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昉 页数:446
Tag标签:无
前言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在《农经理论向纵深发展的五大障碍》和《加强农村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等文章中,就表达过对于“部门经济学”的观点。我认为,经济学只有一门,所谓“部门经济学”其实不过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某个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的研究。部分是受这个认识的影响,部分或许是我的性格使然,即乐于探讨新鲜的事物,再加上我工作安排上的因素,我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和经历跨度较大,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以农业经济学、经济发展改革理论与经验、地区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以及人口与劳动经济学为研究重点。但在时间上每个阶段是交叉的,所以也应该说是我经济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 第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三农问题。从1983年攻读硕士学位时开始,我就关注农村经济改革的新动向,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就家庭承包制的生命力问题、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买难卖难因何产生、如何解决等问题撰写并发表了多篇文章。
内容概要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在《农经理论向纵深发展的五大障碍》和《加强农村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等文章中,就表达过对于“部门经济学”的观点。我认为,经济学只有一门,所谓“部门经济学”其实不过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某个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的研究。
作者简介
蔡防,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经济研究》等刊物编委。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出国留学人员杰出成就奖”等表彰。获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农业、农村、农民 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与战略思考 一、世纪年代以来农村发展不平衡的趋势 二、收入分配不均等和发展不平衡的演变轨迹 三、从发展战略角度探讨农村区域平衡发展机制 四、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农业保护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一、农业保护政策的由来 二、中国比较优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 三、不完全保护的“非帕累托性质”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农民增收 一、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农民收入增长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 三、结论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是对于经济规律的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运用 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建设新农村的时机和条件 三、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形成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 一、含义和内容 二、时机与条件 三、途径与措施 四、政策建议 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 一、引言 二、农村非农就业的扩大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年龄结构 四、其他“三农”问题的重新考察 五、结语和政策含义 刘易斯转折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 一、引言 二、转折点上的农业阶段特征 三、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性质 四、开放条件下的粮食安全 五、粮食比较优势与价格激励 六、结语 中国“三农”政策的年经验与教训 一、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政治经济学 二、年以来的“三农”政策改革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 四、“三农”政策新方向和重点改革领域第二篇 人口、就业与劳动力市场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 一、改革前后的户籍制度 二、户籍制度得以维系的制度原因 三、粮食、就业与迁移数量决定 四、城市政府悖论:户籍改革还是就业保护 五、总结和政策含义 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 一、引言 二、相对经济地位变化与迁移决策:理论模型 三、贫困农村的迁移决策:数据与检验 四、劳动力迁移、农民收入和政府政策 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一、引言 二、转轨时期人口迁移理论 三、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四、迁移的决定因素:计量分析 五、结论 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影向 一、引言 二、人转变、人口红利和增长源泉 三、人口转型对储蓄率的影响 四、人口转型的增长效应 五、总结和政策建议 人口转变、体制转轨与养老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性 一、人口转变与老龄化趋势 二、养老保障体制的改革路径和方向 三、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脆弱性 四、向个人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过渡 五、利用劳动力市场减轻养老压力 六、利用家庭养老传统补充社会养老资源的不足 七、政策建议总结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一、引言 二、劳动参与率怎样对劳动力市场状况做出反应 三、哪些人退出劳动力市场,为什么 四、就业、失业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决定因素 五、提高劳动参与率的政策含义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一、劳动力市场与就业促进 二、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三、劳动力市场模式选择 四、结论和讨论 ……第三篇 从GDP增长到人文发展第四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记
章节摘录
既然对农业征税的政策和对农业进行保护的政策都是扭曲的政策,其对于农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固然会在短期内或表面上达到某种政策初衷,如在发展中国家达到了从农业转移资源的目的,在发达国家达到了保护农民收入的目的,但归根结底会伤害国内的农业发展,也会造成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后果。 政策不是中性的,即不会是对所有人、所有集团一视同仁的。因此,预期会受到一种政策影响的个人或集团就会千方百计影响政策的制定,目的是使政府选择的政策对自己有利。哪些人或哪些集团最终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大,取决于他们的谈判地位。具体到农业政策的选择,与之相关的至少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利益集团,一个是作为农业生产者的农民,另一个是非农产业的生产者即农产品消费者。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政治家或政策制定者在实施一项政策或取消一项政策时,是如何权衡得失的。在经济学中,政府或政府的人格化代表政治家(官员)也是与生产者、消费者等相同的一个经济当事人,也有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目标。政治家或决策人所提供的服务是政策等公共产品,只有在其职位上,他或她才能实际提供这种服务。所以政治家或决策者的利益目标是执政机会的最大化,即尽可能得到人民或社会的支持,使自己的在位时间尽可能地长。对于这个利益目标来说,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可能起积极的作用,可以视作政治家在政治市场上的收益,但某些政策可能对其利益目标起消极的作用,则构成政治家在政治市场上的成本。显然,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政治家力图提供这样的政策,使其政治成本最小,而政治收益最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