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丕烈评传

出版时间:2002-5  出版社:南京大学  作者:姚伯岳  页数:337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活于清代乾嘉时期的苏州大藏书家黄丕烈,是中国古代藏书家的杰出典范。他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和整理研究,在藏书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版本学、目录学等学术领域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评传分为十章,对黄丕烈的生平成就,精神境界,生活志趣,学术交游,藏书、刻书、抄书活动,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思想方法和有关海动,及其学术地位、文化影响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考察。这不仅对迄今为目的黄丕烈研究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而且对于全面揭示藏书思想和藏书文化的内涵,确立其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简介

姚伯岳,1963年4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80挑战者一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4年考取该系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系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主讲《版本学》、《古籍编目研究》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著有《版本沈阳 》、《文献知识与文献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第一章  “多少藏书家俱在,姓名不逐暮云空”  一 得天得厚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二 为书籍的一生第二章  “一种清闲谁领得,满阶梧叶尽秋声”  一 信天知命的人生观  二 保守与开明并存在的处世哲学  三 闲适与悲凉的相间的复杂情感第三章  “但把和陶诗熟诵,樽无浊酒也愁消”  一 室名别号,各示情性  二 祭书绘图,儒雅风流第四章  “嗜古怜同志,相从广见闻”  一 与藏书家的交往  二 与学者的交往  三 与书商的交往  四 与顾千里的交往第五章 “善本雠非亡,前贤爱不虚”  一 “求古”、“求真”,实事求是  二 评价版本,首重内容  三 鉴定版本,科学准确  四 研究版本,细致深入第六章 “千卷究搜剧苦辛,好书堆案转安贫”  一 景仰前贸,醉心旧物  二 分门别类 建室庋藏  三 购书护书,如“魔似”似“痴”  四 力不从心,旋聚旋散第七章 “一书雠校几番来,岁晚无聊卷又开”  一 扫叶指尘,校书不辍  二 广罗众本,“严守家法”  三 丰硕的校勘成果第八章 “刻虞鹄类鹜,钞怕鲁成鱼”  一 择书而刻,校勘精审  二 影刻写刻,世所艳称  三 抄书补书,功德无量第九章 “他年想象藏书者”  一 “藏书不可无目”  二 收书好作题跋  三 “目录之学稍窥一二”第十章  “真个苏杭闻见广,艺林嘉话遍天涯”  一 世人的评说  二 学术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和悠远影响  三 结语索引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词语索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二)科场之梦:由雄心勃勃而转为失意落寞    从黄丕烈的名和字(绍武)来看,其父、祖辈颇有欲其仰承祖志、振其家声的期望。而少年的黄丕烈,当然也是雄心勃勃,极想一展身手,飞黄腾达。与当时的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为实现其理想,黄丕烈毫无选择地走上了参加科举考试的道路。    乾隆四十六年(1781),黄丕烈19岁,也恰好以第十九名的名次考中秀才,入长洲县庠。而担任这一次院试主考的江苏学政,正是以两度参加编撰《天禄琳琅书目》前编和后编这部皇家古籍善本藏书目录而闻名的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号芸楣)。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座师大人,其学问爱好,不可能不对黄丕烈日后所走的人生道路产生一定的影响。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方26岁的黄丕烈又以位居第三的名次考中举人。其座师胡高望(字希吕,号豫堂)主考对黄丕烈极为欣赏,甚至以来年高中状元相期许。但与人们的期待相反,在以后十多年的历次会试中,黄丕烈不但没有当上状元,就连进士也没有考中。一次次的赴京赶考和落第南归,黄丕烈反复经历着期待和失望的煎熬,原来勃勃的功名利禄之心渐渐地被消磨被冲淡了。    嘉庆六年(1801),黄丕烈39岁,逢举人大挑。清乾隆以后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二等的以教职用,六年举行一次,意在使举人出身的人有较宽的出路,名为“大挑”。黄丕烈在这次大挑中名列一等,故以知县用,签发直隶。但黄丕烈不愿赴选,于是又纳资议叙,捐得兵部主事的官衔。但这不过是一个候补官衔,并无实职可任,所以黄丕烈不久即返回了苏州。    由于由举人大挑入仕,在当时人看来不是正途,所以第二年春,黄氏又一次北上赴京,参加会试,希图成功,不想依旧落第。夏五月,黯然离京。这是他生平最后一次参加会试。这最后一搏的失败,使他顿觉“世事都淡,惟此几本破书,尚有不能释然”,从此断绝入仕从政之念,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藏书、校书的活动中,“二十余年未尝作仕宦想”。    (三)走上藏书之路    黄家并非贫寒之家,黄丕烈从其父亲手中继承的是一份比较雄厚的家产,当然也包括田产和房产。其家中蓄奴养婢,是当时苏州城里的富户之一。正是在这样的物质基础上,黄丕烈才可能大量收购古籍善本书。黄丕烈的同乡好友顾莼曾说:“仆尝论吾乡有钱者甚多,而所作所为俱极可怜,惟荛圃用得其当,以其能刻书,且能择书而刻也。”黄丕烈在嘉庆十八年(1813)为原稿本《笛渔小稿》所作跋中也自述云:“债逼非因酒,粮虚却有田。”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黄氏八题《芳林秋思图》诗中有句云:“产薄竞嗟瓶乏粟,囊空难计火添油。”是说家产少,而不是没有家产,何况作这首诗时已是在其开始收书的30多年以后了。    那么黄家是不是藏书世家呢?我们在黄丕烈的表兄石韫玉所撰的《独学庐四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丕烈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喜欢,姚老师人好学问好
  •   此书对清代文献大家黄丕烈的生平事迹,用“传”和“评”的方式进行描述,对于喜爱黄氏的读者或学者都提供了一些值得阅读和思考的材料。对于进一步研究清代文献学也颇具参考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