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领袖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作者:鲍丹禾  

前言

在历史的夜空中,总有一些闪亮的星光。每一颗明亮的星星所对应的是一个具有民族情怀、独立思想和高尚品德的人。这些人不应该被忘记,也不会被忘记。    本书所讲述的十个人物是民国最杰出的报人、出版人。从书籍出版的维度看,张元济所领导的商务印书馆和陆费逵所创办的中华书局,是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社,这两家出版社所输送的精神食粮,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知识界人士都品尝过;从报业出版的维度看,胡政之、成舍我这样集采编和经营于一身的报界全才,真可谓现代报业史上的丰碑。    翻开他们创办书局、报馆、杂志社的历史,让人唏嘘不已。    他们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高山仰止。邹韬奋终身在探寻什么样的刊物读者最爱,并且不知疲倦地笔耕不止,短暂的生命里留下800万字的文化遗产;张季鸾所主持的《大公报》于1941年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所颁发的“最佳新闻服务奖”,这在中国的报业发展史上是仅有的一次;陈铭德、邓季惺夫妇一手撑起来的《新民报》网罗了张恨水、张友鸾、赵超构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成就了这家民营报纸当年五社八版的大报格局。    他们遭受的坎坷辛苦同样令人扼腕叹息。邵飘萍因言获罪,直接倒在了军阀的枪口之下;王芸生年轻时血气方刚、挥斥方道,到晚年却落得战战兢兢,无比凄凉。    考察这些文化名人的人生抉择,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张元济、王芸生还有陈铭德夫妇都选择留在大陆,可是随着极“左”路线的展开,他们人生悲剧的大幕也就此拉开。原本属于民营企业的出版社和报馆或被公私合营、或直接被撤销,他们作为报人、出版人的奋斗也便戛然而止,可以想见,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他们的内心该是怎样的孤寂、怎样的悲凉?陈铭德和邓季惺双双被打成右派,在政治队伍里被看成另类,不得不靠边站;王芸生虽然躲过反右这一劫,却并没有获得内心的平静,他被迫写文章抹黑《大公报》,抹黑张季鸾,以至于临终前口中仍然喃喃自责。    即使是跨越海峡的成舍我也同样不如意。这个一生嗜报如命的人,到了台湾却发现办报已经不大可能了,所幸,当局还允许他办新闻学校,年届六旬的成舍我从无到有、筚路蓝缕,硬是在台北的郊区办成一所学校,几经发展,这所学校成了今日在台湾很有名气的世新大学。    当年这些杰出人物所攀登的高度已非今人所能企及。二十岁出头就当报馆主笔、书局经理,并且做得有声有色,人生得意处却可能迅速滑落到直面死神的谷底。当年的社会环境也难以复制。不管是书局还是报刊的创办,只要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一家书局或一种报刊就从此诞生了。当然,很多书局、报刊都拉来政治势力做靠山,只求一时轰动,不求长久发展,而那些真正能够留下来的正是有着长远目标和坚定信念的书局和报刊,比如商务印书馆,比如《大公报》。    作为一个时代的舆论领袖和精神导师,这十个人的身上都具备一种普世情怀,具备理想主义者的气质和准则。书刊出版也好,报纸出版也罢,面对的读者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所以说报人、出版人是影响大众思想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关键人物,一点也不夸张。    在充当舆论领袖这个神圣而带有光芒的角色时,注定他们承受更多的磨难、经历更多的艰辛、付出更多的代价。但是,不要忘记,在他们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他们是纯粹的、独立的报人、出版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公知。他们的行动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他们的信念只为与心中的理想合拍。    在每一位舆论领袖有限的文字叙述中,我力图为大家展现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自由撰稿人余世存说:“近代史和民国史,始终是民族记忆的难点,因为它被大量的政治谎语所包围。”不管他们的政治立场如何,不管过往的社会评价是怎样,我希望通过一些细节的描摹,让一个曾经生动的个体在您的面前浮现。    今天,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作为纸质媒体的书籍和报刊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步让渡,也许,中国的历史上再也不会出现杰出的纸质出版人和报人,但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作为知识界人士的那种独立思考、自由追求的精神不可丢弃,只要精神长存,我们的心灵家园就会安宁、纯净。    鲍丹禾    2012年12月

内容概要

《民国人物系列•舆论领袖:民国报人出版人小传》介绍了民国时期10位有信仰的报人出版人,他们相信书籍的力量可以改变中国,所以才有张元济投身商务印书馆,才有陆费逵成立中华书局。他们相信言论可以推动中国,所以才有张季鸾办出蒋介石、毛泽东都要看的《大公报》;才有邹韬奋接连创办刊物,虽身染恶疾而不顾。他们用书籍、用报纸将自己和公众、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他们是民国当之无愧的舆论领袖。他们首先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怀抱着改造社会理想的、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在他们跌宕起伏、悲欣交集的人生阅历中,我们也可以看见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受的磨难和蕴含的希望。

作者简介

鲍丹禾,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多年媒体从业经历。著有长篇小说《狼狈生活》、《三十而立》。

