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夏辉辉、 何成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9出版)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ISBN:9787303144952,作者:夏辉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被围困的历史课堂 第一节历史课堂的镜像 镜像一:问题丛生的常态课 镜像二:光鲜照人的公开课 镜像三:手忙脚乱的年轻教师 镜像四:娴熟自如的专家教师 第二节课堂观念的变化 观念一:“我只能这样上” 观念二:“课,只能这样上” 观念三:“课,还可以这样上” 第二章课例研究与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一个案例的指引 一、研究的背景:文明史教学的困惑 二、研究的过程:四轮“磨”课 三、研究的反思:有“灵魂”的课 第二节在行动中研究 一、发现问题:从教学现象到教学问题 二、框定问题:从教学问题到研究主题 三、解决问题:评鉴—行动—再评鉴 第三章循着主题不断改进的实例 案例1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为例 案例2为“失魂”的战争史教学找回灵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为例 案例3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进行历史概念教学——以《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课为例 案例4运用史料开展历史探究教学——以《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为例 案例5课时教学目标的斟酌与确定——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 案例6概念教学和线索教学的综合运用——以《美国的民主宪政之路》为例 案例7创设有效的历史教学情境——以《美国共和制的建立和发展》一课为例 案例8“走下神坛”的思想史教学——以《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一课为例 案例9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进行案例教学 ——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为例 案例10课堂教学从关注学生感受开始——以《圣雄甘地》一课为例 第四章课例研究与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确立专业自信,获得专业尊严 二、突破传统研究的窠臼 三、教师行动研究的可能性 第二节课例研究的旨趣 一、寻找课堂中被遗漏的信息 二、寻找教师的实践智慧 三、在“能力极限的边缘”工作 第三节课例研究的技能 一、课例研究要有问题意识 二、课例研究要有一定的主题 三、课例研究需要同伴互助 四、课例研究需要课堂观察 五、结语:对课例研究的再思考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认识的提升——历史教育再不能“目中没有学生” 通过对这一课的反复研讨、改进和反思,我们深切体会到,关注概念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这早已是十年课改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理论了,但要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正如赵亚夫教授所言:“历史教育再不能‘目中没有学生’。”这也是我们研讨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收获之一——史料的选取要从学生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 概念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概念、接受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转化为学习能力。但是,概念的解读必须有史料来支撑,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直观的、兴趣型的,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理解能力远未成熟。因此,教师选择史料时要从学生理解能力和已有经验出发,要让学生看得懂、好理解、易接受、记得牢。本课最后选用的几则史料就达到了这一要求,对学生理解核心概念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收获之二——营造教学情境要从学生体验历史的角度考虑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的体验,从而通过体验来理解教材,促使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它以案例或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编辑推荐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