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重构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占彪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前言

  陈占彪这部书,我在数年前读过打印稿,留下很深的印象,觉得它视野开阔,取精用宏,颇多新见,且论述绵密,很有说服力。近日重新浏览一过,仍感新鲜,不觉过时,确实值得出版。  这本书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研究”,重点是研究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是很有难度的。作为“研究的研究”,有“双重”的研究对象,既要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有全面地了解和深入地认识,又要具有较宽广的理论视野和较高的理论分析能力,才能把握相关的研究著作,进行科学的评论和判断。这对研究者在知识结构、学术识见、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何况现在关于现代文学的研究著作数量极大,简直可说汗牛充栋,更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研究”的难度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特殊的学术背景。在中国,文学一直被视是中国传统社会最主要的精神生活方式之一。中国的现代文学,形成于民族、国家危亡之秋,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则更是时代大转折的精神产物,这使它有很强的现实性与社会性,甚至与现实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研究”,需要有更广阔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知识和见解,要将它放置在一个比较大的学科框架中去观照,放置在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现实场景中去思考,而不是就文学谈文学,只有这样的研究,才会合乎理性,才可能有真知灼见。

内容概要

  《反思与重构》主要适用于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包括从事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人文学院、系的老师和研究生作为参考用书。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框架经过了从进化论、阶级观、政治标准、反帝反封建思想框架、理想的现代化和反思的现代性等多种研究框架的错综衍变。以此为出发点,对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学主体性问题、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说以及文学现代性等若干重大问题,对“20世纪中国文学”论和“重写文学史”观等若干重要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的“当代形态论”以及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中国化”等若干重要现代批评理论思路,进行了整体性的学术反思与重构,这对深入推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1 导论:学术转型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1 何谓学术转型1.2 学术转型与文化转型的关系1.3 从传统学术到现代学术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转型2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若干问题2.1 新时期文学主体性问题的学术考察2.1.1 缘起:“文学主体性”大讨论的思想背景与争论焦点2.1.2 本质: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之争2.1.3 辨析:从动物性、人性到主体性的哲学追问2.2 重估“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说2.2.1 由“双重变奏”与“失落与回归”引起的一场思想争论2.2.2 有关“双重变奏”说的几种批评意见及其主要逻辑缺陷2.2.3 关于“双重变奏”说的思想局限与理论重构2.2.4 “失落与回归”说的历史迷误与现实途径2.3 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3.1 “近代性”还是“现代性”:讨论缘起与主要观点2.3.2 从“理想的现代化”到“反思的现代性”2.3.3 有关现代化与现代性的逻辑起点与思想内涵2.3.4 余论: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审美现代性差异3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学术考察3.1 “20世纪中国文学”论的反思与实践3.1.1 “20世纪中国文学”论的提出与内涵3.1.2 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论的四种批评观3.1.3 关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论四种批评观的学术辨析3.1.4 两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编著实践与比较评价3.2 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学术透视3.2.1 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发起与形成3.2.2 “重写文学史”的史观理念、重点、目的与原则3.2.3 关于对重写文学史观的局限性与理论缺陷的反思3.2.4 重写案例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原著本与修订本比较3.2.5 重写案例2:两部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比较评价3.3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问题与学科建构3.3.1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状况与存在问题3.3.2 “近代”“新”“现代”“当代”“新时期”概念谱系之流变3.3.3 “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概念的谱系重构与命名3.3.4 从共识出发: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新趋向4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历史、现状与展望4.1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的流变特征4.1.1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4.1.2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阶段性特征与基本格局4.1.3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观的运演流变4.2 新时期文学批评“热点”扫描与问题分析4.2.1 新时期文学批评热点形成的思想背景与主要内容4.2.2 新时期文学批评理论的四种类型与基本特征4.2.3 新时期文学批评状况的基本评价与总体思考4.3 重构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思考4.3.1 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形成的三大传统4.3.2 从哲学思维方式重构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4.3.3 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转型的三大主要思想路径4.3.4 关于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三个理论化特征5 鲁迅研究5.1 “非鲁史”的历史描述5.1.1 建国前“非鲁派”的三种类型及其评析5.1.2 新时期“非鲁”的原因分析与过程简描5.2 鲁迅研究的问题分析与出路5.2.1 “非鲁史”上的七种代表性观点及简析5.2.2 从研究框架演变看鲁迅研究的基本出路6 结语:学术重估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趋向6.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框架的五次变迁6.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学术脉络6.3 从学科结构调整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位置6.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趋向7 附录: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变迁(1976-2001年)7.1 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谱系与学术历程的描述框架7.2 新时期以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简要特点7.3 前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与特点7.4 后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与特点7.5 从海外“汉学”到海外“现代中国学7.6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7.7 海外与我国港台地区对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影响7.8 我国对海外与我国港台地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译介与评价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2 学术转型与文化转型的关系  中西方传统学术史的经验昭告人们:社会思潮和文化走向对学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学术转型离不开社会和文化转型。