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耀坤,伍野春 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自有文字以后,就有历史的记载。从西汉司马迁创纪传体后,历代皆有续作。生于魏晋之际的著名史学陈寿,一生坎坷,仕途多桀,遂潜心著述。在西晋刚统一后,即着手撰写《三国志》。他治学谨严,文笔简洁,《三国志》完成后,即得时人之赞许,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在其后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国志》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成为人们了解、研究三国历史的主要依据。这正是陈寿的宿愿,为后世留下了不朽著作。
作者简介
杨耀坤,1937年出生于四川西昌。现为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治魏晋南北朝史。著作主要有《魏晋南北朝史论稿》,《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陈寿与三国志》及与他人合撰的《三国志选注》、《三国志导读》等。伍野春1955年6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198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在江苏通运集团工作。从事历史文献学和中华民国史研究,在这两个领域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编《中华民国史研究综述》一书。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陈寿评传
第一章 重史之邦
第二章 蜀汉的政治与陈寿的前半生
一 蜀汉前半期的政治
二 蜀汉后半期的政治
三 陈寿的前半生
第三章 西晋前期的政治与陈寿的后半生
一 西晋前期的政治
二 陈寿的后半生
第四章 陈寿的思想
一 英雄史观
二 爱国思想
三 政治思想
四 人才观
第五章 陈寿的修史态度及《三国志》的特点
一 劝善益治
二 秉笔公正
三 取材谨严
四 多有回护
五 文笔简洁
第六章 《三国志》的价值及后世对它的研究
一 东晋南北朝朝期的,《三国志》研究
二 唐宋元明时期的《三国志》研究
三 清代以来的《三国志》研究
结语
裴松之评传
第一章 历经曲折的生平
一 生于乱世 潜心典籍
二 宦海沉浮 淡泊明志
三 随军北伐 受命南巡
四 史学大家 奉诏注史
第二章 源远流长的家世
一 裴氏重要成员简介
二 裴氏的生活态度
三 裴氏的家学传统
第三章 全面创新的注史体例
第四章 魏晋之际三国史研究的总集
第五章 现存最早完整的历史考证法
第六章 坚持最早完整的历史考证法
第七章 寓意时事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 《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
结语
附录
重要人名索引
词语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案:汉时城门校尉、司隶校尉任寄最重,而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诸校尉亦典兵之官,号为五校。西京更有胡骑、虎贲二校尉,故云七校。若命将出征,则大将军营五部,部皆有校尉,不常置也。边塞则有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西域有戊己校尉。灵帝置西园八校尉,有上军、中军、下军、典军、助军左、助军右、左校、右校之名,自后校尉渐多。曹操为骁骑校尉,周珌为督军校尉,盖勋为讨虏校尉,公孙瓒亦为讨虏校尉,应劭为袁绍军谋校尉,皆见于《后汉书》。其见于《魏志》者,夏侯悖折冲校尉,曹仁厉锋校尉,曹洪鹰扬校尉,贾诩讨虏校尉,乐进讨寇校尉,于禁平虏校尉。见于《吴志》者,孙策为怀义校尉,又为折冲校尉,孙权为奉义校尉,刘基辅义校尉,孙静、鲁肃皆奋武校尉,孙瑜恭义校尉,孙辅扬武校尉,孙韶丞烈校尉,陆逊定威校尉,陆抗、陆凯皆建武校尉,贺齐平东校尉,全琮奋威校尉,周鲂昭义校尉,是仪忠义校尉。见于《蜀志》者,法正军议校尉,费袆昭信校尉,来敏典学校尉,周群儒林校尉,大率皆武职也。蜀先主置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亦名盐府校尉,则名虽校尉,实非典军之职,王连、吕义、岑述皆尝为之。
编辑推荐
《陈寿 裴松之评传》荣获我国出版领域最高奖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荣获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国家重点图书选题规划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