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孙王引之评传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王念孙王引之评传(精)》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的古文今注、古籍校勘、辞书编纂等学术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以此说明高邮王氏学具有历久弥新的学术生命力。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清代乾嘉学派的中坚,他们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特别是在文献学和语言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高邮二王的著作,是中国古典校勘学走向近代化的指路标,是中国传统语言学走上科学道路的里程碑。高邮二王博极群书,观察敏锐,他们冲破了汉字字形的束缚,从有声语言本身观察、研究字词,从而他们就能解决古书中前人所未能解释的许多问题。《王念孙王引之评传(精)》在广泛搜辑高邮二王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记叙了他们修身、治学、为政等人生的主要历程,并从探索他们的学术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方面人手,重点评述了他们的学术成就。

作者简介

薛正兴,江苏江阴人,1942年生。现任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编审,江苏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江苏古籍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江苏省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古籍整理、辞书编纂、训诂研究工作。担任《汉语大词典》编委、《汉语大词典》第十卷主编。先后出版有点校本《范仲淹全集》、《刘熙载文集》,注释本《新编古代名家散文选》、《〈百喻经〉故事一百则》,主编《江苏地方文献丛书》、《李柏元全集》等多种。1996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出版工作者。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高邮二王生平及著述 第一节高邮的文化沃土 一、古邗沟 二、盂城驿 三、神居山 四、文游台 五、高邮湖 第二节高邮二王家世 第三节王念孙生平述略 一、释褐以前 二、走上仕途 三、弹劾和砷 四、三任河道 五、安度晚年 第四节王引之生平简介 一、科举入仕 二、两任学政 三、平反冤狱 四、十年郎官 五、三任尚书 第五节高邮二王所处的时代 一、清中期社会政治经济概貌 二、乾隆朝编书刻书盛况 三、乾隆朝大兴文字狱 第六节高邮二王学术交游 第七节高邮二王著述叙录 一、高邮王氏四种 二、高邮二王其他著述 三、王念孙未刊著述 第二章高邮王氏训诂学 第一节清代训诂学概况 一、清代训诂学的复兴 二、丰富多样的训诂学著作 1.经部注释书 2.史子集部注释书 3.训诂札记 4.训诂专书 三、清代训诂学的特点 1.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 2.突破字形,由音求义 3.采用“比例而知,触类长之”的综合比较方法 4.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清代训诂学的缺点 1.训诂学为经学的附庸 2.滥用古音通转 3.轻视唐以后的新词俗语,不去作系统研究 第二节王念孙的古音学研究 一、王念孙的古韵二十一部 二、王念孙的古音二十三纽 三、古音学发展推动训诂学研究 1.通假借 2.明连语 3.求语源 第三节高邮王氏训诂学思想的来源 一、语言的社会约定性 二、语言为音义统一物 三、语言的历史发展观 四、语言环境决定字义说 五、重视方言口语的搜集整理 第四节高邮王氏训诂学的学术史地位 第三章高邮王氏训诂学训释方法分类述评 第一节以声音通训诂(上) 一、注音辨义 二、就古音以求古义 三、假借 四、声训 五、转语 六、右文说 七、方俗语 八、合声与反语 第二节以声音通训诂(下) 九、连语 十、声近义同 十一、异物同名 十二、字异而义同 第三节据语境求语义(上) 十三、异文 十四、对文 十五、排比句 十六、互文 十七、变文 十八、倒文 十九、省文 二十、连文 二十一、骈词 第四节据语境求语义(下) 二十二、词序 二十三、虚词 二十四、句读分析 二十五、句法分析 二十六、词性辨析 二十七、连类而及 二十八、通例 第五节辨析字形求义 二十九、形训 三十、形近字辨析 三十一、同形字 1.字义引申中断而造成同形字  2.为两个不同的词造字时用了相同的字形 3.不相同的字演变为相同的字 三十二、异体字 三十三、古今字 第六节综合比较以义证义(上) 三十四、多义词辨析 三十五、同义词辨析 三十六、反训词辨析 三十七、二义同条 三十八、名字解诂 第七节综合比较以义证义(下) 三十九、古义对证 四十、倒用古注 四十一、词义相因引申 四十二、注意词汇史 四十三、验证实物 第八节高邮王氏发明新训范例 …… 第四章高邮王氏校勘学 第五章 高邮王氏校勘学校勘方法分类述评 索 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嘉庆九年甲子(1804),引之三十九岁。充词林典故馆总纂。六月,简放湖北乡试正考官,撤棘后,闻母吴太夫人在父念孙山东运河道官署仙逝,即星奔丧所。次年,奉母丧自山东济宁回归高邮故里,时未b葬地,引之亲历山冈,凡数阅月,始卜地于安徽省天长县之南原,择吉营葬。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引之四十二岁。服阕人都,补原官。八月,简放河南学政。是年,考试试差,引之以未补官不与试,例不开列衔名,简放学政,可谓是特殊的礼遇了。赴任前请圣训,谕曰:“尔往河南,严密防范,认真去取,如闻地方官声名平常,密折具奏。”引之到任后,访有某某不法事,遵旨密奏,命新任河南巡抚按治,皆得实。河南省民风淳厚,学问稍乏根柢,引之谋于中丞阮元,捐廉购《十三经注疏》一百多部,分置全省各属学宫,供诸生抄读。数十年后,中州人士犹曰:“士子知务实学,皆由王宗师所教导。”中州字音近古,为韵语往往不协律,引之手订《诗韵》一册,令诸生携归勤习,三年后豫中士子少有不熟谙韵律者。引之考课士子,必公服莅厅堂,披阅试卷,竞日无惰容,待诸生散尽而退,三阅寒暑无少间。次年五月,转右春坊左庶子;十二月,晋侍讲学士。又明年,转侍读学士。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引之四十五岁。河南学政秩满还京。适逢父念孙以河溢罢永定河道任,时年已六十七岁,引之遂迎养于京邸。堵筑永定河漫口,例应赔河工款项十之四,父念孙当分赔一万七千二百五十九两,整日以无力完缴为忧。引之谓:“国家经费有常,岂容悬宕?吾家世受国恩,不敢仿效流俗所为,意存观望,拖延缴纳。”于是向亲朋借贷,逐年缴库,阅十余载。直至道光元年(1821),已缴一万有奇,奉恩诏准予豁免。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引之四十六岁。随驾出巡木兰;留驻热河,敬编避暑山庄所藏乾隆帝宸翰。‘自乾隆六年驾幸避暑山庄,至嘉庆三年,凡五十八年宸翰三千余轴,逐一编次既竣。次年,授通政司副使。引之以通政司专管各省题本,吏兵二部奸胥舞弊,每受贿赂使压搁,到任数日,查得某省一本,时日皆逾,即严肃追究处治,以绝压搁延误之风。又明年八月,授太仆寺卿。十月,转大理寺卿。时畿辅岁歉,穷民乏食,而京城米禁甚严。引之曰:“米之例禁出城也,原以防京兵之乏食,及杜回漕之弊,非禁民食也。我虽无地方之责,而事关民瘼,不敢不言。”于是具疏以请,奏折留中。后万载辛筠谷更有是请,米禁遂宽。

编辑推荐

《王念孙 王引之评传(套装共3册)》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的古文今注、古籍校勘、辞书编纂等学术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以此说明高邮王氏学具有历久弥新的学术生命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王念孙王引之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