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6-0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铁芳 页数:267
Tag标签:无
前言
教育乃是精神成人的宏伟事业,教育的根柢首在立人。教育的人文旨趣,其根本正在于对教育作为立人伟业的殷殷守护。倡导教育人文,不仅为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品质,也在谋求整体教育实践精神的生长生成;甚至,从更深远的意义而言,乃在于谋求国民人格精神旨趣的提升与超越。“教育人文”不仅是理想世界的教育精神镜像,更是一种当下教育实践的踊跃动姿,是当下教育实践的人文动姿之可能性的发掘与显现。 学术之名,非在皇皇巨构,同样存在于绵密幽微的精耕细作之中。本丛书不拘一格,旨在悬置时下的教育言说范式,力求以文化的、心灵的、生命的敏锐触角,去细密地探究当下中国社会的教育人文机理。在此,我们试图传达这样一种心向: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我们期待的教育人文学术,乃是以理性探究与审慎言说,回应当下中国社会深层的教育问题,力求避免教育学术的自说白话,保持教育人文学术对当下教育现实的生动的张力。 教育人文建设是一项扎根培元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立足长远,有开阔的视野,免于浮躁和激进,撇开大而全的体系化言说语式与整体性、替代性的言说姿态,直面教育的基本问题,踏踏实实地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温经典,探寻当下教育的深层机理,夯实现实教育的思想根基。
内容概要
大学兹事体大,不仅与国家创新力紧密相连,与国家整体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息息相关,而且事关民族精神秩序。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内心来仰望大学的高度,并且试图唤起我们内心之中对大学必要的温情与敬意,促进大学精神的内在生长。不管是大学之内的人还是大学之外的人,都能在对大学的思索与仰望中,提升自我心灵的高度。
书籍目录
第一辑 何谓大学之“大”何谓大学之“大”——给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级新生的讲演格瓦拉与个体价值精神的建构紧盯着内心的信念之光——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级研究生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个人主义及其超越——从现代人生存困境的超越看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向灾难而生的教育精神默默地、持久地承负作为公民的责任——解读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教育怎样关涉幸福充分地生活——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年研究生双代会上的讲话简单、丰富、高贵:阅读古希腊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自我认识的提升与个体价值精神的超越第二辑 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大学的真谛重拾“仁、爱、精、勤”的大学理想——从湖南师范大学的校训谈起也谈大学精英教育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大学品格守护古典大学的余韵——全球化和重商主义时代的大学姿态走向人文形态的大学存在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第三辑 大学的中心在哪里哲学生活与大学教育无条件地追求知识与真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人文意蕴重新甄定大学学术研究的根本目标提升大学质量的基本路径大学的中心在哪里技术主义与当代大学的命运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
章节摘录
在一篇短文①中与格瓦拉相遇,我的心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1967年10月9日,在近代革命史上,乃是个悲伤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近代最伟大的传奇革命英雄格瓦拉壮烈而亡,死时年仅39岁。 格瓦拉最后的那几天,过得非常凄厉。当时他所带领的游击队,在玻利维亚和美国联手实施高科技式坚壁清野的围剿战术下,已愈打愈少。到了10月初,只剩下16人而已,最后被围困在一处叫做“无花果村”的北面山脊。10月8日,玻利维亚军队展开攻击,格瓦拉在反击时,他的卡宾枪被击中,右臂也被击中,由于失去了反击能力,只得投降被俘,时在当天下午4时左右。同时被俘的还有两名他的战友。 格瓦拉被俘后,玻利维亚军方以及一名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罗德里古兹立即展开侦讯,但他拒绝做任何答复。而同时,他被俘的消息也立即被呈报到了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总统达伦多斯立即邀集了陆军将领和美国中情局人员,举行紧急会议,结论是不能让格瓦拉活着受审,否则他一定会在法庭上借机鼓吹革命。于是,立即把他处死的命令传送到了前线。10月9日下午4时许,即他被俘后整整24小时,一个士官进来,对他的手脚进行射击,当时是希望把他弄成伤重不治的模样。但很快地,他们觉得这太麻烦,干脆直接杀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