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史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任崇岳 编  页数:411  

前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欲理解中国文化,舍其历史无由。而欲理解中国文化史,界定文化的概念,梳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特质及其研究状况,又是十分必要的。爰作是序。一、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化的概念,迄无统一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各国学者讨论什么是“文化”,也未取得共识。据统计,有关文化的概念,多达数百种,人们见智见仁,莫衷一是。从西方的历史上看,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古代。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古老的文化概念,是由约两千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提出来的,它从拉丁文译成英文是“culture is the philosophy-or cultivation-of the mind”。汉译为“文化是心灵的哲学(修养)”。其中cultivation本义是耕种,引申意为耕种—栽培—培养—修养。这可谓哲学的文化概念。它强调文化是人类心灵的创造物,并视文化是一个趋向品德修养终极目标的动态的创造过程。第二个时期是中世纪。有代表性的是艺术的文化概念:“文化是艺术的总称。”它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们提出来的,强调文化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自由的创造。第三个时期是19世纪。其间出现了两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

内容概要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与创遣。中国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同时也蕴含着她的情感、智慧和民族精神,数千年来,历风雨而不衰,遭浩劫而弥坚,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已提供了不竭的生命源泉,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是我们今天应当加以批判继承的珍贵文化遗产。

书籍目录

绪言第一章 多元的社会与多姿多彩的文化 第一节 各少数民族政权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一、辽代  二、金代  三、西夏  四、元代 第二节 政权对峙对文化的制约 第三节 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一、辽代  二、金代  三、西夏  四、元代第二章 文化精神与特点 第一节 殊途同归:各少数民族政权一致推崇儒学 第二节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汇合 第三节 文化交流范围的扩大第三章 文化论争 第一节 聚讼不决的正统之辨 第二节 元代释道之争第四章 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辽与宋、中亚的文化交流  一、辽与宋朝的文化交流  二、辽与女真、高丽及西北地区的文化交流  三、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 第二节 金与宋、西夏、高丽的文化文流  一、金与宋朝的文化交流  二、金与西夏、高丽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 西夏与辽、宋的文化交流  一、西夏与辽的文化交流  二、西夏与宋的文化交流 第四节 元朝中央政府与宗藩国的文化交流 第五节 元朝与毗邻诸国的文化交流  一、元朝与高丽的文化交流  二、元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三、元朝与安南、占城、真腊、尼泊尔等国的文化交流 第六节 元朝与非洲、欧洲的文化交流  一、元朝与非洲的文化交流  二、元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第五章 风格各异的语言文字第六章 异彩纷呈的哲学第七章 五光十色的宗教第八章 与汉族有同有异的伦理道德第九章 教育与科举制度第十章 史官与史学第十一章 影响深远的少数民族文学第十二章 摇曳多姿的艺术第十三章 成就斐然的科学技术第十四章 各具特色的社会风俗

