他们父母也许没有受到过太多的专业知识教育,就像我们这一代(很多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家长一样。但是父母的身教优于言传,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激励比任何苍白的说教都有效。
内容概要
本书对孩子成长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以作者的切身经历、体会,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目前,市场上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有很多,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本书既不是关于教育的专业性思考,也非成功教育孩子的描述,更多的是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解和弊端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孩子的性情与能力培养比取得高分更重要;教育首先是人格、人品的塑造,即做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要从小就开始;家庭教育远早于学校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与身体力行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作者简介
尚长风,经济学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殷国玺,工学博士,河海大学水电学院高级工程师。儿子的学习经历:2009.08至今,香港中文大学(理科奖学金基础班);2006.09-2009.06,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省招班•高中),获全国中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2003.09-2006.07,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获江苏省数学竞赛一等奖;1997.09-2003.07,南京市力学小学(小学),获第十四届全国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江苏赛区)特等奖。
书籍目录
前言教育的最终目标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孩子的梦想关于择校需要上“奥数班”吗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关于扬长避短男孩穷样 女孩富养经历与磨炼学会放弃关爱适度成长需要放手尊重他人与感恩之心信任选择朋友与孩子沟通学习与放松锻炼与健康旅游中的收获指导和管理的“真空”——考上大学之后给(准)父母们的建议后记
章节摘录
教育的最终目标现代父母一致的感叹是:抚养一个孩子难,教育孩子更难,让孩子真正成人难上加难。表面上看是这样,作为负责任的父母,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成龙成凤,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对其方方面面倍加呵护,教育方面更是用尽心血。众多家长省吃俭用不惜将家庭收入的相当部分花费在孩子教育上面,以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家长的很多做法不一定是必要的。教育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基本责任,但对于教育孩子的动机并不一定十分清楚。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下: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对孩子教育耗尽心血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名成家,能够出人头地。不可否定的是,在有关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目标上还存在几个不容忽略的误区。我们有必要先简单讨论一下这几个培养目的。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大学。曾几何时,大学被社会认为是象牙塔,莘莘学子被认为是天之骄子,进入大学似乎进入了保险箱,孩子将来的一切都有了保障。现在的家长如果对于大学的观点依然停留在上述阶段并将考入大学作为培养孩子的目标,将是错误和危险的。因为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大学教育逐步开始普及,接受专业教育几乎可以像中等教育一样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而不再是少部分人经过努力以后享有的特权。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家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起跑线,只有在大学学到专用技能或培养出某些特有品质的人,才有可能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将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天资聪慧,但家长十分溺爱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对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够考取重点大学,果然孩子实现了这一目标。进入大学后,家长就不再要求孩子继续刻苦努力。物质方面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功课只要及格就行,甚至将大学生活与玩等阿。可想而知,孩子大学四年几乎是混过来的,孩子过去已有的责任感在家长的过度关怀下几乎全部丧失。大学毕业典礼之前还有两门功课需要补考,而孩子自己却根本不当回事,最终还是在家长的一再追问下才知道,家长又不得不出面为孩子联系补考事宜。毕业前夕同学都在寻找工作,而这个孩子根本没有工作的打算,家长对此也没有任何异议,甚至不希望孩子自己找工作,而是通过家长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孩子谋得一个轻松、自在、高收入、稳定的岗位。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大学毕业两年,还来在家里。本来这个孩子可以像所有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工作、深造,由于家长在孩子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出现误差,导致孩子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生存技能。实际上,大学只是一个拥有众多高级知识和技术资源的平台,是一个供孩子继续积累知识、学习专业技能的场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掌握知识以及运用这些有益资源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孩子自己的手中。如果孩子缺乏自我学习、综合运用知识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这个宽松的环境中有失去自我的可能。作为家长需要对进入大学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与中小学一样,大学只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一个阶段,不能将大学当作基础教育的目标。现在培养孩子是为了将来得到孩子的回报,即传统的养儿防老。现在用心培养,为孩子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条件,将来孩子有出息了,必须对家长当下的付出有所回报。殊不知,回报的动机在现代社会是值得商榷的。其一,从社会角度看,未来的老龄化日益加剧,这一代孩子未来的养老压力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完全为上一代甚至上上代养老是不现实的。