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与"回归"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红翠  页数:18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流亡”与“回归”:论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的内在结构与精神走向》探讨昆德拉叙事的内在结构与精神走向。论者的基本观点如下:1.昆德拉特殊的流亡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小说写作,并在其叙事结构上留下了明显的烙印;2.昆德拉的流亡经历由事实形态转化为精神形态引发了其精神性活动中“流亡”与“回归”的双向运动;3.作为精神性活动的“流亡”与“回归”在昆德拉小说叙事的结构中表现为形上/形下的二元性,即从形形色色的历史性形而下家园中流亡与向纯粹形而上家园的回归;4.昆德拉小说的二元叙事结构由显性的形而下层面与隐性的形而上层面所构成,后者表现为“纯粹主题”“纯粹形式”“原型”“原初存在”等超历史的样态,前者呈现为主题与形式上的历史性断裂、破碎、变异与衍生等现象;5.昆德拉小说二元叙事结构的内在流向以隐秘的方式回归形而上的层面,即原初家园,并且,经过结构的转换,昆德拉建构了二元性的世界结构,它的终极本原是“原初存在”;6.昆德拉小说叙事的结构方式不能简单归于现代与后现代的范畴,但又与两者保持了关联,这种关联是个性化的批判性关联。它从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模式中流亡出来,但未成为快乐的后现代流亡者,它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但又没有复制传统想象的乐园,比如上帝,比如理性;7.昆德拉小说叙事的结构方式见证了当代个体叙事的特殊可能,对一般叙事学的叙事结构理论是一种挑战和补充。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节 “小说家”与“流亡者”第二节 米兰·昆德拉研究状况一、米兰·昆德拉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及研究状况二、米兰·昆德拉国外研究状况第三节 思路与构想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难点第一章 “流亡”与“回归”——昆德拉叙事的结构性解析第一节 “流亡”与“回归”——命运的悖论式运动第二节 “流亡”与“回归”的派生性范畴一、“家”与“无家”二、身份与身份丧失三、想象与被想象四、遗忘与记忆五、性的重与轻第三节 悖论的启示第二章 “肉身化”叙事——个体经验的唤回与原始回归第一节 “创伤”与“肉身化”叙事第二节 “肉身”与“身体”之争——对身体理论的补救第三节 昆德拉“肉身化”叙事的文本辨析及其意义一、“肉身化”叙事的文本辨析二、昆德拉“肉身化”叙事的意义第四节 “肉身化”叙事的意义——个体经验的唤回一、“梨”与“坦克”的世界二、“肉身化”生存与现代科技社会的“非肉身化”生存第五节 灵与肉的回归第三章 “断裂”——确然性生命的困难与可能第一节 “缝隙”——复杂的真理第二节 “神话”一叙事主题中的“漏洞”与“谎言”一、托马斯——轻与重——借助特丽莎的摇摆二、萨宾纳——忠诚与背叛——神话的自我消解三、特丽莎——一灵与肉——无法洽接的对话第三节 “狂欢”——叙事形式中的缝隙及其精神意涵第四节 有裂缝的整体第四章 “纯粹主题”与“纯粹形式”——“隐蔽的上帝第一节 “纯粹主题”与“纯粹形式”——本体论预设及其特点一、本体论预设二、“纯粹主题”与“纯粹形式”的特点第二节 叙事中的形成:“复调”与“变奏”“关键词”一、“复调”与“变奏”二、文本分析三、“关键词”第三节 “用典”现象与“原型”思想一、“用典”与“原型二、“原型”概念考察三、昆德拉“原型”思想的意义第四节 叙事的弥合第五章 结构的转换——由叙事到世界__第一节 跌落的救赎与“原初存在”的提出第二节 “与现代性的争执第三节 生命之“流”与互文性世界的建立一、“语义之河”与生命之“流”二、互文性世界第四节 “永恒轮回”之辩与“绝对回归一、“永恒轮回”之辩二、“绝对回归”——再回到“二元”第五节 结构的完成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对流亡以及家园的双重含义的理解,带来对命运的双重理解,带来叙事结构与状态的双重建构,带来生存事件的结构与状态与叙事文本的结构与状态之间的勾连和转换。下面将逐层分析这些意义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状态。  昆德拉有对命运的两个定义: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像眼睛面对一幅画那样,甚至不像一个演员在舞台的背景下那样。人与世界的关联犹如蜗牛和它的壳:世界是人的一部分,它是他的维度,随着世界的变化,存在也变化。①这颠倒了现代启蒙哲学为人设计的世界图画,人作为主体被世界客体化,世界像巨大的命运处在人的认知范围之外。命运作为一种隐秘的参照规定着存在。同样,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看到,命运不会为它的人物动一下小指头,而人物则要为命运付出所有的努力,这就是命运与人之间的绝对关系:命运是人身上的巨石,是人的重负,却掩藏面目,它被存在感知,但又不能被全部把握。很显然,在这里,命运是隐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昆德拉说:“我们所有人都被绝望地钉在了我们出生的日期和地点上。在我们生活的具体而唯一的处境之外,是无法想象我们的自我的。”②  但是,以上两种对命运的定义并不是昆德拉对命运的最终理解,因为昆德拉对命运的态度带有矛盾性。这是因为,昆德拉对他所认为的一些命运的态度是反抗,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代表着历史性命运。历史性命运笼罩下的生存是没有根基、没有安全感的生存,或者说这不能算作生存,而是每天都要来临的死亡状态,是梦魇的生存,这梦魇成为无所不在的命运。这种命运是西西弗斯背负的那块与之相依为命的巨石,这意味着命运与人相伴随,并时刻掌控着存在,命运的高悬意味着生命和精神的全面紧张。昆德拉所认为的必须被反抗的、不必当真的命运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历史性的命运性力量。  如果说,昆德拉无处不在以他的“一次生命不算数”“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等诡辩,以他的“轻的自由”以及“背叛的快意”来反抗形形色色的历史性命运的话,那么,在更隐蔽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昆德拉对另外一种命运的眷念,它们就是形而上的命运所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亡"与"回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