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文论话语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曹顺庆  页数:34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道与逻各斯、庄子与叔本华生命悲剧意识比较、中国的“文学自觉”与西方的“文艺复兴”、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比较文学定义与可比性的反思与探索、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

作者简介

曹顺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副会长,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E0st ond West和《中外文化与文论》(CSSCl集刊)的主编。著有《中西比较诗学》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 《跨文化比较诗学论稿》等,编著《比较文学论》 《东方文论选》等,并在《文学评论》 《文艺研究》 《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书籍目录

上篇 比较文学比较诗学道与逻各斯/3庄子与叔本华生命悲剧意识比较/18中国的“文学自觉”与西方的“文艺复兴”/28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41比较文学定义与可比性的反思与探索/55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67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80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渊源/98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113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把握世界学术基本动向与学术前沿:跨文明研究/127“文明冲突”与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137跨文化: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主潮/142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145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158失语症与现代性变异/168下篇 文论话语文论失语症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181替换中的失落/195文化经典、文论话语与比较文学/213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国文学理论的世纪转折与建构/224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232重写文学概论/243西方文论中国化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252中国文论的西化历程/259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道路/276少数民族文学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296多民族文学史的编写问题/307重谈“重写中国文学史”/314文化经典与大学教育“没有学术大师时代”的反思/323中外打通培养高素质学生/330我们为什么要读《十三经>>/336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虽然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而产生,但是我在分别每一事物的本性并表明其实质时所说出的那些话语和事实,人们在加以体会时却显得毫无经验。另外一些人则不知道他们醒时所做的事,就像忘了自己睡梦中所做的事一样。”(D1)不过,只要我们仔细体会这段文字,便不难见出赫拉克利特与老子的不同之处。老子从根本上认为“道”就是一种“无”,所以无论谁都看不见、听不着。而赫拉克利特则并非认为“逻各斯”本身是“无”,只是人们理解力不高,不能懂得它、了解它。所以他说:“我在分别每一事物的本性并表明其实质时所说出的那些话语和事实,人们在加以体会时却显得毫无经验。”请注意赫拉克利特这句话中提到的是“事物的本性”“实质”,这个“本性”与“实质”,绝不是“无”,而是“有”,是一种存在之物,是万物的“实质”与“本性”,人们听不懂的正是事物的“本性”与“实质”,而表明“实质”与“本性”的,正是赫拉克利特本人,即此段文字中的“我”。这说明至少赫拉克利特本人是看见了或听见了“逻各斯”的,如此他才可以“分别”事物的“本性”,“表明”事物的“实质”。这就是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与老子的“道”的一个根本区别。所以说,“逻各斯”的根本特征是“有”(或存在)。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指出:“因此,应当遵从那人人共有的东西。可是,‘逻各斯’虽是人人共有的,多数人却不加理会地生活。”(D2)赫拉克利特明确指出,“逻各斯”是人人共有的,只是人们不加以理会,或没有能力去理解它,听从它,因为“自然喜欢躲藏起来”。(D123)因此,他主张去爱智慧,去寻求听从和遵循“逻各斯”。他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D41)“如果你不听从我本人而听从我的‘逻各斯’,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

编辑推荐

《比较文学与文论话语:迈向新阶段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当代中国文学学家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比较文学与文论话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