其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完善,传统的赡养模式将从制度方面得到根本扭转:社会养老以及老人过去的个人储蓄将代替养儿防老。其三,从经济学角度看,回报的动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商人行为,是一种现期与未来、在两代人之间发生的交换行为。过重的商业气息将淡漠几代人之间的亲情关系。显然将教育作为一种投资以期望在未来得到回报是不切实际的。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是为了家长自己的脸面。可能每一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虚荣心的缘故,人们总是不自觉的将自己的孩子与周围认识的孩子进行比较。当家长们在一起谈论孩子的时候,如果有谁说起自己的孩子如何出色,其他家长也会投来羡慕的眼光。此时此刻,出色的孩子似乎为家长挣足了面子。如果自己的孩子实际表现并不怎样,家长似有羞愧感。其实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孩子能力的表现形式和时间也不相同,家长没有必要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比较。如果因为比较而产生满足感,这种行为则显得幼稚和肤浅。讨论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我们有必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从动物的本质看,上一代培育下一代的原始动机就是让孩子具备健康的体魄和未来的生存能力。人类培育教育孩子的目的除了动物的本质外,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将来的快乐和幸福生活提供条件,一定是为了孩子,而不是为了家长自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长大成人!作为成人需要具有如下基本品质:能够承担责任;善于学习和调整;既遵守传统优秀的道德标准,又能坚守法律规范;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的判断力;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具有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够吃苦耐劳、勇往直前;通过教育赋予孩子修养同样重要。真正的成人首先能够承担责任。作为一个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人,需要有责任意识,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我们理解的责任分成几个层次:
后记
家庭教育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关心的大课题,教育涉及的领域很多,教育孩子什么、如何教育、家庭教育怎样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等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本书就作者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些教育内容,以自己的孩子以及我们比较熟悉的孩子成长经历作为案例,通过我们自己的长时间思考和争论,提出一些自己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悟"出来的一些教育理念能够对阅读者有点启迪,那么本书的出版就有其价值和意义。在本书完稿之际,我们看到了教育部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次向社会征求意见,不久将颁布实施。我们相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实践,中国教育制度将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顶尖人才。关于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问题,我们也想在这里哕嗦几句。创新型人才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基本素养:一是做人所必需的各种素质与品质;二是专业能力超群。根据我们的观察,在做人素质的培养方面目前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专业教育阶段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能力方面,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学校和老师还真的比较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多中小学不同的年级中具有超长能力的学生辈出之现象得到验证。倒是不少中学阶段能力异常出色的孩子进入大学以后,潜力并没有得到进行一步发挥,能力也没有明显提升,越来越成为一个平庸之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从家庭到大学,任何一个层次的教育都应该注重做人教育,各类教育主体的眼光一定要长远,绝不可急功近利;能力和技能培养方面,更需要改进的可能是在大学阶段的教育,包括新生入学时的理想与愿景教育,科学、务实而合理的课程设置,任课老师对于课程教育的投入等。我们在书中列举了很多例子,只是希望通过这些事例对隐含其中的教育观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非针对事例本身所发表的褒奖或批评,更不会针对任何家长或孩子。如果有读者感觉似曾相识,千万不可对号入座。本书的很多想法既有来自于我们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也有受朋友的启发:当我们与朋友聚会的时候,经常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孩子教育。通过与他们的争论与讨论,产生很多新的思想。朋友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在本书完稿之际,特别向我们的这些益友表示感谢。本书的出版得到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的支持,没有单位的大力支持也不会有本书的面世。特向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深表谢意。在本书写作与出版过程中,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府剑萍老师和耿飞燕老师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并付出大量的劳动,一并向两位老师表示感谢。
编辑推荐
《"点石成金"的家庭教育:以儿子的成长经历为例》:以真实经历与您分享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以职业优势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的热点与困惑、助您制定更完整、更适宜的教育规划。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将其培养成一个具有做人必备的基本品质,同时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成人,让孩子自己有能力创造和把握未来的幸福。孩子的教育首先是人格、人品的塑造,即做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决定孩子未来幸福、成功的最根本动因,是其自身的品质和素质。一个孩子能否成人,与其家庭出身并没有直接联系。父母的身教优于言传,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激励比任何苍白的说教都有效。机会无处不在,能不能抓住每一次机会并不重要,也不必要。放弃是一种智慧,善于放弃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玩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就像吃饭、睡觉、学习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不可剥夺的权利。学校只是一个平台,孩子教育最终是否成功如愿还是取决于孩子和家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