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笑声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第一版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多丽丝•莱辛  页数:524  译者:叶肖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非洲的笑声》中的故事高度个人化,记述了一位著名英国女作家的非洲寻根之旅,那是一段深入多丽丝•莱辛的故乡的令人难忘的旅途。因为反抗白人少数统治,莱辛曾被九日的南罗德西亚政府禁止入境长达二十五年。本书中,莱辛追忆了她对津巴布韦的四次访问:1982年、1988年、1989年、1992年。她丰富多彩而言辞犀利的叙述涵盖了津巴布韦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丛林中野生动物的锐减到政治腐败,从艾滋病的扩散到贫困黑人农民集体合作项目的成功,从今日津巴布韦的多种族混居到社会变化中女性崭新的作用……美景目不暇接,笔调辛辣老到,莱辛以锐利的目光洞察不同种族人类的普遍状况,她的天赋之一就是把政治斗争描写成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描写成我们的个人生活,并使我们从中看到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矛盾与冲突。

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 在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英国女作家。

书籍目录

那时 1982第二次 1988然后,又一次 1989然后,再次,行进中 1992译后记

章节摘录

  那时  第二天清早,我们离开河流,进入一片景色异常优美之地——比我所见过的任何风景都更富画意。小山与宽谷相间,溪流与小河交错,草地成片,绿树成荫,这一切的组合为我们展示出一幅极具魅力的风景图画。  约翰逊上校和我驾着马车远远走在篷车的前面,抵达小山山顶时,我俩停下车等罗德先生和约翰逊医生,眼前的美景令我震撼。维特纳先生和我都准备在马绍纳兰开辟农庄,我决定就在此地为我的农庄选址,就在矮山的脚下。罗德先生很快就道出了我的想法,当他赶上我俩的车时,还没等我开口说话,他就对我说:  “什么都别说,德瓦尔,让我来说你为什么把车停在这里等我们。”  “为什么?”  “因为你想告诉我,你已经把维特纳和你自己的农庄就选在此地。”  “完全正确,”我回答,“你猜得很准。”  他说:“刚刚我还跟篷车里的朋友们说到这里景色如何壮丽,我还说你绝不会由此经过而不想弄一块儿到手。”

媒体关注与评论

  非常优美……作为作家,莱辛的天赋之一就是把政治斗争描写成就在我们身边的事儿,描写成我们的个人生活,从中我们看到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矛盾和冲突。  ——罗兹·斯巴福德,《旧金山时讯报》  明理、生动……莱辛以锐利的目光洞察不同种族人类的普遍境况,笔下流露出同情,说理让人们不得不信。在她的笔下,津巴布韦的经济与社会问题被放到日常生活中,见于一个个非洲人抵御灾害、争取创新的斗争中。  ——安·斯约尔德斯姆,《芝加哥太阳时报》  太精彩了她抓住了一个年轻国家的种种矛盾。  ——文森特·克拉潘扎诺,《纽约时报书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非洲的笑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字里行间,是莱辛对那块土地深切的爱、忧虑和无可奈何,她不知道拿什么来拯救她的非洲。有时候,会让人联想到我们自己的这块土地,某些场景,就是我们的过去或者现在进行时。
  •   meidu
  •   不错,虽然还没看,不过包装很好
  •   莱辛跨越了半个人生,少女多丽丝的情怀还是没有改变
  •     我不止一次在里面看到,
      莱辛疑惑般的语气,你们住在天堂,你们知道吗?
      
      对于津巴布韦的初次印象仅限于小学的英文课本里面,
      一个小女生环游到津巴布韦,大象还有犀牛哭着对她说很多同类被杀了。
      因为看这本书我又上网查了查津巴布韦的资料:
      居高不下的汇率,一百多亿的津币只能兑换一美元,
      令人瞠目结舌的数目。
      这样一个国家,还要靠着其他国家的援助,或者时不时制裁…
      只言片语中,我都能感受到莱辛对这个地方的热爱,一个居住二十几年的地方,并且坚定地相信着将会变好。
      一切远离的事物,只能靠想象了。
      
      
      从报纸或网站知道那些战乱地带的情况,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真相越是肮脏,就越是不能被别人知道。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是有难以取代的安全感。
      
      
      