一般认为,在中国近代以前属于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或严格地说称之为社会的转型期先后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战国至秦汉之际,这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时期;第二次出现在明清之际,这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在西方也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古希腊罗马时期,这是城邦制度由盛及衰的时期;第二次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这是由古典时代向近现代转型的时期。从历史时期看,中西方文化转型亦大体同步。我国的第三次社会、文化转型是从清末民初开始至今,这是从传统社会、文化向近现代社会、文化转型的时期。  关于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我国学界目前最流行两种用法:(1)从文化所包括的范围出发,分为大文化和小文化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大文化或广义文化包括人类一切创造物,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小文化或狭义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2)从文化结构的角度出发,把文化分为外层——物质层;里层——心理层或精神层;中间层——心物结合层或制度层。习惯的用法即指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本书主要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与文化结构两种用法相结合的意义上来使用“文化”这一概念;但为了避免人们通常对“文化”一词大而无当的“过度阐释”,根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转型的特定情境,对文化转型应赋予其特定内涵。这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哲学思想等几方面。其中,经济层面大体对应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的物质层,政治和社会结构层面大体对应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的制度层,哲学思想层面大体对应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的精神层。  学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化转型必然会引起学术转型;同时,作为文化构成中的学术和包含着学术构成的文化,两者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正如地球作为太阳系的重要构成之一,太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地球的变化;但作为太阳系构成中的地球和包含着地球的太阳系,两者又各自具有其独立的变化轨迹。因而,从学术构成主要处于文化结构的里层来讲,它主要是指知识、思想、精神等层面,这样,它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中的精神层的关联就最紧密。一般来说,越靠近文化结构的里层,其对学术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就越大。而从学术构成自身的独立性来讲,它同样与大文化或广义文化的结构大体上具有异质同构的特点,学术成果及其影响相当于物化层,学术机制相当于制度层,学术品格、精神、思想相当于内心层。一般认为,学术文化的物化层和制度层虽对内心层具有制约作用,但学术文化的内心层对学术发展更具有推动作用。  在这一意义上,从文化结构的角度考察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哲学思想等几方面对学术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等物质层和制度层的转型对学术转型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哲学思想等精神层对学术转型又起着更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分别从过渡经济学、政治超越、社会结构转型和两极中介哲学等文化转型角度来观照和考察学术转型,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1)在经济方面,不妨用过渡经济学来说明。“过渡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过渡经济学包括:对于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化的研究;从一种经济体制向另一种经济体制过渡的研究;同一社会形态下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研究。狭义的过渡经济学是指当今一种世界性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问题的研究。”①。  从历史的角度看。过渡经济学最早分别是以前苏联和中国为代表的,其基本含义是在特定时期即在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条件下,如何从不充分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过渡。(1)在前苏联时代,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指出,过渡时期既有资本主义成分、部分和因素,也有社会主义的成分、部分和因素,这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时期。作为前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的布哈林还曾分别于1920年和1926年出版过《过渡时期经济学》和《论过渡时期的规律性问题》等论著。他提出通过和平的、渐进的、进化的道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这种过渡被称之为“长人社会主义”。(2)我国大约在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一1952年和1953-1956年两个时期就如何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做过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过渡时期总路线由1952年提出,1953年公布并全面实施。原定15年时间完成过渡,实际却只花了4年多时间。因为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偏向,从而造成“穷过渡”。所以,从过渡经济学兴起的历史背景看,主要是如何实现从市场经济或准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的问题。  从现实的角度看,(1)“西方经济学界对前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制度演变的研究,使所谓的‘过渡经济’正在兴起。”①事实上,从1990年代初以来,许多国际研究机构纷纷对有关前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内在问题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比较。其中,最有名的三大成果之一是由英国帕德玛·德塞博士主持完成的联合国大学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的研究项目《走向全球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它代表了转型经济比较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最高成就。德塞说:“学术界关于俄罗斯改革分为像J.萨克斯那样的‘休克疗法者’和像我这样的‘渐进主义者’的争论是围绕改革速度的一个关键维度:稳定能够承担的速度是什么。”她的结论是,“快速改革并非必然优于产生较小短期性困难从而产生较小倒退风险的不太雄心勃勃的渐进主义改革。”②(2)在我国,随着1980年代末期的经济滞缓和政治震荡以及1990年代初期南巡讲话的双重影响、推动下,我国经济学界亦面临着巨大挑战;而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也将有关社会主义国家“转轨”或“过渡”问题推到了学术界前沿。厉无畏把目前经济的“转型”主要概括为三种:①从较低层次的经济发展向较高层次阶段的转变过程;②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③综合了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把转型理解为生产方式和经济体制的双重转变过程。④可以说,1990年代以后研究经济过渡问题和20世纪初的前苏联、20世纪中叶的中国刚好相反,主要是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实现转型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反思与重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