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评传

出版时间:1996-1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卞孝萱  页数:4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刘禹锡是唐代的政治革新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文学家。评传作者经过长期研究,形成本书特色:一是对刘禹锡的氏族、籍贯、出生地、家世、学习、科名、官职、交游等一系列问题,以及“永贞革新”的前前后后,重新思考论证,补正文献之阙误,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二是对刘禹锡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生观、文艺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考察和评论,融会贯通,并提出不少新见。  《刘禹锡评传》材料丰富、翔实,详征博引,旁搜远绍。分析细致周到,既有宏观展示,又有微观探求。文字晓畅,谈的是严肃的学术问题,而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卞孝萱,1924年出生于江苏扬州,曾协助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章士钊校《柳文指要》、匡亚明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名誉会长、柳宗元研究会顾问,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顾问,湖北省吴楚文化研究会顾问。出版各类著作三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五十余篇。卞敏,男,1949年生于江苏扬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辽宁大学哲学硕士。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已出版《六朝人生哲学》、《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专著三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第一章 刘禹锡的家世一、匈奴族后裔二、洛阳人三、刘禹锡的父系四、刘禹锡的母系第二章 青少年学习时期一、"少为江南客"二、中唐江南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三、刘禹锡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第三章 踏上仕途与永贞革新时期一、"弱冠游咸京"二、"三登文科",踏上仕途三、入杜佑幕习文武之道四、结交有识之士五、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第四章 贬谪时期一、揭示"顺宗内禅"的真相二、身处逆境,不忘"初心"三、玄都观题诗引起的风波四、连州五年的业绩五、任夔、和二州刺史第五章 回朝、再出及闲居东都时期一、从洛阳召回朝廷二、在党争中被排挤出朝三、任苏、汝、同三州刺史四、追随裴度,洛阳"残春"五、晚年的生活第六章 政治思想一、政治上的求实精神二、从"甘露之变"看对宦官专权的态度三、反对藩镇割据四、"人之道在法制"五、任贤择能的用人之道六、政治革新的思想基础:大中之道第七章 哲学思想一、刘禹锡写作《天论》的缘由二、万物"乘气而生"的自然观三、"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天人之辩四、"数存而势生"的规律观五、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法弛"、"理昧"六、"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辩证法思想七、"造形而有感,因感而有词"的认识论第八章 人生观一、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二、"蹈道心一,俟时志坚"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四、融合儒佛道,顺应大潮流五、"牡丹真国色","依依似君子"第九章 文学思想与成就一、"文章与时高下"二、"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三、名副其实的"诗豪"四、刘禹锡诗歌的艺术风格五、刘禹锡诗歌的渊源六、散文渊源与成就第十章 刘禹锡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一、散文的影响二、刘禹锡与晚唐诗人三、刘禹锡在两宋诗人中的影响四、《竹枝词》的贡献及刘禹锡在宋以后的影响五、刘禹锡诗在日本的传播附录刘禹锡年表索引人名索引文献索引词语索引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所以用“中国思想家评传”命名,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是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而历史事实也反复证明,凡是在各个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和学科中取得成就者,大多是那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和掌握了该领域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敏锐思想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刘禹锡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刘禹锡
      20
      刘禹锡
      ,字梦得,彭城人[2],汉族,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遭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他们“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祖籍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一说是洛阳(今河南洛阳),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自言出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刘禹锡祖籍河北中山,系汉景帝之子刘胜的后裔。随七世祖刘亮迁居洛阳。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至江苏彭城定居。其长辈与同辈皆称“彭城刘禹锡”。各种史志典籍也作如是记载。应是可信的。并非卞孝萱等人所论是浙江嘉兴或埇桥人。据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族谱集成》刘氏族谱传:“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祖籍中山,世居彭城地。”又海南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唐代名家诗选》称刘禹锡 “原籍中山,后迁彭城”。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著作
      
      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