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照口述史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炳照  页数:28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王炳照口述史》对于口述史这个形式,我一直是很有兴趣,也是我比较关注的。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方式、范式相对简单、薄弱。近些年来,我希望能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人类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引入到中国教育史的相关研究中。我总觉得,口述史不应仅仅是个体的自传人生,更应该是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体现的是个体生命所承载的时代要求和学术追求。对于“话语分析”和“叙事”两种倾向的著文方式,我更倾向于明了易懂、饶有趣味的“叙事”,于是“讲故事”成为《王炳照口述史》风格;在学生整理口述史的过程中,我要求一定要结合档案资料相互印证,这也算是对口述史这种记录历史方式的一种探索吧。

作者简介

黄安年:从王炳照在北师大学报编辑部工作17年想到的
时间:2010年10月24日 作者:黄安年 来源:学术交流网
关键词:
王炳照先生今年10月5日离我们而走了,这使我感到很突然。1975-1978年间,我和他在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科)编辑部共事两年,在我印象中,他一直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工作,早来晚走,对本职工作极端负责。他负责教育版栏目,我则在历史版栏目,平时业务上虽没有什么联系,编辑部人员总共才四五人,所以接触也是多的。1978年春,我回历史系任教,和他的联系也就少了,不过凡是我去学报编辑部时,无论白天黑夜几乎都能见到他在伏案工作,编辑工作是默默无闻的,有时还不署名,但是他认真负责的态度依然一丝不苟,不为名利。北师大教育系的中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实力雄厚,邱椿、瞿菊农、邵鹤亭、毛礼锐、陈景磐等教授都是国内享有盛誉的老一辈学者,60年代初我在校部文科工作时和这些老先生有工作上的接触。60年代初我校中国教育史专业率先招收研究生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教育史专家学者,其中就包括王炳照这样的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成员。在我印象中,在学报工作期间,王炳照先生不仅出色地做好了作为学报编辑的本职工作,而且作为老先生们的助手从事了大量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取得了个人的突出研究成果。
王炳照在师大和我同住丽泽11楼,只是不在同一单元内内,平日经常照面聊聊天,2002年后我住到了天通苑和他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但我回师大时总会在二个月内见面一次。今年8月底友人托我了解关于古代教育史情况,我想最合适的就是王炳照了,于是和他家通电话,没有人接,再打电话问教育学院,那位接电话的是代值班的,不知道王炳照的电话,更没有说他已经重病在医院,我以为他又外出开会了,根本没有想到他早已住院。10月8日,和老友通电话时说他走了,我简直难以想象这是真的。
炳照在北师大编辑部长达17年,就他的编辑水平、工作效率、敬业精神,就他的专业水平,以及教育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地位来说,别说由他来担任编辑部主任,就是由他来担任学报主编和学术委员会主任也是称职的,然而他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编辑,对他来说,从不计较,是他的崇高品质,但在是从我们的组织工作角度来说,实在令人感到不公。
学报在50年代初,主编是钟敬文先生,七、八十年代是白寿彝先生,他们是学术型的主编,可是在这以后就变成了行政领导,这一改使得学报主编的学术型变成了官僚型了,实事求是地说,由王炳照先生来担任学报主编也许更加符合学术型需要。现在官阶高于学术,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有人说学术行政化、官僚化不无道理,一个大学的学报都不能让真正有学术水平的学者来担任,我们的学术究竟是什么!
2009年10月30日发布

书籍目录

一、我的出身我的家乡我的家庭二、我的少年时代有了正式的大号半私塾的启蒙接受新式教育临村高小洪水帮了忙冀县中学报考财经学校短暂的出纳工作又一次偶然三、俄语学院求学天安门转了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王炳照口述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