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害怕亚当·斯密?

出版时间:2009-03-03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彼得·J. 多尔蒂  页数:278  
Tag标签:无  

前言

  1985年1月,在我担任经济学书籍编辑期间,有幸参加了在达拉斯(Dallas)举行的“美国经济学协会新年年会”。一年前,全国共和党会议也是在达拉斯的会议中心举行的。达拉斯会议的组织者一定是西方世界最坏的、最愚蠢的人,因为这个人把5000名沉闷的经济学家的座位安排在会场的一侧,而另一侧则是全国拉拉队协会。  近20年来,我放弃假日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参加了美国经济协会大小会议无数次,却从没有像这次这样如此享受经济学家的聚会。无聊的会议、问候以及与老资格、穿着灰色西服的清一色的男性经济学家们讨论书本上的东西,所有的这些常常令我非常厌倦。所以哪怕只是片刻时间,我也会漫步到会场的隔离墙那边,离开那个沉闷的空间,去品味那充满欢呼、激情、蹦蹦跳跳和迷人笑容的拉拉队的世界,而不愿再看到一件灰色西服。  在我和经济学家们一起并肩努力著书立说的日子里,如果我们协会中有哪个群体值得拍一张露齿微笑甚至挥手致意的照片留念的话,我想一定就是这些沉闷的经济学博士们自己了。无论我们将会遇到什么情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真正的胜利属于经济学家们以及他们的学生和委托人,特别是他们的思想。

内容概要

真是匪夷所思,试想亚当·斯密——一个死了两个世纪的古怪的家伙——他的精神竟然仍在继续发挥着或大或小的影响,甚至超越了这个电子化的现代世界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科技思想……    因此,亚当·斯密不能被遗忘!他的一生仅两部巨著,但却被公认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奠定者,甚至今天的人们仍生活在斯密所阐述的时代里。    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了两百多年,人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斯密?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否真正遵循了斯密市场经济思想的真谛?未必!

作者简介

彼得•J•多尔蒂: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发行人和高级经济学编审。他的文章时常出现在《洛杉矶时报》、《经济文献杂志》、《经济学》和《投资组合战略》、《高等教育记事》以及《美国社会学家》等报刊、杂志上。

