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北京师大 作者:张铁道//吴正宪 页数:197
Tag标签:无
前言
吴正宪老师带领她的团队将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经历和经验汇集成一套5本书和2套教学光盘。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吴老师的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教学改革实践、小学数学教师团队的研修特色、小学生心中的数学学习生活以及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文化。所呈现的内容,是吴老师几十年小学数学教学的精粹,是她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的结晶,是一个教学团队成长与研究历程的记录,也是她的同伴、学生以及家长对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崇敬与认可。从这套丛书中,我更加清晰了一个印象:吴老师是一位儿童数学教育家。 2007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东北师范大学时说过这样的话:“中国得有成千上万的杰出的教育家来办学。”作为师范大学的校长,我认真思考了总理所说的教育家的含义。我理解这个教育家不是著书立说的教育家,而是实践出真知的教育家,而且,总理所说的教育家应该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真心地热爱教育事业,二是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三是能够全面把握学科知识,四是会反思和会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吴老师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内容概要
这本书记述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近年来开展的教师研修探索历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实践案例报告。本书从6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团队研修的实践策略:利用名师资源,引导团员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预;课后访谈,把学生体验作为激发教师专业反思的重要资源;开展同伴研修,在互动建构中生成教学实践知识;创设“1+5+N”的辐射机制,带动、引领基层教师共同发展;注重资源建设,增强对于实践过程的理性认识的策略。
书籍目录
上篇:团队研修的理念、规划与实践过程 借助高质量教研服务培养优秀教师——团队研修的基本理念与实践 从“儿童教育”到“教师教育”——我就这样一路走来中篇: 团队研修的实践策略 研修策略一:名师引领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 我们心中的吴正宪老师——吴老师的教育资源价值 利用名师资源构建新型的研修模式 名师课堂 拓宽团队专业发展视野 研修策略二: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预 双师同堂:引导教师在课例比较中获得深刻的体验——以《角的度量》为例 同课异构:凸显课堂研修价值——以《植树问题》为例 亲身体验:换个角色读学生——以《长方体、正方体思维训练》为例 成在后续:建构教师研修课程资源——以《数的整除》复习课为例 研修策略三:课后访谈 学生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资源 “嘚啵嘚”拨出的弦外音——从《圆的周长》说起 “真有才”与“太失落”——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评价引发的思考 “您怎么知道我的知道?”——从《用字母表示数》说起 我的心“忽悠”一下子 ——从《认识图形》说起 ……下篇 团队研究的反思与评价附录1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团员名单附录2 2007~2010年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大事记
章节摘录
组织一次教师研修活动不是什么难事,邀请名师上示范课、做讲座,让参与的教师谈出自己的感受,活动过后再让教师写出反思。教师们当时触动很大,学会了一招一式,走进课堂激情澎湃小试牛刀,然而美好的愿景却常常被现实的不如意打碎。对名师的学习终于成为对美好艺术品的欣赏——被束之高阁。激情消退,依然故我。我们不禁要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作为成人的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师研修活动?…… 犹豫中停滞不前之时,“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给我们“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昌平园”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我们的教师研修活动再次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上复习课是教师们比较头疼的,《数的整除》这节课在复习课中又是难上加难。以此课题的研究为突破口将会在实践层面很好地解决教师们的困惑。为此我们和吴老师多次磨合、协商,精心策划了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教师们对于数的整除与整理这节课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听别人的课,教学流程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课前学生自主整理一课上小组合作共同绘制网络图一分组展示汇报,对于有争议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放到合适的网络图位置上一知识闯关训练结束教学。但整堂课下来,学生会了还是会了,不会的仍然不会,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认识还是浮在表面上,深入一点灵活一点的问题还是不会做,从学生茫然的眼神中教师们读出了课堂教学的失败。我们组织工作站的教师们进行了调研,提出自己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学生存在的知识性问题和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大家侃侃而谈:绘制网络图有用吗?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学生单独说哪个概念都没太大问题,混在一起解决问题时就错误百出怎么回事?对于复习课学生疲于应付毫无兴趣可言,思维常常会游离于课堂怎么办?教师们各抒己见,但最后还是感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新的突破。即使这样我们的教师仍然没有提前寻找吴老师的教学光盘,而是首先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期盼中等待着4月30日的来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