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艾志强 页数:214
内容概要
近一百年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呈现出日益专业化和交叉化的复杂趋势。与之相应,作为对科学技术进行哲学反思的科学技术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图景。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不同理解凸显了科学技术观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虽然,众多思想家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大体上可以分为科学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和人文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两类。 循着科学技术观的发展轨迹,本书选择了科学主义科学技术观和人文主义科学技术观作为研究对象,在简要概括科学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20世纪几种有代表牲的人文主义科学技术观演化的现代进路问题。围绕这一主题,本书不仅对各种人文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而且还对不同的科学技术观的贡献和局限作了分析和评说,对不同科学技术观的共性与特性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科学技术观演进的总体特点进行了提炼,对人文主义视野下科学技术观的重建问题进行了探讨。
书籍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书思路与构架第一章 科学主义科学观 第一节 科学主义科学观的产生 第二节 科学主义科学观的发展与成熟 第三节 小结第二章 现象学科学观 第一节 胡塞尔论欧洲科学危机 第二节 拯救之方:回归生活世界 第三节 小结第三章 存在主义科学技术观 第一节 海德格尔的科学技术之思 第二节 雅斯贝尔斯的科学技术观 第三节 小结第四章 社会批判主义科学技术观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批判 第二节 工具理性的批判与救赎 第三节 小结第五章 后现代解构主义科学观 第一节 福柯的科学知识-权力观 第二节 利奥塔的后现代科学观 第三节 小结第六章 人文主义视野下科学技术观的重建 第一节 科学技术观的轨迹 第二节 重建科学技术观的人文情怀 第三节 小结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在反思古希腊理性的基础上,胡塞尔直截了当地指出,“欧洲文化危机在错误的理性主义中有着根源”。①具体来说,胡塞尔认为主要是以数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使理性发生了异化。 那么,理性是如何被异化的呢?胡塞尔首先将视野转到古希腊人对于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方式和理论态度。古希腊人所有的关心和活动都指向在时间和空间上伸展的周围世界,并将自身归人这个周围世界。因此,在理论态度上,古希腊人将自己看做是非神秘化的世界的“旁观者”。哲学将世界看做是由存在者构成的宇宙,世界变成了相对于人对世界表象的客观世界,真理就变成了客观的真理。因此,古希腊的哲学是从宇宙学开始的。尽管这时人类也属于由客观事实组成的宇宙,但是作为个人,人们还具有自己的主观的目标和意图,具有传统的准则,具有真实性之准则——永恒的准则,具有自己对于周围世界不同的表象。同时,人并不是单纯的物体,在他们将目光投向周围世界时,其自身显现为某种物体的存在物——归人到普遍时空中的实在的东西,因此,一切心灵的事件,如体验、思维、意愿等还具有某种客观性。 但是进入近代之后,随着伽利略以来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所谓原本的希腊意义上的理性发生了异化,关于普遍哲学的观念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学被委以普遍性的任务。从近代开端,希腊古典理性对“宇宙本原”问题的求知欲被近代数学的自然科学理性所摒弃,伽利略将作为一般时空形式的纯粹观念而存有的欧几里德几何同具体经验相结合,将毕达哥拉斯的纯粹理论变为一种“应用的几何学”。这种新的数学很快延伸到自然科学,并且为自然科学创造了一种数理自然科学的全新观念,“当这个观念被成功地实施的时候,哲学(作为关于整个整体世界的科学,关于一切存有者的科学)的观念就发生了变化。”② 伽利略奠基的数学方法使得人们克服了对世界的经验的主观相对性,从而将古希腊人思想中不同表象的世界统一为一个客观的世界,使这个客观世界在不同的主体间传递成为可能。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