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评传

出版时间:1998-12  出版社:南京大学  作者:洪修平  页数:465  字数:34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惠能的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佛教人物之一,他所开创的禅宗南宗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传统思想文化之中。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其思想集中体现地《坛经》一书中。本书充分利用包括郭煌文献和碑铭石刻等在内的大量禅宗史料,并借鉴国内外研究新成果,对惠能的生平事迹、《坛经》的形成流变、惠能六祖地位的确立、惠能禅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惠能禅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惠能对传统佛教的变革与创新等都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惠能思想的历史地位与重要影响以及当代的“禅宗热”等作了探讨。全书提出了许多学术新观点,对学术界争论的一些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简介

洪修平,男,1954年苏州人,哲学博士,曾赴美国作访问学者一年。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国务院“政府特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序第一章 惠能禅出现时代与佛教文化背景  一、佛教的中国经与中国化的佛教  二、禅、禅宗与惠能南宗第二章  惠能行历  一、少年贫苦  初闻佛法  二、黄梅投师  作偈呈心  三、密受衣法  领受师训  四、南下隐遁  临终付嘱  五、曹溪传禅  临终付嘱第三章  禅宗六祖  一、达摩来华传禅  二、东土五祖传承  三、禅宗的创立与分化  四、惠能六祖地位的确立第四章  惠能禅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禅法初传:惠能禅得以形成的前提  二、般若佛性:惠能禅的两大理论支柱  三、以心传心:东土五祖的禅法之沿革第五章   惠能思想与《坛经》  一、《坛经》的形成与版本之流变  二、围绕《坛经》的争论  三、《坛经》与惠能南宗  附:方广锠先生关于郭煌本《坛经》致本书作者的一封信第六章  惠能的唯心禅不新论  一、佛性思卢的经典依据  二、般若与佛性的会通  三、空、有相融与心性  四、三无论与当下之心第七章  惠能的解脱论  一、解脱的理想与境界  二、即心即佛与自在解脱  三、自成佛道与小农思想第八章  惠能的修行观  一、识心见性  二、顿语佛  三、出没即离两边  四、农禅并作……第九章  惠能的变革与创新第十章  惠能思想的地位和影响附录索引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惠能评传》为认识禅宗提供了必要线索。《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惠能评传》内容包括:惠能禅出现的时代与佛教文化背影、惠能行历、禅宗六祖、惠能禅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惠能思想与《坛经》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惠能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为了了解禅宗文化在宜春的现状,我们决定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地调查宜春城乡的化成寺、仰山太平兴国寺、慈化寺。
      
      3 月13日,我们来到了位于宜春市内的化成寺。在秀江北岸上游拐弯处有一座小山,山上怪石嶙峋,绿荫蔽日,古木参天。半山腰上即是化成寺,始建于唐代,因唐文宗时宰相李德裕曾被贬在寺中读书着文而声誉显着。据说曾经寺内每晨钟暮鼓一敲,铿然之声,随河水清风传送开来,全宜春城均能听见其幽雅、肃穆之声。今天我们走进化成寺,路旁扩建了一些亭台与各种佛像,最引人注目的是观音像和大玉佛,十八个小型罗汉以各种姿态在静观人世沧桑。护栏上雕刻着禅宗的名言。只是人很少,既不见钟声,亦少有佛音佛香。只有少数几个人在求签问卦。化成寺外有一空地正在施工中,准备建大雄定殿,我们采访了寺僧一些情况……
      
      3月28日,我们一行来到城南八十里的仰山。走进曾经的沩仰宗圣地。一路行来,颇有《兰亭集序》中所描绘的意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我们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先来到了后山的仰山塔林,据说仰山塔林有多处,我们所到之处,见塔身残缺不完,众多碑文早已漫灭,难辨识其内容。根据当地村民的介绍……随后我们来到太平兴国寺的遗址。据《宜春县志》载:“太平兴国寺在城南集云乡大仰下,即慧寂禅师修真处。唐会昌赐名栖隐,宋改今额……”其时,太平兴国寺被称为“江右名刹”,黄庭坚、范成大、辛弃疾、朱熹等都曾慕名过寺造访。赵孟頫曾书重建太平兴国寺碑文。但1980年冬,兴国古寺被殿上村民损毁。当地村民介绍,我们现在所见这一民房及菜园就是当日兴国寺遗址。真是情随境迁,让人感慨万千。我们尚能找寻到的就是那一抹红色的墙基,那两株相传原植于寺中央天井内的银杏,还有寺前100余米远的小溪中那一只背负神道碑的灵应石宝龟。
      
