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懋元教育口述史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北京师大  作者:潘懋元  页数:277  字数:2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潘懋元,教授,广东揭阳人,生于1920年。青年曾在汕头时中中学(四中)、海滨中学(侨中)就读,参加青抗会革命活动。其后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    潘懋元教授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顾问、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兼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天津教育科学院、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深圳大学等30多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兼职或名誉研究员、教授。     潘懋元教授在50年代就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中全会之后他的倡议得到全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与支持。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高等教育学正式列为独立的二级学科。潘懋元教授所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奠定了这一新学科的基础。    1978年潘懋元创办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1984年教育部将该室改所并下达编制,潘懋元教授被任命为所长;1986年该所被评为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潘懋元教授被评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并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教育学博士生;1988年该所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重点学科点;1998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000年在该所基础上成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被评为全国文科重点科研基地之一;2004年以该所为基础,建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扩大研究范围,并增加研究生数量。1991年他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获得国务院特别津贴待遇;1999年,英国Hull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2001年,他坚持数十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成就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潘懋元教授在高等教育理论方面的主要编著有《高等教育学讲座》(1983)、《高等教育学》(1984)、《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1995)、《新编高等教育学》(1996)《潘懋元论高等教育》(2000)、《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2001)、《中国高等教育百年》(2003)、《传承与变革》(2004)、《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2004)等10余部,已培养了高等教育学科硕士、博士100余名。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早年生活  我的家乡  我的父母  哥哥是我的启蒙老师  插班进小学  爱好文学  初为人师  插班进师范  乡村教师  投身抗战第二部  负笈求学  山间跋涉  两考厦大  如愿以偿  南方之强与长汀精神  大学生涯(一)  大学生涯(二)  江西岁月第三部  厦大岁月  复建厦大附小  反饥饿与争民主  新教育生涯  进修研究生  学习苏联与教学改革  第一个研究杨贤江  第一本《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  借调上央教科所  干校劳动  云南岁月  教育大论辨论第四部  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学  创立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筹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高等  教育学研究会  主编第一部《高等教育学》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高等教育与商品(市场)经济  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  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第五部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地方化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  民办高教研究  高职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  高等教育分类定位与学制研究第六部  拳拳之心  得到下英才而教育之  希望在明天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潘懋元教育口述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最近读了《潘懋元教育口述史》,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听一个88岁的老人,以88年的生命智慧,讲述近一个世纪的教育故事,能从中听到什么呢?有成长的艰辛、求知的热望,有感动,有启迪,从中我看到了一个智者的成长史,厦门大学的成长史,中国高等教育的成长史。对从事这个学科的我,来说,也是了解和倾听自己的“家史”。先生曾是“文学家”,文笔相当好,不时有古诗词在文字中浮现,整个行文简洁,清新,纯净。来自http://suncity.blog.sohu.com/104922540.html
  •   潘老先生是高等教育界的泰斗了,相信这本书肯定不错~
  •   除了有点儿贵,其他都很好!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必看!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难事——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 潘先生生逢战乱,家境贫寒,讨得活命已经很不容易,能在乱世中克服万难学有所成更是难能可贵。解放后受到“极左”运动影响,耽误20年宝贵时光,而又能不失时机地不断取得突破,开创教育科学研究新领域,成为我国及至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著名专家,大师的成长历程自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拜读过潘先生的教育口述史,对先生愈加敬佩,对于先生的亲身经历印象颇深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难事,方成就一代宗师 (一)行万里路 先生小时候为了求学和谋生,辗转广东;投身革命事业以及上大学后,奔波于闽粤赣三省;解放后进修、借调到北京;在“极左”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10多年间,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走过了很多地方。自觉不自觉地行了万里路,收获了纯粹读书生活不能得到的成果,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一段经历让人领悟了很多生活意味,那些年的生活是真正贴近人民的生活。” (二)读万卷书 与行万里路相伴随的是,潘先生学识日益深广,从最初的蒙学、小学、中学,到学习师范专业,主攻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潘先生还学过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同时对文学、历史和逻辑学也有涉猎。广博的知识领域,有助于多学科、多视角、多种范式来审视、研究教育问题。... 潘先生也有着丰富的教育经历,而不仅仅限于高等教育领域。潘先生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担任过小学、中学、大学的领导;有在农村生活和成长的经历,也有在农村、县城、城市任教以及从事政治斗争的阅历;有在战争岁月、“荒唐”年月、和平年代等不同的主题时代生活和工作的历程。潘先生百科全书式的人生经验,使得先生对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紧连实际、结合实际、服务于实际,从而顺理成章地有效改造社会实际。 潘先生很谦虚地说自己没有“读万卷书”,但在那样艰难的时代,始终不曾放弃自己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追求,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一直在延续,虽然没有读鸿篇专业巨著,但是他在阅读活生生的高等教育现实,在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对于那些现在看来荒唐无稽的“教育革命”,先生在内心深处的反思和批判恐怕是自始至终的,也是鞭辟入里的。潘先生的这段“读书”经历和心得,也绝不是关在书斋里面潜心研读万卷“经典”所能比拟的。 (三)经万难事 潘先生一生经历了很多生活的磨练,生命的挑战,创业的艰辛。取得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拓荒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开创性地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和研究学会、成为全国第一个硕士生以及博士生导师等,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都需要足够的胆量和过人的学识,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二、潘先生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与潘先生相比,所幸我辈成长在和平年代,不会有生命时刻堪虞的焦虑,不会有亲人被战争屠戮的悲愤,不会有为谋食而辗转流迁的酸辛,不会有身染疫疠时因缺医少药而在死亡线上无力挣扎的痛苦,不会有人性被扭曲的梦魇,不会有学而无教、读而无书愁苦;我们尽可以享受甜蜜、温馨、宁静、祥和、衣食无忧的和平时光,可以身心愉悦地旅游于世界各地,可以品着茗茶、伴着音乐研读浩如烟海的著述,可以便利地向世界各地的名师请益学问。 我辈有所幸,不费周折就可以研读万卷书,不劳躯体就可以行万里路,足不出户就可以纵览世间万象,但也是我辈有所不幸,难以有万分难事砥砺智慧,难以有万般难事磨练性情。 我们无法创设大师的境遇,也没有必要仅止于模仿大师的点滴行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多用心品味大师内心的崇高追求,多学点大师经万难事而不辍探究的坚韧,也许我们身上也会或多多少显现出大师的气象。如果真是这样,潘先生等大师们应会很欣慰。 阅读更多 ›
  •   潘先生的一生,是中国半个多世纪教育历史的镜子,社会的变迁,人生的体验,教育的发展,众多历史浓缩于一书,实属难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