      
  •     多丽丝·莱辛这本《非洲的笑声:四访津巴布韦》,好看好看。至少,她的叙述风格符合我的欣赏趣味。都是些私人的行走,记录着她的津巴布韦之旅,所见的容颜,所听的话语,所闻的各种声音。生动而缜密的文思,是出色的作家。
      当日借来此书,纯粹因为书面的简洁。后来看了一百多页,搁置下了。因为要回家去,这本硬邦邦的家伙便寂寞地在宿舍过了一个月无人问津的日子。待回来学校之后,一时忙着看其他短小的文字,依然没有理睬它。后来,某个早上,我带着它外出,跑到我们学校那美丽的大广场的长廊下倚着清凉的石柱进行户外阅读。舒服又惬意的阅读体验,除了不远处传来几个英语狂人的朗读声添了几分骚扰外,一切都妙不可言。作者笔下的世界,似眼前展开来。也是当日晚上,再次拿起它时,才惊觉此书有五百页之多。天,难怪一直看不完!
      要说,书前附上的她的诺贝尔奖的受奖辞,写得精彩,教人动容不已。津巴布韦,让这个热爱它的女子,重新走进它,书写它。成为她此生最矢志不渝的记忆体。
      如这段话:年轻时,我同欧洲相隔万里,与那里的联系只有文字。待我移居英国,又被南罗得西亚政府禁止入境后,我所熟悉的非洲便远离我而去。眼中看着一处风景,心里却在想着另一处,这似乎是我的宿命。(P373)
      或许,这种距离带来的情感拉锯战正是她之所以成为今日的她的基础。
      整部作品告诉我:津巴布韦的一切,一切,都融进多丽丝·莱辛的血液里去了。
      我知道我想说更多,但,一种无力感击倒了我。津巴布韦,不是我的;我不过是一个不太清醒的阅读者,闲散地读完了一个无比热爱它的知名女作家写下的文字,然后试图说些什么……发觉,最好还是闭嘴。
      
  •      凡是在津巴布韦呆了超过十年以上的中国人,都会向我历数津巴布韦过往的种种之好。自然之美,经济之发达,教育之先进,华丽的词藻,在所不惜的堆叠。其实中国人踏足津巴布韦,除却所谓的老华侨,大都也就只有十余年的历史。90年代的津巴布韦,独立十年,也就是黑人政府统治十年之后,仍然在经历改革开放十余年的中国人心中留有如此美好的印记,足见其美是多么难以忘怀。每每提起它的过往,总是让我浮想联翩。
       近日觅得一本好书,多丽丝•莱辛的《非洲的笑声——四访津巴布韦》,开启了我对津巴布韦了解的另一扇门。写这本书,作者是悲伤的。从5岁到30岁,儿童、少年、青年时代都在津巴布韦度过;30岁到55岁,因为支持黑人独立,被白人政府驱逐出境。而这本书,就是从1982年,津巴布韦独立两年后,作者55岁时第一次重返津巴布韦说起。
       我诧异于作者对她25年津巴布韦生活的丰富记忆;惊叹于她对津巴布韦独立前生活的、社会的、政治的场景的仔细描述;感叹于独立前与独立后津巴布韦发生的种种变化。我跟随她的脚步,或者说跟随她的笔触,重新去回想50年代、60年代的津巴布韦。
       那从哈拉雷到第二大城市穆塔雷的合家之旅,路途中的野营,睡在干草垛上,头顶的树上夜鹰明亮的眼睛;每个路的拐弯处,拼命记下的各种不同的大石堆;那站在车站酒吧檐廊下,端着啤酒,看那此后再也没看到过的世界上最近最大的月亮;那只要是踏出自家庭院,走出10米,就能看到的成群的小鹿和说不上名的小动物;那一眼看不到边的丛林。
       这些,作者说82年第一次返回津巴布韦就很难看到了。当土地笼罩在穆萨萨树燃烧后的烟火里,过去的美好也在消亡。
       而我,2007年才踏上津巴布韦的土地。我热爱这个国家,从不吝惜对它的赞美。而当我发现,我所认为的从未看到过的,伸手都可以摘星星的夜空,竟然无法和作者那最近最大的月亮相媲美的时候,我开始追寻过往。我向身边的黑人朋友求证,于是我知道了,穆萨萨树之所以被大量砍伐,因为枝干粗壮,燃点低且无烟;黑人也深切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即使被奴役也能吃饱穿暖;而现在拥有自由却食不饱腹。
       2009年,距离2007年已经过去两年,津巴布韦仍在无可遏止的衰退。当我走在两年前很干净而现在布满垃圾的街边小道时,心中涌起一种悲伤。人们总是抚今追昔,可是有多少过往能够依靠回忆留住,有多少未来可以依靠回忆去期待?可是,我们只能让思绪沉浸在过往中,寻求一丝安宁和平静,逃避那未来更可怕的毁坏。
       再过20年,我希望津巴布韦依然是现在的样子就好。不要让我重蹈多丽丝•莱辛的后尘,空留回忆,只剩悲伤。
      
  •     这本我放在办公室里读,《魔种》我放在家里看,两本都没读完。
      我时常被这两个世界搅和的混乱:印度和非洲,何其相像又何其不像。
      
      非洲是直截了当,黑白分明的。印度,那里实在 太过复杂。但是两者都有着巨大的力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