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评传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洪林 著  

内容概要

  本书对近代中国改革思想家康有为作多侧面全景式研究。以“一个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中国人”为坐标,以民主主义先行者为路向,展示传主的心路历程,剖析他的思想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民族根本,世界优秀文化是其长青枝叶,而改造中国社会重建文化价值系统是其思想硕果。其富有创意的新学伪经、托古改制、公羊三世、虚君共和、物质救国、大同学说等思想构架,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掀起激荡的维新思潮,而且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向现代推向世界。康有为的思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作者简介

  马洪林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人,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在上海师范学院、西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任教,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1994年一1997年担任日本龙谷大学客座研究员,两度赴日讲学。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历史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长江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以及山东省青岛康有为研究会顾问、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学术委员、国家教委复旦大学引进外文图书中心书库学术委员等。在海内外发表论文近百篇,著有《康有为》、《戊戌维新志士》、《康有为大传》、《孔教之马丁.路德》、《一代鸿儒康有为》、《中国近代史教程》(副主编)、《长江文化与中华民族》(主编)等。1993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曾宪梓教师奖,1994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书籍目录

《康有为评传 上》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导论
  一一先进的中国人
  一、思想本色
  二、学术源流
  三、保皇评价
  四、“大同”宗旨
  五、晚年失误
 第二章 家世、时代、生平
  一一康有为追求真理的一生
  一、教育世家
  二、“南洲讲学开新派”
  三、中国思想界飓风的掀起者
  四、桂林讲学的风风雨雨
  五、“公车上书”震动京师
  六、开创变革新时代
  七、“百日维新”的主角
  ……
 第三章 “变科举、兴学校、学西学”
 第四章 今文经学大师
 第五章 进化论与“公羊三世”说
 第六章 自然观与认识论
 第七章 “以仁为本”与“以智为重”
 第八章 “以工立国”与“以商立国”
 第九章 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
 第十章 大同社会主义空想
 第十一章 戊戌后对西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第十二章 尊孔的挽歌与保教的正义
 第十三章 文论、书论和画论
 第十四章 留取风流作后思
 索引
 后记
《康有为评传 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但是,康有为毕竟是受过正统的封建主义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他虽然历经沧桑,九死一生,却总不能忘情于清室。在对待亡清的问题上,他却站在错误的立场上,采取了错误的行动,走上了参与“张勋复辟”的错误道路,受到社会舆论的严厉抨击。 民国六年(1917年)短命的“张勋复辟”失败以后,张勋说是上了曾信誓旦旦支持复辟的段祺瑞的当,康有为说是上了一意孤行不听劝告的张勋的当。康有为的弟子们有的为其师洗刷,有的对他进行尖锐的批评。但无论如何,康有为在这次复辟活动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这是无可讳言的历史事实。其实,张勋、康有为各有各的政治目的,张勋是一个纯粹的封建武人,其目的是要全面复辟早已进了棺材的清朝帝制,而康有为则想借助张勋的武力,推行他那套早已不合时宜的“虚君共和”论,既想实现梦寐以求的君主立宪制,就必须保存清朝的皇帝。君主与立宪是事物的对立和统一。所以康有为一到北京,就与张勋在建立怎样一个国体政体上产生了分歧,康有为主张虚君共和制,实权操在议会中,张勋则主张封建君主制,完全恢复清朝旧制,并利用康有为当作反动复辟政权的点缀品。当时的复辟势力曾称康有为为“文圣”,张勋为“武圣”。 平心而论,康有为参加张勋复辟,他的目的和完全恢复封建清朝统治的张勋不同,和打着反复辟的旗号、实行封建军阀统治的段祺瑞也不同。但是民国以来,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康有为的言行显然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并为中国人民所抛弃,他从此也就退出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尽管康有为已经息影林泉,须发皆白,垂垂老矣,可他忧国之心不减,爱国之志不变。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的怒吼,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康有为站在爱国的立场上,非常同情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愤然发出通电,怒斥曹汝霖、章宗祥等人的卖国罪行,说全中国人都愤怒地要剥他们的皮食他们的肉,而北洋政府却视这帮卖国贼为心腹爪牙,依靠他们去勾结帝国主义,“幸今学生发扬义愤,奉行天讨,以正曹汝霖、章宗祥之罪”。“则学生此举,真可谓代表四万万之民意,代伸四万万之民权,以讨国贼者。”他呼吁:“吾全国人宜唤醒以救被捕之学生,而日请诛卖国贼。”

编辑推荐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康有为评传(套装共2册)》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掀起激荡的维新思潮,而且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向现代推向世界。康有为的思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康有为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