书籍目录

第一章张元济:昌明教育生平愿 宦海浮沉有尽时 初入商务印书馆 印古籍传承文化 “五四”前后求变革 为古籍退而不休 十字路口的抉择 第二章王云五:此生壮游政商间 爱书青年显才华 结缘商务印书馆 续缘商务印书馆 转身走从政道路 第三章陆费逵:投身出版兴中华 创办中华书局 遭遇“民六危机” 与商务印书馆竞争激烈 既强调内容也强调形式 对人才倍加呵护 与商务印书馆的两任掌门人 第四章邵飘萍:一叶飘零风雨中 初涉新闻 《申报》生涯 《京报》影响 新闻导师 秘密党员 不幸蒙难 潇洒人生 第五章张季鸾:恬淡文人写精彩 求学少年 两度入狱 莫逆之交 恢复《大公报》 上海办报 西安事变 与蒋介石的交情 与共产党的关系 办报思想 第六章胡政之:报界全才风凰存 与《大公报》的初次接触 经营新记《大公报》 提携年轻记者 胡政之的报人思想 报界巨子的落幕 第七章成舍我:新闻园里不老松 少年记者 “世界报系” 南下办报 抗战之后 台湾岁月 第八章邹韬奋:竭尽所能为读者 走上编辑道路 《生活》贴近读者 抗日成为主题 不幸深陷囵圄 走向共产主义 精神引领后世 第九章陈铭德、邓季惺:一生相伴写传奇 初创时期 网罗贤才 追寻和平 艰难岁月 第十章王芸生:深怀文章报国志 初识恩师季鸾 日本问题专家 海上风云诡谲 与季鸾的情谊 耿直狷介之士 谏言避免内战 选择“中道而行” 重大选择 参加开国大典 晚年时光沉郁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遗憾的是,国宝还是被日本人买走了。当藏书运抵日本时,日本的汉学家喜出望外,称此为日本的一大胜利。张元济则是终身以此为耻,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今悔之无及,每每追思,为之心痛。”“五四”前后求变革 1916年到1920年间,张元济忙于图书的出版经营和管理工作,可谓心无旁骛。然而,他所服务的图书作者都是思想文化界人士,他们的思想正处于一个活跃期,商务印书馆在这个大背景下,求变还是墨守成规? 这个问题让张元济陷入思考。虽然张元济不能算革命派或激进派,但也并不守旧。从他之前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就可以知道,他仍然希望通过维新的手段促进国家的发展。只是,他更倾向于以一种温和的、改良的方式推动国家进步,而不是进行翻天覆地的大革命。但在民国初年,这样的想法不合时宜,人们对于革命更向往。 1918年6月,为了京馆购地、津馆营业等事情,张元济从上海来到北京。这次在京,张元济除了中途短暂回了一次上海,足足停留了两个月。他会见了诸多的新老朋友,包括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沈钧儒、沈尹默、王宠惠、孙宝琦、章士钊、严复等,这其中既有新派人物,也有多位在北洋政府当过大官的守旧派。 在北京大学,张元济听取了陈独秀、胡适等人关于商务教科书改定的意见,同时表示愿意出版通俗教育类的书籍。不久后,商务就推出了《北京大学丛书》。张元济还接受沈尹默关于教科书改白话文的建议,从l919年起出版《新体国语教科书》,这是国内第一本白话文教科书。可见张元济并不属于故步自封的保守派。 当然,因为是旧文人,张元济对古籍的兴趣从来没有减弱。他在北京和老派学者辜鸿铭还有接触,虽然知道辜是个争议性人物,但因为其学问,张元济仍然打算出版他的文集。可以说在张元济这里,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新派老派都可以接受,只要对社会有利。 五四运动的爆发,给整个中国带来极大震动。张元济在这场运动中的反应很快,他和馆内的老朋友高梦旦商量后,决定对商务印书馆的多个刊物进行改组,起用新主编。商务当时颇有名气的刊物有《小说月报》、《东方杂志》、《妇女杂志》等,这几个杂志全部让有新潮思想的人来主持。其中《小说月报》的影响最广最大,张元济、高梦旦与郑振铎商量后,选定沈雁冰(茅盾)改组《小说月报》。茅盾日后回忆说:“后来我才知道,张菊生(张元济)和高梦旦十一月初旬到过北京,就和郑振铎他们见过面,郑要求商务出版一个文学杂志,而由他们主编(如《学艺杂志》),张、高不愿出版新杂志,但表示可以改组《小说月报》,于是郑等就转而主张先成立一个文学会,然后再办刊物。张、高回上海后即选定我改组《小说月报》。”这本杂志改版后,很受读者欢迎,销量持续增长。

编辑推荐

《民国人物系列•舆论领袖:民国报人出版人小传》由鲍丹禾著。1986年,台湾举行了张季鸾百年诞辰纪念,张季鸾的儿子张士基应邀赴台参会。暮年的张学良与张士基会面,他没有多谈西安事变,而是在张士基面前流畅地背诵了半个世纪前的《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一字不差。别人警告成舍我和行政院长(汪精卫)过不去定会头破血流。成舍我很硬气地回了一句:“我可以做一辈子新闻记者,汪先生绝不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舆论领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