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怡 主编,胡安定,张武军 页数:2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鲁迅是否已经过时?为什么读鲁迅?为什么不能删节鲁迅?《孩子应该读的鲁迅》出自我们对当前大学与中学鲁迅作品的阅读现状的认真分析。我们针对目前一般理解阅读中的种种问题,包括长期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僵化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及最近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作用等等,正视普遍存在的“阅读惰性”,努力提出我们自己的全新的体会和认识,重现鲁迅思想与鲁迅文学的双重魅力,这是我们的目标。也许目标的最终达成还有待更多的阅读者的共同智慧,但是至少我们的工作是用心的,是有创造性的,更是真诚的。本书撰稿人为胡安定与张武军。
书籍目录
基础篇
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武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辨析
灰暗的现实
回忆
朝花的淡香
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千夫何人,孺子何孩——《自嘲》第三联新解
文本角度
写作背景
附自嘲
“故乡”,在“辛亥革命”之外——《故乡》主题再探讨
“故乡”的含义
隔膜与精神故乡的失落
附故乡
根植于“国民性”上的“风波”——解读《风波》
辫子的风波
病态的人们
国民性的审视
附风波
潜藏在温情下的隐忧——《社戏》主题探析
精神返乡
救救孩子
附社戏(节选)
追寻涅槃的人生——论《雪》中的精神主题
生命的超越
雪景·象征
附雪
《阿长与<山海经>》中不应忽视的角度——读《阿长与<山海经)》
作为象征符号的《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的联系
附阿长与《山海经》
凉薄世态的牺牲品——新视角解读《孔乙己》
立人·苦人的凉薄
孔乙己与周围的人们
附孔乙己
生命历程中的诚与爱——《藤野先生》的主题之辨
写作背景:纷扰中的闲静
独特的生命体验
诚与爱
附藤野先生
普通的事情,深刻的内蕴——对《风筝》主题的另一种解读
精神虐杀的反思
自我确定性的倒塌
附风筝
孤独的心灵与爱的深沉——读鲁迅的《自题小像》
孤独痛苦的心灵
爱的执著与深沉
附自题小像
自信力来源于何处?——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众”·“庸众”
自信力·中国的脊梁
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升级篇
对过分强调“听将令”和“呐喊”说的质疑——重读《呐喊·自序》
鲁迅的“五四”
“为人生”
“铁屋子”的寓意
附《呐喊》自序
对《祝福》批判“四条绳索”说的质疑——重读《祝福》
“四条绳索”说的局限
冷酷凉薄世态的反思
附祝福
对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说的质疑——重读《拿来主义》
文化遗产·外来文化
主体性·创造性
附拿来主义
纪念和歌颂“真的猛士”之外——重读《记念刘和珍君》
呼唤“人国”的建立
“公道”背后的冷漠
附记念刘和珍君
对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主题的质疑——重读鲁迅《灯下漫笔》
进化与轮回
自省精神
附灯下漫笔(节选)
对《药》批判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和脱离革命群众说的质疑——重读《药》
“批判”说与“疗救”说
启蒙的困境
附药
“复仇”的多重奏——重读《铸剑》
“复仇”的多重意蕴
“愤怒之音”的冷和热
附铸剑
对“中国脊梁”的多维理解——重读《非攻》
墨子的形象
疲惫背后的无聊与落寞
附非攻
“‘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已经过时了吗?——重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革命彻底性的体现?
实行“费厄泼赖”:自由与民主的观念?
“‘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真的过时了吗?
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