书籍目录

学者使用说明警告小小的团队醍醐灌顶灵魂的幸存者屠龙者死而复生的孩子厨房调味师论蛋者城郊旅行用品商尾声:随波逐流注释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非个人问题  没过多久我就注意到了,经济学是无法摆脱的,就像大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周围。我正在接纳这种文化。举个例子来说,我发现电影《教父》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经济学指南。在它的最为经典的一个镜头中,即将继任的教父迈克尔·科里奥尼不断地重复关于经济学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观点。他计划向他父亲的敌对暗杀集团实施复仇以重新巩固他的家族在纽约黑手党中的地位。由年轻而一本正经的艾尔·帕西努饰演的迈克尔转向他的哥哥逊尼,并开始吟诵黑手党的格言:“这不是个人问题,孩子。这就是严格意义上的交易。”这句冷酷的咒语传达了这部电影中许多有力的经济学比喻中的一条。这使得我很想知道经济学家们在第一周的课程中为什么不播放《教父》,而要演示循环流动图呢。沉浸在黑手党历史中那种充满血腥的氛围里,理性行为往往会表现得很强烈,以至于连最不顺从的经济学学生都无法抗拒。  《教父》同样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对我们这个大多数人生活其中的,以自由市场配置衣食及分配国家财富的资本主义社会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如同黑手党那样的道德准则和非法的次文化现象——在其中经济学的不可摆脱表现为最终只能以杀戮的悲剧作为交易的终结——是不同于我们的主流商业文化的,因为我们所坚持的文明特色使得我们的经济文化与之截然不同。  在我们的文化中,即使是最残忍的经济交易也常常会导致文明的结果——留在交易场所地板上的“鲜血”只不过是调味番茄酱。这些结果来自于那些经过努力发展起来的文明机构,包括但不仅仅是:法律、社会规范、好的政府、尽职的公民、公共服务事业和职业家们。当然,我们不可能使这些机构永远正确——想想只会写在书本上的(并未付诸实施)那些污秽的法律条文的数量——但是这些非经济机构在保持和扩充一个健康的资本主义社会方面,与那些诸如股票市场和集体协议之类的经济运行机构是同样重要的。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如果我们想让世界变得更好,我们需要巩固这些非经济机构并为它们扩充财力,因为它们能与更加单纯的经济组织共同发展,是未来的希望。经济学要在这方面做努力,是因为经济生活与其他领域的生活是如此息息相关,因此,这些机构——文化的、政治的和社会的——之间彼此相互影响。放弃这种努力是很愚蠢的。出于同样的原因,经济学家们从更广义的角度发现的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公民组织,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把我引向了经济学家的一大  这些话很难描述由资本主义的批判者,甚至是辩护者所订阅的《人类经济学》(Homo Economicus)所表现出的拜金性质。相反,这些话说明了现代经济学——在它的创立者亚当·斯密的工作的最为核心的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通常所说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的混合体,这并不是偶然想到的。经济学也是更大的文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并且斯密为理解它所作的最早的努力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变革的运动,这一运动从他那个时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亚当·斯密富于感情的这一面,也是在经济学教育中最难学到的东西——至少是我在学习经济学时最不容易学到的东西。亚当·斯密异想天开的科学  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我围绕着循环流程图绕了很多次并规划着我的道路,终于得到了配得上我名片的编辑名誉。我收集并研读了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们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诸如罗伯特·默顿和哈里·马科维茨,已故的很有名气的金融经济学家费希尔·布莱克(Fischer Black)和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特勒(Richard Thaler),当然还有著名的华尔街经济学家兼作家彼得·伯恩斯坦。而且那时,我也逐渐对亚当·斯密神秘的文化层面产生了兴趣,这大多是通过一些卓越的非经济学家的工作开始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多尔蒂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真正坚持了亚当·斯密最初的道德理想,那么恐怕只有无知的幼儿才会害怕他。  ——达林·麦克马洪,《华尔街日报》  多尔蒂向我们揭示了斯密之后的历代经济学家是如何从斯密那里汲取他们喜欢的东西,却把有价值的见解束之高阁的。今天的经济学家终于开始“自省”,为的是更好地理解复杂文明社会的本质,而这个文明社会正是我们经济体系的根基。  ——大卫·沃什,《经济学原理》  阅读这本书仿佛是在咖啡店里与一位魅力四射的经济学狂热爱好者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谈话。他坚信经济学很重要——确实如此。多尔蒂先生抑制不住自己的;中动,提出了种种引人入胜的见解,使我们得以更好地解释了市场经济的运作原理。  ——克里斯托弗·法雷尔,《商业周刊》  这是一次畅游历史经济思想的愉快旅程,它从亚当·斯密的思想出发,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罗默等等伟大的经济学家被作者一一描绘于其中。这本书可以吸引到任何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  ——切顿·帕里克,《资本理念》

编辑推荐

  这本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总编写作的书,是一本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又立足当代现实的非常有趣的读物。该书具有很好的现实与历史的契合点。该书以现实的“问题意识”为主线展开全书的逻辑的,同时又在各章的论述中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紧密联系,可谓源于现实又不离理论。该书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无论在语言风格还是在内容安排上,都力图体现其通俗性,然而在朴实而又风趣的语言的背后作者试图揭示深刻的经济学思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谁害怕亚当·斯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本书从大的方面,思想不足,但在介绍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书中,引用了经济契约公平和社会契约公平的思想,有些新意。看不见的市场之手,看得见的政府企业之手,以及那些介于二者之间的道德之手也在操纵社会人的行为。斯密的思想尽管没有引起马克思那样的革命,但人们至今仍在学习体味其中的微言大义。市场经济的圣经是国富论,而立于其上的则是道德情操论,这二者不但不矛盾,而且更高层次的结合到一起。马克思做不到,其他人也做不到。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斯归到这个或那个对立的阵营。而要认真思考,而不是急于划界。熟读了,自然会领悟。但愿我们始终是他的读者,提高到与他对话的地步。
  •   这本书对亚当斯密的思想给予了细致而通俗的解说,并将其思想在日后著名思想家那里的展开也铺陈出来。实际上,亚当斯密思想中《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关系,至今也是一个学术不解之谜。
  •   还可以,正在读!
  •     虽说,对里面的欲语还休、辗转反侧的表达方式读来有点着急(没能力读原版,所以不能判定是语言风格还是翻译设障),但读来还真是慢慢沉入其中,力荐给喜欢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或研读过《国富论》,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类关于,经济、市场化下,宗教、社会伦理的支撑或相悖感兴趣的豆子们。我自己读完,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想着再去读读《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再回头来细说了。
  •   应该再加上韦伯大神的《道教与基督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