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09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朱利安·沃尔弗雷斯 编著 页数:416 译者:张冲,张琼
Tag标签:无
前言
自晚清曾文正创制造局,开译介西学著作风气以来,西学翻译蔚为大观。百多年前,梁启超奋力呼吁:“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时至今日,此种激进吁求已不再迫切,但他所言西学著述“今之所译,直九牛之一毛耳”,却仍是事实。世纪之交,面对现代化的宏业,有选择地译介国外学术著作,更是学界和出版界不可推诿的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隆重推出《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在林林总总的国外学术书中遴选有价值篇什翻译出版。 王国维直言:“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所言极是!今日之中国已迥异于一个世纪以前,文化间交往日趋频繁,“风气既开”无须赘言,中外学术“互相推助”更是不争的事实。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广。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互动,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动脉。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
内容概要
《21世纪批评述介》的各个篇章概述了当今最前沿的批评思想,颇有引人深思之功。各章作者均以明晰的语言和术语解释了论述范围的各种问题,同时也通过解读经典的小说、诗歌、戏剧、电影和网络文本,为学生读者展示了简明的实际应用。《21世纪批评述介》为文学批评提供了视界广阔的指南。《21世纪批评述介》源自欧陆的思想和观点,如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和心理分析等,还介绍了正在21世纪初兴起的新的“杂糅”批评。 《21世纪批评述介》分为五个批评范畴:“身份”、“对话”、“空间与场所”、“批评的声音”、“物质性与非物质”。这些范畴体现了批评与文化研究日益增长的跨学科特性,而《21世纪批评述介》所涉及的一些课题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点:散居族裔批评、性别及跨性别批评、有色女性及女性主义批评、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及批评、伦理批评、创伤及证词批评、生态批评、空间批评、网络批评、德勒兹批评、列维纳斯及批评、幽灵批评与(超)物质批评等。 特色 述介本世纪初时各种“批评状态”。 结构:每一章探讨和解释一种理论各方面的问题,然后是一篇对相关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或网络作品的解读,接着是一些可供继续研究的课题,最后是一份配以说明文字的参考文献目录和一份补充参考书目。 对作品的批评性解读具有教学和研究的参考价值,也体现了相关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
作者简介
朱利安·沃尔弗雷斯(Julian wolfreys)是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英语与戏剧系的现代文学与文化教授。
书籍目录
导言:发展、辩论、前提、差异、方向(朱利安·沃尔弗雷斯)身份第1章 散居族裔批评(苏德什·米什拉)第2章 性别与跨性别批评(萨拉·甘布尔)第3章 有色女性和女性主义批评:爱的理论化(塔丝·海德里克、戴伯拉·沃尔克·金)对话第4章 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及批评(斯图亚特·西姆)第5章 伦理批评(肯尼斯·沃马克)第6章 创伤及证词批评:见证、记忆和责任(朱利安·沃尔弗雷斯)空间与场所第7章 生态批评(凯特·里格比)第8章 空间批评:地理、空间、地点和文本性批评(菲利浦·E.魏格纳)第9章 网络批评(斯泰西·吉利斯)批评的声音第10章 德勒兹批评(克莱尔·科尔布鲁克)第11章 列维纳斯及批评:批评不可能性中的伦理学(弗雷德里克·扬)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第12章 幽灵批评(戴维·庞特)第13章 (超)物质批评(汤姆·科亨)附录一:人名汉英对照表附录二:术语汉英对照表后记
章节摘录
但是,仅仅考虑社会语境,无法形成一种完全生态学角度的对文化文本和传统的阅读。这里,怀特的一篇重要文章就很有启发性。他在分析中根本没有提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怀特的观点又具有深刻的物质主义特点。因为他在论述中提到了西方人对《创世纪》那多少有点激烈的解释,并将其与北欧土地那同样有着物质性的本质联系在一起,虽然他表述得并不直截了当。和地中海地区相对不那么富饶的土地不同的是,这些具有典型的肥厚特征的土地,必然需要相对厚重的铁犁来有效地耕种。于是,这样的犁“配上了用来划出犁沟的垂直刀刃,能在草皮底下切割的水平犁头,还有能翻转的犁板”(White,1996,8),在7世纪末的北欧出现了。古老的木犁只能刮到泥土的表面,而需要8条公牛来拉的新犁“对土地如此猛力地进攻着,使横耕失去了必要性,而土地就变得越发狭长”(White,1996,8)。如怀特所强调的,这种犁是北欧所特有的,而令人惊奇的是,在这种犁得以改进的50年中,西方的插图日历纪录了这样的一种变化:过去将四季拟人化的静态日历被新的日历取代了,那是“新法兰克人的日历上面画的是人们在操控着自己周围的世界,他们在耕种、收获、伐树、宰猪”(White,1996,8)。在怀特眼里,这些意象所负载的含义是,“人类和自然是两个事物,而人类就是主人”(White,1996,8)。 怀特所指的土地、耕犁、日历、《圣经》解读,最后还有工业现代性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否能真得以证实呢?在他的历史性叙述中,他把土地当作参与者(player),从方法论和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很有意味深长的。对于怀特而言,自然界不再是人类干预和投射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形成和转变过程中的积极的参与者,对于后来的生态批评者和环境历史学家来说,情况也同样如此。正如列奥波德1949年时所说,许多历史事件“迄今只是基于人类的事业才得到解释,而它们其实是发生在人类和土地之间的具有生命力的相互影响,”其间的结果是土地性质来决定,也同样是由文化和人类占有者的性格来决定的,它们起着同等程度的作用(Leopold,1998,89)。很显然,这一原则在文学研究中必然使文本的解读和语境分析的方法发生重要改变。生态批评对经典的重建就是这第二种方法,它需要批评者熟悉和理解这一新领域的知识。过去的文学批评者或许是凭借历史、哲学,或是社会科学来促进自己对具体文本的阅读,而生态批评者还需要了解地理学、生态学和其他的自然科学。 贝特1996年的著作就为这一过程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例子,他在重读拜伦那首预示未来灾难的《黑暗》(Darkness,1816)以及济慈的田园颂歌《秋赋》(TOAutumn,1819)时,对照了创作这些文本时当地及时段的气象纪录。贝特对人们在阅读类似于拜伦这样的预示未来灾难的作品时所采用的文学批评传统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们要么采用互文性的方法,参考一些早期的启示录式的创作,要么就把作品当作一种想象的产物,认为它主要是隐喻了书本外的世界。对此,贝特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逐字地来理解拜伦关于黑暗地球的意象,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使贝特发现,当时拜伦笔下极其险恶的天气情况,和气象记录是相符的,这一实情可以追溯到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Tambora)火山的喷发,经过估算,这场严重的喷发导致了当地大约80000人的死亡,而且使此后三年的地球温度下降,并造成了波及到欧洲的收成困难、食物供应混乱,以及日益严重的呼吸疾病。贝特用生态批评的方法,将自然环境的角色放到了重要位置,以此来看待这个作品的产生,这种做法实际上与诗歌本身的视角完全一致,它渲染了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变故所带来的潜在的灾难性后果:在这首诗中,这一后果就是人类失去了赋予生命的阳光。同样,在这种气象语境中,《秋赋》也显现出不同的意义。
编辑推荐
《21世纪批评述介》为文学批评提供了视界广阔的指南、以明晰的语言和术语、概述了当今最前沿的批评思想、解释了论述范围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解读经典的小说、诗歌、戏剧、电影和网络文本、为学生读者展示了简明的实际应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