      4月11日,我们来到距宜春城区100公里的慈化镇,去瞻仰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天下第一禅林”的慈化寺。据《宜春县志》载,该寺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自从朱元璋题封后,“天下大慈化”的美称便流传至今,并名扬大江南北。走进寺前广场,两边是一对建造精美的六边形的牛角塔遥相呼应。山门的正上方传说是天下来客书写的“海阔天空”四个苍劲有力、飘飘欲仙的镏金大字。走进寺内,发现竟然规模宏大。大厅中央是栩栩如生的开山祖师普庵神像,整个寺内有巧夺天工的雕塑,有色彩斑斓的壁画。大雄宝殿正中央矗立着形象逼真的释迦牟尼像和千手观音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但是庙内却显得很萧条,各种雕塑堆了不少灰尘,壁画很多已脱落,新扩建的观音殿也是香火稀少。我们在那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其中没见到一个真正僧人,只有一个穿着便装的村民在主管打理着一切。
  •     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发展是在中国。佛教诸宗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有三宗,即: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其中,禅宗又被称为“中国化的佛教”,与中国传统儒学的交融契合远在其他佛教诸宗之上。
      
      宜春的古代佛教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期,西域沙门徒昙便在靖安雷公尖创建了双林寺。唐宋时,宜春地区佛教已进入鼎盛期。北宋诗人黄庭坚有诗云:“我行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水边林下逢纳子,东西南北古道场。”一路所见尽是和尚、寺庙、可见佛教之盛。
      
      宜春早期禅宗,主要是南岳怀让的门徒马祖道一来此布道,而陡然兴盛的。马祖弘传禅法的布道踪迹,几乎遍布了宜春地区各地。马祖布道,主张“自心是佛”、“凡所见色,即是见心”。这种新兴的禅宗,在民众中很受信仰。一般政令难以发动的地方,官吏借禅师的说服,政令通告轻而易举,故当时学禅的人常为官吏所欢迎。贞元四年,马祖圆寂,归葬靖安宝峰寺,谥“天寂禅师”。
      
      怀海是马祖门下首座。唐德宗兴元元年如奉新百丈山,从学者甚众,世称“百丈禅师”。怀海对禅宗发展的最大贡献,是创制了《禅门规式》,后称《百丈清规》。如果说第一个使印度佛教教义中国化的人,是禅宗六祖慧能的话,那么,第一个使印度佛教戒律中国化的人,便是怀海禅师。也就是说,禅宗的“中国化”,定型于怀海。他主张“学众皆入佛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种农耕一体的集体作业,摆脱了僧侣*布施度日的印度式寄生生活,又大力开发了山区农业。北宋诗人苏辙在宜丰黄檗山所见的“黄檗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宜春仰山所说的“兹事且置饱吃饭,梯田米*如黄埃”,都说明了农禅一体的成功。元和九年,怀海圆寂,葬百丈山,谥“大智禅师”。
      
      禅宗发展到晚唐,由于传播地区愈广,遂有宗派之分。有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家”临济宗在宋代又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禅宗五家中,就有三家五宗与宜春有着渊源关系。
      
      临济宗的开山鼻祖为唐代高僧希运。少年在福清黄檗山落发,后云游四海,曾参怀海禅师,终住宜丰黄檗山。希运深受宰相裴休推崇,其禅风大盛于江南。希运弟子义玄受希运印可,往河北镇州建临济院,弘扬佛法,遂成“临济宗”。希运圆寂后葬宜丰黄檗山,谥“断际禅师”。
      
      沩仰宗为唐代高僧慧寂所创。其师灵佑大师为怀海“上首弟子”。灵佑于潭州沩山,慧寂于袁州仰山,师资相承,别开一派,即为“沩仰宗”。唐昭宗大顺二年,慧寂圆寂,灵骨葬仰山。谥“智通禅师”。
      
      曹洞宗的创始人为唐代高僧良价。于唐宣宗大中末年,住宜丰洞山。其弟子本寂往住抚州曹山,继承师法,禅法大成。是为“曹洞宗”。良价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圆寂,身葬洞山,谥“悟本禅师”。
      
      禅宗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深又广。包括政治、经济的反映;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文学艺术的形式风格、思想体系;民情风俗的习惯;国民素质、社会状态等多方面。而昌盛于唐宋时的宜春禅宗,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     禅宗五家中,云门、法眼二宗出现于五代。两宗虽不发祥于宜春,但其法嗣们却都相中了宜春这块风水宝地以振宗风。云门始祖文偃一传弟子道谦禅师出居靖安宝峰,法济禅师出居宜丰黄檗,清禀禅师出居宜丰洞山。法眼始祖文益的一传弟子道恒禅师,则出居奉新百丈。杨歧宗创始人方会是袁州人,出家于上高九峰山,黄龙宗宗师惠南止于靖安宝峰寺,两位宗匠均是宜春的禅林学子。由此可见,禅宗“五家七宗”就有“三家五宗”与宜春有着直接的联系。此外,生于宜春本土的一代诗僧惠洪是宜丰人,创建“天下大慈化”的普庵大师是袁州人等,他们皆因道显而功载禅史。
      
