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北京师大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 页数:41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目前市场上考研复习资料很多,并且对考试的各种题型一一列举,但在内容的全面性上往往有所缺失,因此,我们的这本备考指南主要以知识的全面性为重点,力求为学习者提供全面性的帮助,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各取所需。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三类。通过本书提供的三类题的内容的学习掌握,对于一般的选择题应该是能够应付自如的,所以选择题不再作为本书的内容单独列出,以免造成内容重复和学习者时间和精?的浪费。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不再作为需要解释的内容收入。本书除适合适合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复习参考外,对于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自学考试考生和参加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考生亦具有参考价值。
《外国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的编写主要参考了以下书籍:
《比较文学概论》(陈悖、刘象愚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外国文学史》(金元浦、孟昭毅、张良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外国文学史》(修订版,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第三版、欧美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刘象愚、曾艳兵、杨恒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此外还参考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分册》《外国文学手册》等工具书。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比较文学原理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学派和研究类型
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
第五章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二编 欧美文学史
第一章 西方古代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
第九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第十一章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三编 亚非文学史
第一章 古代亚非文学
第二章 亚非中古近古文学
第三章 近代亚非文学
第四章 现当代亚非文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39.简述中西诗学的哲学基础的不同之处中西诗学在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上既有明显的差异,也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点。共同的基本点说明了文学的共同性质和规律,而不同的方面则体现了两种文化体系的不同哲学观念。(1)经济基础的不同直接导致哲学基本观念的不同。中国文化,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体系建构、传达方式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的交融关系,更表现出中国人在体验生活、感悟宇宙世界意蕴的过程中,用生命谱写着的人生之诗的文化系统。这个文化系统有着与西方传统文化系统极为不同的特征,即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直觉性和模糊性、体验性和非理性等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模式及实践方法。西方是以商业贸易关系为基础来确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因此,西方的文化关注的中心就是:人如何认识自然界、如何征服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使之为人类服务,甚至如何使之成为人的奴仆等。这是一种以人类(“大我”)为中心、以人为主体的那种“天人相分”、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主仆”关系。(2)中西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国哲学和诗学十分重视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哲学方面:中国哲学流派繁多,但真正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深远影响并成为主流的无不竭力提倡和遵循整体性原则。诗学方面:无论是理论著作,还是具体的艺术作品都以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准则。“意境”理论可谓中国诗学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和艺术实践准则。西方哲学总是把“实体”加以切割分剖,通过分门别类来进一步认识。西方哲学十分重视理性分析,并始终企图通过各种工具增强对于世界的明晰的认识。西方文论也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独特的文论特点:体系完备而具体,概念精确而明晰。
编辑推荐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指南•外国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专家权威,掌控应试脉络;精心打造,内容准确翔实;依据大纲,重点难点突出;仿真试题,注重实战练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