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5-1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作耀 页数:566 字数:41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魏的实际建立者。他出身于既有权势,又其富有的家庭。祖父曹腾是汉末有名的宦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出钱买官,竟至太尉。曹操自幼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因而从少年时代起即为世人所注目。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进入仕途。他在镇压农民起义军和军阀混战过程中壮大了自己,进而迎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鞍马劳顿,倥偬军旅数十年。平袁术,擒吕布,消灭袁绍父子,收降张鲁,战马超,北讨乌桓,南击孙权,西战刘备,终于打下了北方一片天下。 《曹操评传》全面评述曹操的一生。上篇对其事功进行总结,作出评价;下篇将其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重要思想给予梳理,力求作出客观的分析和研究。《评传》认为,曹操是一代军事大家,对中国军事思想作出重大贡献;曹操谋求集权,礼刑并用,唯才是举,不信天命等主张,和行屯田以资军食、抑刑并用,唯才是举,不信天命等主张,和行屯田以资军食、抑兼并无令弱民兼赋等诸多经济主张,以及力除社会陋习、以先王之道为教和文学主张,都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评传》对于曹操总体评价的历史定位是,肯定其事功,非难其为人。因而,他的功业及其思想大都得到了肯定,为人谲诈的一面也如实作出反映和评论。该肯定的,充分肯定、该否定的,用语也不乏尖刻。
作者简介
张作耀,1931年生,山东平度人。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历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新华文摘》主编,编审。代表作有《谈太平天国革命性质》、《中国农民战争与宗教关系》、《论语新探初辨》、《廖仲恺思想刍论》等,编著或主编有《中国历史便览》、《中国历史辞典》、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导言上篇 第一章 社会、家世及其青少年时代 第二章 大乱中谋发展 第三章 迎帝都许 第四章 用兵东南 第五章 统一河北 第六章 兵败赤壁 第七章 计破马超与韩遂 第八章 统筹谋敌,屡次击孙权 第九章 得陇不复望蜀 第十章 最后的岁月下篇 第十一章 “兵之变化非一道” 第十二章 不慕虚名重实权及其尚礼崇法思想 第十三章 唯才是举 第十四章 不信天命之事 第十五章 抑兼并,无令弱民兼赋 第十六章 以先王之道为教 第十七章 文学贡献及其主张附: 曹丕 一 生平 二 军事主张及其没有建树的军事行动 三 政治思想 四 经济主张 五 文学贡献 六 余论 曹植 一 生平 二 自然观、人生观 三 政治观 四 文学理论及其创作特点附录一:三曹年表附录二:人名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社会、家世及其青少年时代 一、动荡的社会背景 曹操,姓曹名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毫州市)人。他死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据此推算,他的生年当在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 曹操处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此话很有道理。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培育了曹操,也为一大批人,特别是为曹操提供了发挥才干、表演自己,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换言之,如果没有东汉中晚期的社会动乱,东汉则不会灭亡得那么快,也不会出现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一批叱咤风云的人物。 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有哪些重要事件把社会推向混乱,最终导致东汉政权衰亡,并对曹操的成长、为人及其建功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呢?概言之,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下几点。 第一,外戚与宦官交互专权与斗争,动荡了东汉社会根基。 众所周知,影响社会的“治”与“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社会大治与稳定的时期,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帝明臣智的统治集团在主持大政;相反,在社会大乱或动荡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腐朽的集团把持着政权。东汉中晚期也正是这后一种情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