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出版时间:2010-06-0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铁芳  页数:357  
Tag标签:无  

前言

  教育乃是精神成人的宏伟之事业,教育的根柢首在立人。教育的人文旨趣,其根本正在于对教育作为立人伟业的殷殷守护。倡导教育人文,不仅为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品质,也在谋求整体教育实践精神的生长生成;甚至,从更深远的意义而言,乃在于谋求国民人格精神旨趣的提升与超越。“教育人文”不仅是理想世界的教育精神镜像,更是一种当下教育实践的踊跃动姿,是当下教育实践的人文动姿之可能性的发掘与显现。  学术之名,非在皇皇巨构,同样存在于绵密幽微的精耕细作之中。本丛书不拘一格,旨在悬置时下的教育言说范式,力求以文化的、心灵的、生命的敏锐触角,去细密地探究当下中国社会的教育人文机理。在此,我们试图传达这样一种心向: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我们期待的教育人文学术,乃是以理性探究与审慎言说,回应当下中国社会深层的教育问题,力求避免教育学术的自说白话,保持教育人文学术对当下教育现实的生动的张力。  教育人文建设是一项扎根培元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立足长远,有开阔的视野,免于浮躁和激进,撇开大而全的体系化言说语式与整体性、替代性的言说姿态,直面教育的基本问题,踏踏实实地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温经典,探寻当下教育的深层机理,夯实现实教育的思想根基。  我们深知,教育文化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当下教育精神的转换,我们所需要的也许是几代人的努力。

内容概要

  不管周遭的世界如何,教育的根本就在于立足于每个人灵魂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施以人性的启迪与教化。现实的世界也许并不美好,或者说教育栖身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完满的世界,但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在这样一个并不完满的世界中,担当化育人格的大任,以确立个人在多变的现实世界的独一无二的尊严和幸福。

作者简介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98 5”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著有《生命与教化》《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守望教育》《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等。

书籍目录

引言 重申知识即美德:触摸古典教育的余韵一、以古典姿态守护现代教育二、自我认识的回归与教育之哲学本性的重建三、自然教育的要义与教育可能性的重建四、回归生活与走向人文:现代教育对生活的适应与超越五、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教育人性基础的现代转向六、教育的秩序与个体人性的卓越七、古典自由教育理念的回归与超越八、乡愁意识、还乡情结与经典教育九、重申教育哲学的使命——教育哲学:给教育实践赋形结语 重建我们对教养性教育的信心

章节摘录

  2006年2月,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了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都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整个节目中的两个环节因为中美学生表现的强烈对比,令人震撼。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后面要求制订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首先由中国学生阐述。我们的孩子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三个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会儿又是一个人深情地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也许我们都想不到的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人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角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