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12-0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建华 著 页数:288
内容概要
《苏联民族问题的历史考察》作者从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导致苏联联邦制国家解体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失败的深层次原因。苏联民族问题是俄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个棘手问题,而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在民族政策的失误导致民族问题的加剧和最终爆发。俄罗斯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是苏联民族问题的核心,民族主义影响了苏联各民族的团结,削弱了苏联的国家实力,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之一。苏联民族主义由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国际因素的影响而日益加剧,并且集中地表现于上述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
张建华,黑龙江省哈尔滨人,1962年出生。1985年、1988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世界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理事和中国国际关系史学会理事,兼任《俄罗斯文艺》杂志“历史专栏”主持人。1998-1999年为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度德国DAAD基金学者,德国纽伦堡-爱尔兰根大学汉学系访问教授,兼任该系学术委员。专业研究方向为俄国史、苏联史和国际关系史。目前主持教育部十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民族主义与20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以苏联东欧为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20世纪的民族与宗教”,同时致力于20世纪俄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思想史等课题的研究。 在《世界历史》《东欧中亚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著作《有俄国现代化道路研究》(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推倒红墙--克里姆林官最新档案解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停止下注--新世纪大国博弈与中国勃兴》(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等。
书籍目录
绪论一、发人深思的历史一幕二、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总结1、西方学者的研究状况2、中国学者的研究状况三、本书的研究视角1、对民族主义概念的界定2、两点必要的说明3、苏联时期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的特点四、本书的基本观点第一章 民族主义:一份沉重的历史遗产第一节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产生、嬗变及其基础一、从防御性的民族主义到泛斯拉夫主义到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二、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基础1、政治基础2、理论基础3、阶级和社会基础第二节 沙皇俄国的殖民特点与殖民统治体制一、沙皇俄国的殖民特点二、沙皇俄国的殖民统治体制1、政治上的残暴统治2、经济上的掠夺化3、文化上的俄罗斯化第三节 地方民族主义的兴起一、非俄罗斯民族的反抗运动二、地方民族主义的基础1、理论基础2、社会基础第二章 苏联政治体制与民族问题第一节 苏维埃联邦制国家的建立一、十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势二、苏联的建立第二节 苏联国家体制的矛盾:单一制的管理与双重主权的冲突一、变形的联邦制二、双重主权的困惑和中突三、对民族自由分离权的思考第三节 苏联联邦制变形原因的深层分析一、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二、斯大林模式的制约作用第三章 俄罗斯与俄罗斯民族主义第一节 俄罗斯:主体民族与主导地位一、作为“主体民族”的俄罗斯二、俄罗斯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三、“官方俄罗斯中心论”的确立第二节 国际主义还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一、倾斜的“国际主义”二、在“俄罗斯爱国主义”的背后三、思想文化领域的民族沙文主义第四章 影响民族问题的经济因素第一节 国民经济与民族经济的巨大成就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第五章 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问题第六章 影响苏联发放问题的国际的因素结束语 对苏联民族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主要中外文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但由于列宁过早的离去,他的许多主张和设想都没有得到实现,他的后继者们并没有严格遵守他生前的嘱托,而是逐渐背离列宁生前所确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路线,放弃对民族团结和苏维埃联盟危害极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作斗争,致使俄罗斯民族主义得以在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畅行无阻,在客观上强烈地刺激了地方民族主义,最终酿成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使列宁60余年前的忧虑不幸成为事实。 苏联政府在民族政策方面的主要错误包括: 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制约作用,苏联社会主义联邦制从30年代起就落入有名无实和严重变形的尴尬境地,宪法中规定的加盟共和国“主权”和“自由分离权”被束之高阁。 苏联政府把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联邦置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极其过分地夸大俄罗斯民族的作用,大力宣扬俄罗斯是“伟大的民族”“领导民族”。 苏联政府盲目乐观于苏联民族问题的“一劳永逸的解决”,迷醉于所谓的“新的历史性人民共同体--苏维埃民族”的形成。回避民族问题的艰巨性,回避民族主义的复杂性,以致于使民族问题日益扩大。 苏联领导人受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错误地处理与非俄罗斯民族的民族关系,错误地把各民族间(主要是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视为对抗性的矛盾,将地方民族主义的表现视为阶级斗争的反映,而大反地方民族主义,甚至对整个民族进行刑事和政治上的处罚。 苏联政府坚持推行超越民族发展阶段的政策,不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以行政手段加速民族同化和融合,包括在非俄罗斯民族中强制推广俄语,鼓励异族间(主要是俄罗斯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间)通婚,实行变相的语言和种族同化政策。 地方民族主义作为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对立面,作为对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被动反弹,也从另一方面侵蚀了苏维埃联盟的基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