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眉舞,朱查松 页数:18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非建设用地——这个传统规划与管理的空白地带日益受到侵蚀和破坏,逐渐引起多学科广泛关注。本书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从制度与规划等层面探讨了导致我国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困境的原因,基于综合保护与利用的双向需求,提出生态全程指导的规划范式转型与“复合生态网络体系调控”理论框架。并通过GIS网络分析方法实现了以“源-廊-网-面-体”五个层次构筑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较为完善的空间组织形态。实证研究的过程与结果表明,该理论框架与技术方法具备可行性与推广意义。 本书可供城市发展领域的研究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实务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生态学、城乡经济与公共管理等学科的教学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陈眉舞,男,江苏通州人,现任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 1997年9月至2008 年12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先后连续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历任或兼任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任规划师、南京东荟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规划部设计总监、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办公室主任、规划者之家网站站长、UPLA城市规划网专业顾问等职。先后在国内外《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华中建筑》《经济地理》《城市问题》等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EI Compendex收录2篇;主持或参加南京、杭州、苏州、扬州、台州、泰州、盐城、嘉兴、芜湖、枣庄、涿州、常熟等城市各类规划设计项目30余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青年基金)5项;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获得江苏省优秀规划设计奖2项、南京市优秀规划设计奖1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生态保护与利用。
书籍目录
阿总序前言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城市非建设用地相关研究与实践 1.2.1 国外城市相关研究与规划进展 1.2.2 国内城市非建设用地研究与规划进展 1.2.3 综合评述 1.3 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概念界定 1.3.1 既有研究中的界定 1.3.2 本研究的界定 1.4 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辨析 1.4.1 城市非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 1.4.2 城市非建设用地与城市不可建设用地 1.4.3 城市非建设用地与城市生态用地 1.5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类型与本书侧重点 1.5.1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三种类型 1.5.2 本书侧重研究的规划类型 1.6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视角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方法2 我国城市非建设用地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2.1 城市非建设用地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2.1.1 数量减少——城市非建设用地转化问题 2.1.2 功能异化——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用途问题 2.1.3 管理失控——城市非建设用地管理依据问题 2.2 发展困境的制度层面原因分析 2.2.1 城市发展转型引发的冲击 2.2.2 现行土地制度营造的利益驱动 2.3 发展困境的规划层面原因分析 2.3.1 传统规划编制技术的不适应 2.3.2 规划管理上的真空3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既有内容与方法总结 3.1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目标取向 3.1.1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理念 3.1.2 与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理念比较 3.2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核心理论支撑 3.2.1 景观生态学 3.2.2 恢复生态学 3.2.