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史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怀祺 编  页数:474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欲理解中国文化,舍其历史无由。而欲理解中国文化史,界定文化的概念,梳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特质及其研究状况,又是十分必要的。爰作是序。一、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化的概念,迄无统一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各国学者讨论什么是“文化”,也未取得共识。据统计,有关文化的概念,多达数百种,人们见智见仁,莫衷一是。从西方的历史上看,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古代。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古老的文化概念,是由约两千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提出来的,它从拉丁文译成英文是“culture is the philosophy-or cultivation-of the mind”。汉译为“文化是心灵的哲学(修养)”。其中cultivation本义是耕种,引申意为耕种-栽培-培养-修养。这可谓哲学的文化概念。它强调文化是人类心灵的创造物,并视文化是一个趋向品德修养终极目标的动态的创造过程。第二个时期是中世纪。有代表性的是艺术的文化概念:“文化是艺术的总称。”它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们提出来的,强调文化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自由的创造。第三个时期是19世纪。其间出现了两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

内容概要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与创遣。中国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同时也蕴含着她的情感、智慧和民族精神,数千年来,历风雨而不衰,遭浩劫而弥坚,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已提供了不竭的生命源泉,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是我们今天应当加以批判继承的珍贵文化遗产。

书籍目录

绪言第一章 变古的时代与文化上的变古 第一节 变古时代的文化新思潮  一、理学的勃起  二、经济新因子与文化新气象 第二节 右文政策下的宋文化 第三节 宋文化与社会  一、宋文化与历史的走向  二、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二章 宋文化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 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经世观念 第二节 文化上的创新、兼容精神  一、创新精神  二、兼容精神 第三节 都市文化:市井细民的精神需求第三章 文化纷争与融会 第一节 王霸义利之辨 第二节 华夷之辨 第三节 朋党论与“党禁” 第四节 儒释道融会第四章 各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宋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第一节 北方各少数民族对宋文化的吸纳  一、辽、宋之间的文化交往  二、宋文化与党项族  三、宋文化与女真族的封建化 第二节 宋文化对亚洲文化的影响  一、宋文化在越南的传播  二、宋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三、宋文化在日本 第三节 海上“丝绸之路”与宋文化的辐射  一、阿拉伯:宋文化向西方传播的中介  二、宋文化传人其他东南亚诸国  三、火器、印刷术的西传 第四节 域外文化的内传第五章 学派纷呈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张载、王安石的气学  一、张载的“太虚即气”说  二、王安石的道器论 第二节 程朱理学  一、《太极图说》与《通书》  二、二程的“天理”论  三、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第三节 陆九渊的心学 第四节 陈亮、叶适的实学  一、陈亮的永康之学  二、叶适的永嘉之学 第五节 邵雍的象数学第六章 僧、道与秘密宗教 第一节 宋代佛教的命运  一、佛教在宋代的沉浮  二、佛教宗派  三、援佛人儒  四、佛说与文学 第二节 道教与宋代政治及文化  一、崇道教  二、道派兴衰  三、陈抟及其他道家  四、儒道融合 第三节 民间秘密宗教  一、庞杂的秘密宗教  二、盛炽的秘密宗教  三、组织、法规与活动 第四节 巫觋与巫术  一、巫觋  二、巫术横行与禁巫第七章 发达的教育 第一节 门类齐全的官学教育  一、中央官学  二、地方州县学 第二节 繁荣、兴盛的书院教育  一、书院源流  二、北宋的书院教育  三、南宋书院的兴盛 第三节 科举制度新发展  一、贡举  二、制举  三、童子举、武举、“三舍法” 第四节 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一、重教思想  二、重视德行修身的思想  三、蒙童教育思想  四、务实循序的教育方法第八章 繁荣的史学和史学的走向 第一节 中古史学的极盛时期  一、修史机构的完善  二、新史体的创立  三、史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理学和史学的相互影响  一、理学和史学  二、天理论和历史盛衰论  三、正统论和史书编纂 第三节 历史因革论和经世事功之学  一、历史因革论  二、事功之学与经世之学 第四节 史学批评与《通志》 第五节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一、金石学成就  二、方志、杂史与笔记第九章 气势非凡的宋代文学第十章 绚丽多姿的艺苑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之光第十二章 宋代社会时尚参考书目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这里又陷入新的混乱。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维持了等级制度,社会才能兴盛;社会动荡,等级制度也就不能维持;而要国家兴盛,就要维持等级制度。这样议论是同义语反复,司马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他的历史盛衰论除了其中的重人事的思想外,是相当贫乏的。司马光在《通鉴》中发了两百多条“臣光日”,如果把它们集中起来,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新意,多数是前人已谈过的“老调”。《通鉴》的主要价值在“史”,以史事留给人的思考,而不在“论”。这样说,不是简单地否定。上面说过,司马光历史盛衰论中值得重视的是他的重人事的思想。前面说的“君心”决定兴衰,其中同样包含有重人事的思想成分。它由此把人君分成五类。他在《稽古录》卷十六中说:人君之道一,是用人。人君之德有三,即仁、明、武。人君之才有五,也就是在历史上有五类的人君:第一种是创业之君,为智勇冠一时者。第二种是守成之君,为中才能自修者,兢兢业业,奉祖考之法度。第三种是凌夷之君,是中才不能自修者,习于宴安,乐于怠惰,不辨忠邪,不察得失,不思永远之患。第四种是中兴之君,这种人君是才能过人而善自强者,知下民艰难,悉下层情伪,勤身克意,尊贤求道,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第五等为乱亡之君,是下愚不可移者。这种君王,舍道趋恶,弃礼纵欲,用谗陷之小人,诛杀正直人士,荒淫无厌,刑杀无度,内外怨叛而不顾。司马光说:“夫道有得失,故政有治乱;德有高下,故功有小大;才有美恶,故世有盛衰。上自生民之初,下逮天地之末,有国家者,虽变化万端,不外是矣。”司马光特别强调“用人”对于治理社会的意义。人君的官人、信赏、必罚,其落脚点是“用人”。他说:“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①关于用人之道,司马光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后记

