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

出版时间:2013-3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适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写定于1918年9月,此书一出版即因其方法和见解的创新而极受注意,3年时间再版了7次。此书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本书还收录了胡适的另一部名著《章实斋先生年谱》,其资料之翔实,体例之创新,评论之客观为传记写作开了新的境界。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洪驿,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著名思想家、学者。1910ff留学美国,师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归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参与《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源、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与丁文江等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作为民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领袖,其一举一动长期成为学术界、文化界与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学术兴趣广泛,著作宏富,今人编有《胡适全集》。

书籍目录

第一篇导 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篇老子 第四篇孔子 第一章孔子略传 第二章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易 第四章正名主义 第五章一以贯之 第五篇孔门弟子 第六篇墨子 第一章墨子略传 第二章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三表法 第四章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杨朱 第八篇别墨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论辩 第四章惠施 第五章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墨学结论 第九篇庄子 第一章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孟子 第十一篇荀子 第一章苟子 第二章天与性 第三章心理学与名学 第十二篇古代哲学的终局 第一章前三世纪的思潮 第二章所谓法家 第三章古代哲学之中绝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此明说三年之丧是儒者之礼,是一证。《论语》十七记宰我说三年之丧太久了,一年已够了。孔子弟子中尚有人不认此制合礼,可见此非当时通行之俗,是二证。《孟子·滕文公篇》记孟子劝滕世子行三年之丧,滕国的父兄百官皆不愿意,说道:“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鲁为周公之国,尚不曾行过三年之丧,是三证。至于儒家说尧死时三载如丧考妣,商高宗三年不言,和孟子所说“三年之丧,三代共之。”都是儒家托古改制的惯技,不足凭信。 祭礼乃是补助丧礼的方法。三年之丧虽久,究竟有完了的时候。于是又创为以时祭祀之法,使人时时纪念着父母祖宗。祭祀的精义,《祭义》说得最妙: 斋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祭之日,入室,馒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祭义》) 这一段文字,写祭祀的心理,可谓妙绝。近来有人说儒教不是宗教,我且请他细读《祭义篇》。 但我不说儒家是不深信鬼神的吗?何以又如此深信祭祀呢?原来儒家虽不深信鬼神,却情愿自己造出鬼神来崇拜。例如孔子明说“未知生,焉知死”,他却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个“如”字,写尽宗教的心理学。上文所引《祭义》一段,写那祭神的人,斋了三日,每日凝神思念所祭的人,后来自然会“见其所为斋者”。后文写祭之日一段,真是见神见鬼,其实只是《中庸》所说“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依旧是一个“如”字。 有人问,儒家为什么情愿自己造出鬼神来崇拜呢?我想这里面定有一层苦心。曾子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一)孔子说: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八)一切丧葬祭祀的礼节,千头万绪,只是“慎终追远”四个字,只是要“民德归厚”,只是要“民兴于仁”。 这是“孝的宗教”。 礼我讲孔门弟子的学说,单提出“孝”和“礼”两个观念。孝字很容易讲,礼字却极难讲。今试问人“什么叫做?”几乎没有一个人能下一个完全满意的界说。有许多西洋的“中国哲学家”也都承认中文的礼字在西洋文字竟没有相当的译名。我现在且先从字义上下手。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的成名作,也是民国学术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为胡适在近代中国学术界开宗立派奠定了坚定的基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哲学史大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