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3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主要内容 3.3.1 图-底关系的确立 3.3.2 用途管制 3.3.3 容量控制 3.3.4 各种增长边界的划定 3.3.5 指标控制体系的建立 3.4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主要技术方法 3.4.1 生态敏感性分析 3.4.2 缓冲区分析 3.4.3 景观格局分析 3.5 核心问题讨论与规划范式转型 3.5.1 综合保护与利用的价值取向 3.5.2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范式转向4 城市非建设用地复合生态网络体系理论构架 4.1 对复合生态理论及生态网络理论的探讨 4.1.1 系统生态学的创建 4.1.2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4.1.3 生态网络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4.1.4 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复合生态网络体系 4.1.5 构成不同层次网络的廊道生成方法 4.2 对道路生态学与廊道效应研究的探讨 4.2.1 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 4.2.2 道路(廊道)的生态效应 4.2.3 “生态安全格网控制点”模式的提出 4.2.4 动物保护通道的建设途径模式 4.3 对“斑-廊-基”模式及其修正型的探讨 4.3.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4.3.2 “斑-廊-基”模式的修正观点 4.3.3 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景观生态模式应用构思 4.4 基于复合生态网络体系的新型规划框架的提出 4.4.1 复合生态网络体系的规划框架 4.4.2 理论框架实证检验的必要性5 研究区概况与分析平台的建立 5.1 研究区概况 5.1.1 总体概况 5.1.2 自然条件 5.1.3 人文社会要素分析 5.2 研究平台的建立 5.2.1 GIS技术概述 5.2.2 数据来源 5.2.3 GIS数字平台的建立 5.2.4 地形地貌分析 5.2.5 基于非监督分类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 5.3 研究区现状的基本问题诊断 5.3.1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5.3.2 主要产业问题分析 5.3.3 主要社会问题分析6 基于生态水平过程的复合网规划 6.1 网络分析尺度的基本设定 6.1.1 尺度的概念 6.1.2 本研究采取的分析尺度 6.2 生态源与生态廊道构造 6.2.1 专题林分分布图绘制 6.2.2 自然生态源点构建 6.2.3 各类土地类型耗费值确定 6.2.4 基于地形修正后的耗费值区间计算 6.2.5 自然廊道绘制与生成 6.3 复合网络的分解与构造 6.3.1 自然生态网络构造 6.3.2 经济交通网络构造 6.3.3 居民游憩网络构造 6.4 复合网络安全控制体系的网格GIS实现途径 6.4.1 基于ArcGIS平台的网格生成原理 6.4.2 不同层次属性廊道的网格化赋值过程 6.4.3 复合网络“网格安全控制体系”7 基于生态叠加过程的保护面规划 7.1 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 7.1.1 千层饼原理与GIS叠置分析 7.1.2 环境损益分析思想 7.1.3 生态敏感性原理 7.1.4 保护面评价的技术路线 7.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过程 7.2.1 敏感性因子确立及评分规则 7.2.2 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结果 7.2.3 通过自然生态网络进一步修正的生态保护分区结果 7.3 保护分区的管制措施 7.3.1 一级保护区(生态核心区) 7.3.2 二级保护区(生态缓冲区) 7.3.3 协调保护区(适度发展区)8 基于生态垂直过程的核心体规划 8.1 “人类-森林”侵入与演替的高程梯度规律研究 8.1.1 分析方法 8.1.2 计算结果 8.1.3 人类侵入森林系统的同心圆模式图 8.1.4 基于50m高程以下地区的用地分布规律 8.1.5 人类活动干扰指数计算 8.2 森林分布的平均高程规律研究 8.2.1 分析原理 8.2.2 基于整个研究区的高程吻合点统计分析 8.2.3 基于牛首、云台分片区的高程吻合点统计分析 8.3 基于区域视角的森林廊道宽度研究 8.3.1 区域视角中的城市森林廊道断裂 8.3.2 对森林廊道宽度的研究综述 8.4 森林培育规划方案 8.4.1 森林培育的基本结论 8.4.2 森林培育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 8.4.3 森林现状与规划的地形特征对比 8.4.4 景观体现状与规划的三维模拟对比9 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综合规划调控 9.1 生态安全调控 9.1.1 基于网层要素的生态安全调控 9.1.2 基于面层要素的生态安全调控 9.1.3 生态安全调控的专项规划 9.1.4 区域层面的生态网络初步构建 9.2 生态产业调控 9.2.1 产业功能筛选与总体战略 9.2.2 产业准人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 9.2.3 旅游业发展总体定位 9.3 生态空间调控 9.3.1 遵循复合网络体系控制下的空间布局结构 9.3.2 基于“类控规”分区单元的编制创新10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10.1 创新城市层面的利益协调机制 10.1.1 建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 10.1.2 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10.1.3 引入开发权转移思路 10.2 建立统一的非建设用地管理体系 10.2.1 调整部门管理权限 10.2.2 逐步纳入法定体系 10.2.3 “堵”“疏”结合、刚柔并济 10.3 完善规划监督与参与机制 10.3.1 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动态监控 10.3.2 面向公共政策的全民参与机制11 研究结论与讨论 11.1 主要结论 11.2 主要创新点 11.3 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参考文献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图-表来源说明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