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教育口述史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北京师大  作者:李敏谊 编  页数:26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两年以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就约我写口述史。我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一个平平常常的教师,虽说工作了五十多年,但也就是备课、讲课、写作,都是一般老师要做的工作。只是因为当几了几年副校长,参加了一些会议,知道一些学校以外的事情。但也觉得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值得记录。出版社很把它当做一回事,刘生全同志又找到我的研究生签约,让她和我谈过去的陈年老账,于是就有了这些琐忆。对我个人来说,倒也是一次很好的回顾,但对别人来讲,实在没有多大意义。

作者简介

顾明远,男,1929年10月14日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曾任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师大附中副教导主任、北京师大二附中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北师大副校长、北师大研究生院院长等。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比较教育研究》杂志主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杂志主编、《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等职。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获政府津贴及证书;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97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一等奖;1999年获北京市优秀“人民教师”称号、2001年香港教育学院授予“名誉教育博士学位”。2001年以来主要承担的课题:全国高校教研会重点课题:“关于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立项课题:“研究生教育收费标准及奖助学制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等。 主要著作:《鲁迅的教育和实践》(合著)、《比较教育》(合著)、《比较教育学》(译著)、《教育学》(合著)、《中学实用教育学》(主编)、《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主编)、《教育大辞典》(12卷本、增订合编本2卷)、《战后苏联教育研究》(合著)、《外国教育督导》(主编)、《比较教育导论》(合著)、《我的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大系》、《世界教育大系》、《国际教育新理念》等。另外还出版有英文著作《Educ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Perspectives from a Lifetime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CERC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为外国学者提供了中国教育改革过程的研究素材和观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的求学生涯走进教育百草园我在南菁中学北上求学留学苏联第二章 我与北师大在师大附中“文革”开始王文宁之死“文革”中的逍遥派当校长也要有点威严创建教育管理学院创建特殊教育专业筹办北师大燕化附中第三章 我与比较教育一个愚蠢的笑话——我对终身教育的认识我和《外国教育动态》 我和比较教育学科我与比较教育研究会我与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第四章 我与新中国教育改革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立法刻不断容缓关于学制问题的讨论参加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工作中小学教材审定工作我与教育技术学关于教育现代的讨论我与中国教育学会教师要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与《教育大辞典》我为什么呼吁废除“三好学生”的评比我和研究生第五章 参加总理的教育座谈第六章 国际交往我与横山宏先生我与埃德蒙·金先生我与菲利浦·库姆斯先生我与许美德教授第七章 教育见闻日本教育见闻北美教育见闻苏联教育见闻欧洲教育见闻韩国教育见闻台湾教育见闻尾声后记

编辑推荐

两年以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就约我写口述史。我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一个平平常常的教师,虽说工作了五十多年,但也就是备课、讲课、写作,都是一般老师要做的工作。只是因为当几了几年副校长,参加了一些会议,知道一些学校以外的事情。但也觉得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值得记录。出版社很把它当做一回事,刘生全同志又找到我的研究生签约,让她和我谈过去的陈年老账,于是就有了这些琐忆。对我个人来说,倒也是一次很好的回顾,但对别人来讲,实在没有多大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顾明远教育口述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书是彩印本,定价不低。内容不多,照片不少。如果没有收藏癖的人,建议到图书馆借阅就可以了。
  •      眼下,我所在的师范大学给了顾明远先生极高的礼遇,学生们也几乎视先生为中国教育白发苍苍的守望者,其名声鼎盛在当下的教育界想来无人能望其项背。然而检视顾先生的生平,只觉得规矩方正,没什么惊世骇俗的动作,一如先生似乎越发自得其乐的题字,更如中国沉闷了大半个世纪的教育。
       自入学北师大以来,顾先生无论留学苏联,归国执掌中学教鞭,创立比较教育学科,还是主编《教育大辞典》等等大事,都只是扮演了一盘由全国谋划的棋局中的一粒棋子。只是这一粒棋子走得最扎实、最卖力,尤其这粒棋子竟是如此的听话,仿佛那忠勇到过了河就不再回头的阵前卒。尤其在文革的惨烈岁月里,除了顾先生提及的抑郁而亡的王文宁先生,定然还有更多璀璨的未来被无形的硝烟湮没了色彩。这让我想起了李敖口中的季羡林,“不过是活得久”。
       同以教育家而论,原来亲耳听过顾明远的演讲,今日再看先生文笔,我很难找到如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一样的气度和胆识。那些曾经深深烙印一代人灵魂的教育家常常让我感觉是把脊梁骨扎进大地、撑向天空的,他们口中的词汇从来不离家国、文化、道统、责任,而今日的顾先生却要披挂上阵,在一个“三好学生”称号的废留问题上大费周章。我不知道,哪一个时代更好。
       书中记89年末的国际教育论坛因前不久发生的风波引起了激烈讨论。顾先生从国家利益出发,捍守学术与政治互不相关的原则。却原来,这句话在面对外国人的时候,还是可以讲的。
       我真不明白,连杀伐之罪尤不必忏悔,我们又如何能指望教育栽培出的那道橄榄枝能绿得坦然?
      
  •   咳~~~~~~
  •   嘘。。。小心河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