      天下禅林始于宜春。禅宗“一花五叶”,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云门、法眼两宗虽不发禅于宜春,也与宜春极有渊源。
      宜春的寺院多。仅禅宗祖庭,在宜春境内就有20余处。五百里禅宗圣地,这些林林总总的丛林,出过黄檗希运、仰山慧寂、洞山良价、黄龙慧南、杨岐方会、末山了然等大德高僧,也驻留过唐宣宗、柳公权、黄庭坚、苏东坡、郑谷、曾几、陆希声等名儒、名士。他们给宜春的禅宗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
  •      在此我等万不可贸然肆言佛法大意,仅可从一些微小之处揣摩些许作为己用。佛教中国化之后经过六祖的传扬,使得这个宗教不仅更名禅宗,而且影响甚大,非三言两语能够言尽者。
       了解六祖惠能的行历,以及他的一些佛教观点,着重生活方式的关注,以此作文,不免功利。我不时提醒自己,这也应该作为填补传统文化知识漏洞的机会。惠能的时代,一改之前由释迦牟尼规定的乞食修行的禅风,开始大力倡导“农禅并行”的修行方法。(农禅并行看似简单,实则影响深远)这不仅是区分南北禅宗的重要表征,而且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事项。从经济上看还是适应封建小农经济的形式(自给自足),到今天也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六祖时候的佛教修行,识心见性,多顿悟成佛。有几个故事广为流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以及“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他在受戒以前实际上已经凭借自己的悟性获得了禅宗六祖的地位。他一方面破除对佛祖等外在权威的迷信和崇拜,强调每个人的自性自度,另一方面又将解脱理想融化在当下现实的生活中,吧修道求佛贯穿在平常的挑水搬柴穿衣吃饭之间。这些事每天都要经历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激发自己证悟佛道的灵感就是惠能所说的修行。这样的倡导,从根本上改变了印度佛教乞食善行的修道传统,大大促进了禅宗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在中国社会的传播。
      惠能并不识字,从其结佛缘,到修行,传佛法,考的都是自身的悟性。自己不能将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记录下来,而是由他的弟子法海整理记录(即《六祖坛经》)以传后世这与孔子的学说相似,“述而不著”。命运给予每个人以动态的平等,盲人的听觉及其灵敏,而惠能不受制于文字,大概其天才的悟性,就是为弥补其这方面的缺憾吧。语言文字虽然强大,且承载宇宙,但成佛之人顿悟成佛,于瞬间靠自身心性直接领悟宇宙穷尽处之真义,当此时文字又何其多余。
       我想到荷尔德林的诗句:
      “充满劳绩,而人诗意地栖息于
      这片大地之上。”
       这事关诗人,同时事关哲学家。很多哲学家曾为诗人,或曾作诗以表达自己的理念。彼时海德格尔用他的哲学去阐发荷尔德林,此时亦课用惠能的修行来解释它。(本身可保留:诗与思的相遇在呈现本质的时候发生)。众生求佛法,行无为或有为之事,然若一心于琐事凡世生活中厉行醒悟之道,则思先于诗而存在,是为宗教之思。而若纵身投入一切事物,皆能与其本身融合,得其存在合理之美,构筑物我之联系,是为栖居之诗,此谓之修行乃栖居者之形态。而栖居充满思之劳绩,我们便可说惠能的修行观得生存之本质之道,动心忍性,顿悟成佛之前的厉行经历,本身乃是思的练习。天地万物生而有佛性,人(修行者)与之为伍,可谓逗留(即栖居)于大地之上。
       这应该就是我们所关注的僧人隐逸者的生存方式。这种被当时称为“农禅”(有别于北方神秀的官禅)的山林禅风,不仅是六祖慧能的修行观倡导的特征,而且是它能够长久存在并且不断传播发扬光大的原因。(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事物总是能够获得长足发展,宗教作为一个并非无神论的古代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更是其中之义。)当然,南宗在南方山林隐居修道,并非完全与世隔绝。他们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发掘自己领悟能力,一方面是几乎全体参加劳动生产活动。这涉及土地的分配。由此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南宗是得到统治者在物质上的支持的 ,即可以自行获得土地并且耕种,自给自足。统治者(特别是当时的唐中宗,武则天)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给予支持,无疑使得禅宗的地位得到加强。(在我们的中学历史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佛教,寺庙,是统治阶层统治封建民众的工具。这是有道理的,这涉及佛教礼义和佛教所赖以壮大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才能诞生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而能诞生驾驭外来文化的本土思想家,有赖于本土文化的博大和自身心性的资质。惠能即是这样一位身处中印佛教之中的控制者。一边是来势汹汹的释迦牟尼,一边是从容不迫恢弘大气的中华文化。(文化受物质基础的影响勿需质疑)惠能天资聪慧,心智颇高。得以让般若智慧在至真至纯之时“趁虚而入”,以尚无任何外在强行附着的解释之真形显现在尚未被雕琢的石璞之前。至此已无“返璞归真”之说,本就是在真,璞状态相遇相溶。这恐怕是西词“天才”的中国行为解释。
       大意如此。然以上皆为赘言。孤妄读之。
      
      http://chenqiqi.blogbus.com
      http://chenqiqi.blogbus.com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