本套丛书第1版出版于2000年,若再上溯到1995年项目正式起动,则距今已有15年之遥。15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正进入重要阶段。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愈益受到普遍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所谓现代化,首先就是人的现代化;而所谓人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道德文化素养的提升,所以,归根结底,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文化的现代化。也因是之故,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宏伟目标。报告不仅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而且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学术反映时代。明白了这一点,便不难理解,随着文化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持续升温,其时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关注对中国文化总体史的探究。这也正是本丛书当年创意的缘起。本丛书的作者多是来自京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青年学者。当年既没有什么科研经费,也没有什么津贴,大家的合作主要是出于共同的学术兴趣。整套丛书写作长达四年之久,尤其是最后一年,几乎每周末都需要开会讨论问题。但大家心态平和,似乎都乐此不疲。当然,说到底,这还要感谢当年比较宽松的学术环境,因为那时侯高校没有如今这样沉重的量化考核的压力,作者得以避免产生浮躁的心态和陷入急功近利的怪圈。当年参与本丛书编写的作者,今天多成了有成就的学者和各单位的学术骨干,大家有时聚首,说起来都很怀念那一段共事的时光。由于种种原因,本丛书出版后没有为更多读者所熟知,也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找到我,认为这套“文化通史”依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向广大读者推介,希望能够将之再版。这一动议让我看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学术与市场双向的判断力,和助益学术的执着追求。所以,我当即表示欣然同意。现在本丛书即将出版,我们想利用这个机会,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策划编辑饶涛、李雪洁同志为本丛书出版付出了很多的辛劳;硕士研究生明天、李艳凤、鞠慧卿同志为本丛书的图片选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申致谢意。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化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两宋文化发展是重要时期,值得一看
  •   我本人是学习历史专业的,对文化是这方面是很感兴趣的。本来在我们学校图书馆能找到这本书,但是总觉得度的不过瘾,所以决定来买了,虽然书的价格有点儿贵,但是里面的内容又有体系,有面面俱到,很适合去研究。而且这是一系列的丛书,分不同了历史时期。你喜欢那个时期就可以买那个时期,很方便的。
  •   为了好好学习中国文学史,特意买来看看,挺好的。一套10本,我正在努力找全。
  •   十分好,还行吧,看看挺长知识
  •   文化的历史很繁杂,但却是老师学生们最喜欢谈论的内容,所以备一套这样的书不无裨益!
  •   挺详细的,可惜社会文化部分着墨不多。
  •   印刷精美,内容不俗,非常适合学习和修好、休闲使用。
  •   一套好书,印制精并算美,是套学习好帮手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