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卡弗 页数:257 译者:张秀琴
Tag标签:无
前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筹划和准备,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正式推出这套“国外马克思学译丛”。现就译丛的编译旨趣、编译原则和工作分担问题作一简要说明。对于“马克思学”这个术语,国内外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我们认为,如果不过分纠缠于吕贝尔创制Marxologie这个法文词的特定含义,而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学就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学术性研究。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的研究成果通常是马克思传记。比较有代表性且已译成中文出版的有弗·梅林的《马克思传》(1918年)、东德学者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的《马克思传》(1968年)、苏联学者彼·费多谢耶夫等著的《马克思传》(1973年)、苏联学者斯捷潘诺娃的《马克思传略》(1978年)、英国马克思学家戴维·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等。关于著作版本的研究成果有几种形式:一是马克思著作年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MarX-Engels-tLenin Institute)院长阿多拉茨基主编的《马克思年表》(1934年)、。吕贝尔的《没有神话的马克思》(1975年)等;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题注”以及MEGA2资料卷对马克思著作(含手稿)和书信的写作时间、版本情况、文本写作过程和手稿修改等情况的介绍;三是马克思文献学专家发表的有关马克思著作版本考证的研究论文。
内容概要
《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反映了人们把握和书写思想史的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构建马克思思想所需的可获得的物质材料的变化。本书能在2009年翻译成中文,也反映了中国思想界和政治文化正在经历显著的变化,但可惜的是,这一变化并未得到其他地方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和以欧洲为中心的受众的广泛理解和认同。尽管我算不上中国通,也根本没有资格发表具体评论,但我认为,如果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意识到“回到马克思”作为一次令人激动的思想历险的重要性,我就不可能有机会拜访中国的各个大学、中国社科院和中央编译局。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卡弗 译者:张秀琴 编者:鲁克俭
书籍目录
导言:重新评价马克思第一章 幽灵与吸血鬼:马克思的比喻 一、“语言学转向” 二、马克思的“幽灵” 三、马克思的“吸血” 四、结论第二章 思想与意义:马克思的概念 一、阅读《资本论》 二、个人与商品 三、观念与行动 四、意识和矛盾 五、货币与生产第三章 个人与能动性:马克思的愿景 一、商品与货币 二、形式与矛盾 三、个人与集体主义 四、马克思的个人主义 五、“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 六、个人与能动性第四章 镜像与讽刺:马克思的批判 一、再定义与再表征 二、人与物 三、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 四、交换价值和货币商品 五、劳动和价值 六、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 七、经济学和政治学第五章 技术与乌托邦: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一、历史与矛盾 二、争论与话语 三、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 四、显文本与潜文本 五、马克思身后的马克思主义与革命的共产主义 六、完美的未来 第六章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的民主 一、历史与理论 二、民主与民主主义者 ……第七章 翻译与阐释:马克思的词语第八章 书写与阅读:马克思的声音第九章 哲学与政治:马克思的黑格尔第十章 妇女与性别:马克思的叙事结 多样性的马克思参考文献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拥有实践内涵的基本命题,并力图重新对之进行系统阐释的话,那我们就必须接受以现代的方式来“解读”问题。同时也必须承认文本——包括马克思的文本——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并将之与其他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这些都是我们一直致力于弄清真相的对象。这并不意味着一种精英式的偏见,即断言某些文本一定拥有某种特殊地位:它们之所以特殊,并非因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准则或官僚阶层的专属品,而是因为它们所参与的历史进程代表着人类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优秀成果,而且至今仍拥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借助于多少有些非经典性的、当代的文献(这些文献清晰地揭示了其自身与广阔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来重新打开经典的文本,后者的价值就会更加凸显,也更方便我们获取。
后记
拟在这里,首先给本书的读者介绍《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一书的作者简历,然后就本书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最新相关评价(以学术期刊文章特别是近期书评资料为主)提供一个粗线条的梳理,最后,必须就翻译过程说点什么,这是我(作为译者和另一种意义上的阐释者)唯一可以“正当”出场的空间。一、作者简介特里尔·卡弗(Terrell Carver),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政治学教授,MEGA编委会成员,当代英美世界“杰出的马克思学者”。其代表作包括:《马克思的方法》(1975年,博士论文)、《马克思的社会理论》(198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学术关系》(1983年)、《马克思词典》(1987年)、《恩格斯的生平与思想》(1989年)、《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1998年)和《政治理论中的男人》 (2004年)等。另翻译和编辑了《马克思后期政治著作》(1996年)等马克思论著英文版,同时参与了由博托莫尔(Tom Bottomore)等主编的介绍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字典和丛书等。卡弗还在自己以及他人主编的著述和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编辑推荐
《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丛书通过对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梳理和译介,试图从国外马克思学主要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多个层面,揭示国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新阶段和新特点,以期为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理论参照,为创建和发展中国马克思哲学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理论空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