章节摘录

插图:2.蒙古国子学创设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选随朝蒙古、色目、汉人官员及怯薛子弟中俊秀者入学。学官有博士、助教、教授、学正、学录、典书等。教材用翰林院译成蒙古文字的《通鉴节要》一书。爱好学习的也可兼习算学,生员初无定额,其后为100人,官府为其提供膳食、费用。延祐二年(1315年),增为150人,其他就学者可作陪堂学业。生员学习二三年,成绩优秀者策题考试,精通者量授官职。蒙古国子学着重培养蒙古族子弟,学习内容(包括语言)都是蒙古文字。管理和考试办法及津贴补助与国子学都不同。蒙古国子学成立时间在国子学前16年,由此可知它的重要性。3.回回国子学 创设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由翰林院益福的哈鲁丁教授,用“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教学,教授对象和学生来源是一般的公卿大夫与富民之子,入学制度与汉人相同。学校以为诸官衙培养翻译人才为目的。泰定二年(1325年),由于回回国子学学生较多,除原已给予津贴补助膳食的学官生员27人外,又增加补助员额25人。可知元朝政府对于这所学校还是相当重视的。元代按路、府、州、县四级,设相应的官学,但事实上并未普及。路学创设于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设有教授、学正、学录等官员各一员,府学及上中州学各设教授一员。教授由朝廷任命,其他学官由礼部、各行省或宣慰司任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命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老成之士任教,并于“其他先儒过化之地,名贤行经之所”,建立具有地方官学性质的书院。诸路都设有提举学官管理教育,学习内容与国子学相同。元代地方官学,除设以上学校外,还设有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字学和医学、阴阳学。诸路蒙古字学创设于至元六年(1211年),招收诸路府州官员子弟及民间子弟。教材同蒙古国子学,以蒙古文《通鉴节要》为教学内容。学官设置有同郡县学,有教授、学正等。命有司割地以充作学田,为学官、生员提取俸禄和廪给。生员学成通过翰林考试后,可授以“学官译史”。诸路蒙古字学和蒙古国子学都是“国字”教学,都以蒙文译写的《通鉴节要》为教材;两者学生来源大致相同,实际上蒙古、色目、汉官子弟都有去上学的,民间子弟也有不少。这个学校设置目的虽有普及蒙古文之意,同时也有培养“译史”、“学官”的作用。

后记

本套丛书第1版出版于2000年,若再上溯到1995年项目正式起动,则距今已有15年之遥。15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正进入重要阶段。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愈益受到普遍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所谓现代化,首先就是人的现代化;而所谓人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道德文化素养的提升,所以,归根结底,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文化的现代化。也因是之故,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宏伟目标。报告不仅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而且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学术反映时代。明白了这一点,便不难理解,随着文化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持续升温,其时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关注对中国文化总体史的探究。这也正是本丛书当年创意的缘起。本丛书的作者多是来自京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青年学者。当年既没有什么科研经费,也没有什么津贴,大家的合作主要是出于共同的学术兴趣。整套丛书写作长达四年之久,尤其是最后一年,几乎每周末都需要开会讨论问题。但大家心态平和,似乎都乐此不疲。当然,说到底,这还要感谢当年比较宽松的学术环境,因为那时侯高校没有如今这样沉重的量化考核的压力,作者得以避免产生浮躁的心态和陷入急功近利的怪圈。当年参与本丛书编写的作者,今天多成了有成就的学者和各单位的学术骨干,大家有时聚首,说起来都很怀念那一段共事的时光。由于种种原因,本丛书出版后没有为更多读者所熟知,也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找到我,认为这套“文化通史”依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向广大读者推介,希望能够将之再版。这一动议让我看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学术与市场双向的判断力,和助益学术的执着追求。所以,我当即表示欣然同意。现在本丛书即将出版,我们想利用这个机会,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策划编辑饶涛、李雪洁同志为本丛书出版付出了很多的辛劳;硕士研究生明天、李艳凤、鞠慧卿同志为本丛书的图片选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申致谢意。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化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要了解历史的人,这本书值得一看
  •   这本书印刷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虽没什么插图,但整体印刷清晰,比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印刷好一些。
    排版的话比较死板,但也可以说比较清晰。交替着辽西夏金元这样来介绍,基本上都是从面到点来介绍。

    至于内容我觉得大家看目录也就知道得差不多了,所以不废话。因为主要是说文化,所以想要涉猎民俗内容的还得自己补齐风俗通史,两本之间有重复,但亦有不同,所以两本都可以收。

    这本内容相较风俗通史那本感觉还要直白些,让我们这种寻求科普的小白看起来都不算费力,解释也比较到位,至于有没有错误真看不出,咱看书也不多,所以也发现不了。

    如果是扫读,求科普的,两天这样能看完这本书了。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看得不够细,觉得这部书果然是通史,各方面的总说概说都还成,但是细节的列举总觉得例子不够多,不够细节。

    但整体是本好科普读物吧。
    ……
    囧,我的确是把它当科普读物了……
  •   这书一下子就买了一套,十分值得一看。学习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