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家和 页数:43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学术平台。科研实力颇为雄厚,在学术界声誉卓著。 近年来,北师大历史学院的教师们潜心学术,以探索精神攻关,陆续完成了众多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在历史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上连创佳绩,始终处于学科前沿。特别是崭露头角的部分中青年学者的作品,已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为了集中展示北师大历史学院的这些探索性成果,也为了给中青年学者的后续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我们组编了这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希冀在促进北师大历史学科更好发展的同时,为学术界和全社会贡献一批真正立得住的学术力作。这些作品或为专题著作,或为论文结集,但内在的探索精神始终如一。
书籍目录
印度早期佛教的种姓制度观古代印度的土地关系论黑劳士制度公元前6至4世纪北印度社会性质和发展趋向蠡测《书·梓材》人历、人宥试释说《诗·大雅·公刘》及其反映的史事关于劳掩庀赋史学和经学宗法辨疑对于中国古典史学形成过程的思考楚邦的发生和发展三朝制新探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关于陆贾《新语》的几个问题《春秋》三传的灾异观《史记》与汉代经学论中国古代轴心时期的文明与原始传统的关系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特点的分析论中国古代王权发展中的神化问题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附录:谈学术工作的基础新版后记
章节摘录
在佛教的这种看法中,有着类似社会契约论的主观想象的方面。但是它在种姓起源说上剥下了婆罗门教的神圣外衣,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种姓“平等”观。佛教认为各种姓在自然上是“平等”的。婆罗门认为“我等梵志是梵天子,从彼口生,梵梵所化”,佛即驳之说:“见梵志女始婚姻时,婚姻已后见怀妊身时,怀妊身已后见产生时,或童男或童女……如是诸梵志亦如世法随产道生。”①而且还反驳说:“若婆罗门、刹利、田家、工师亦余种子在母腹中,时同十月有增减耶?……若曹何以说言,我种梵天子孙,生从口出?婆罗门种、刹利种、田家种、工师种、亦余种,日月何以不独照若一种?何为并照余种?”②又婆罗门认为“梵志种胜,余者不如,梵志种白,余者皆黑,梵志得清净,非梵志不得清净”。佛即驳之说:“为刹利族,梵志族者,彼能持澡豆至水洗浴去垢极净耶?为居士族、工师族者,彼不能持澡豆至水洗浴去垢极净耶?为一切百种人,皆能持澡豆至水洗浴去垢极净耶?”佛还把不同种姓比作不同木柴,皆能钻之生火,火皆有光,有热,有色,有焰,能作火事③。早期佛教还用许多经验事实的例证,驳斥婆罗门的不平等说,而论证人在自然上是“平等”的。又说,不同种姓人同在一屋烤火,得热均等,不同种姓人同乘一渡船,得渡亦同,等等。在个别情况下,早期佛教还认为各种姓在社会上也是“平等”的。例如,“佛告颠波罗延,若国王闻某国、某郡县、某聚落,有婆罗门及子高明,有刹利及子高明,有田家及子高明,有工师及子高明,王即征召俱为王臣。王岂问种类耶?其高才明达者,王即先与好郡国”④。又如《杂阿含经》记尊者摩诃迦旃延与摩偷罗(Madhura)国王的一段对话说:“大王,汝为婆罗门王,于自国土,诸婆罗门、刹利、居士、长者,此四种人,悉皆召来,以财以力,令其侍卫;先起后卧,及诸使令,皆如意不?答言:如意。
后记
这本书在1995年由武汉出版社首次出版。第一次印刷中排版错字甚多,在第二次印刷中作了一些校正。两次出版印行约5000册,可是市面上早已很难见到此书。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建议,此书改由他们重新出版。在准备过程中,责任编辑李雪洁女士做了大量工作。蒋重跃教授带领李渊、梁瑞强、汪凯、唐明亮、骆扬、刘亮、刘瑞龙等同学分工合作对逐篇文章作了仔细的校勘工作(以上同学按照校勘文章顺序先后排列)。应该说,以前排印中的错误大体已经得到改正。其中有些引用的书现在已经无法从图书馆找到,所以可能仍然存在一些未能核正之处。在此期间,骆扬同学协助我在多次统稿校对中帮了很多忙。现在我写字手抖,字迹不清,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可能在校对中增添新的问题。对以上诸位,我要致以衷心的感谢。当然,对于前一次在武汉出版时给予我帮助的编辑和朋友,仍铭记在心。这本书所记录的是我1994年以前所作研究的成果,其中不足之处反映了我那个时期的学术足迹所至,缺点和不当之处,仍请诸位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古代中国与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