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凌晓峰,杨强  页数:196  字数:17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你有过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吗?想走进科学家的生活一探究竟吗?想知道科学研究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神秘吗?刚刚开始学术研究的你,想知道如何挖掘好的研究课题及想法吗?有了课题和想法之后,下一步的研究又该如何展开呢?对于那些发表在顶级期刊和会议的文章,总觉得人家写得如行云流水,轮到自己写文章时纵有思路万千,却下笔无神。想知道如何将新的想法和研究结果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并撰写成高质量论文的秘密吗?如果你是一名年轻的导师,角色的突然转变让你还有些无从应对吗?那么,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快速在研究领域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呢?对于这一连串的问号,你将会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的两位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与读者分享研究生活的苦与乐。书中引用了大量形象而具体的实例,不仅希望带给读者一次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还希望能够加深读者对研究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引领读者踏上科学研究的成功之道。

作者简介

凌晓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198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学位。于1987年和1989年先后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网络应用,商务,医疗保健,生物信息等多个领域均有所建树,其研究兴趣包括搜索引擎和信息检索相关的机器学习算法,半监督学习(主动学习,协同训练),成本敏感学习,贝叶斯学习,数据挖掘以及相关应用。他已发表了120多篇同行评审的会议和期刊论文。
凌教授担任TKDE,ACM
TIST和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Journal的副主编,SIGKDD2012的小组联合主席,ICDM
2012研讨会的联合主席,ICDM2011的财务主席,
AMDA2008的联合主席。同时他还担任着很多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相关会议的主席和高级委员会成员。他是IEEE的高级成员,AAAI的永久成员。此外,他任西安大略大学数据挖掘和商务智能实验室主任,他所带领的研究项目包括数据挖掘研究,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项目,直接营销,搜索引擎,行为挖掘,生物信息等。他与微软研究院,加拿大伦敦人寿,Sun公司,加拿大皇家银行等有着丰富的合作经验。
凌教授还是一名儿童资优教育专家。他将他在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研究集成并开发了一套全方位的思维策略,帮助开发、提高儿童的智力。这些思维策略能够增强儿童大脑对数学、科学和其他领域的学习。
杨强,华为公司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工程系教授。他是IEEE Fellow,IAPR
Fellow和ACM杰出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他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并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和天文学系,获得双硕士学位;于1989年毕业于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他自1989年到1995先后任滑铁卢大学的助理教授和副教授,1995年到2001年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Simon
Fraser)大学先后任职副教授和正教授,同期担任NSERC工业研究中心主任。自2001年,他在香港科技大学先后任副教授和正教授。他出版过三本书籍,发表了300多篇关于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的论文。在2004年和2005年,他指导的队伍赢得了KDDCUP比赛的冠军。他曾受IJCAI 2009,
ACL 2009 和ACML 2009等著名国际会议的邀请在会议上做主题演讲。在2010年7月,当选为ACM 人工智能协会(SIGART)的副主席。在2011年,当选为国际人工智能学会(IJCAI)的董事会成员(Trustee).
杨强教授是多本国际期刊的编委,是ACM TIST的创始主编,是IEEE
Intelligent Systems的编委,同时也是很多其他期刊和会议的咨询委员会的编委。此外,他担任很多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相关会议的组织者以及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包括ACM KDD
2010,ACM IUI 2010 等。他还是国际人工智能大会(IJCAI)
的董事会成员以及2015年在阿根廷举办的IJCAI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他担任2012年在北京举办的ACM 国际数据挖掘大会(KDD)
的会议主席。

书籍目录

第1章 研究的本质
 1.1什么是研究?
 1.2研究者还是非研究者
 1.3研究者的生活
 1.4研究者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技能和能力
 1.5 以研究为生涯的利与弊
 1.6如何成为研究者?
 1.7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的区别
 1.8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
 1.9拿到博士学位需要多久?
 1.10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生
第2章 博士生的终极目标
 2.1第一目标:成为最好
 2.2第二目标:成为独立的研究者
 2.3通往博士(硕士)学位的三个要素
 2.4通往博士帽的几个关键阶段
 2.5 目标之外的那些事
第3章 迈出第一步:挖掘新想法,制定总规划
第4章 严谨做研究
第5章 撰写与发表论文
第6章 论文写作中的误区和技巧
第7章 撰写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辩
第8章 博士之后,路在何方?
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阅读一些最新的具有高影响力的论文(见1.2节),注意在阅读时,要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和创造性的思维(见1.3节)。 尝试着写一篇综述文章,尤其是针对那些你特别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在第一年近尾、第二年伊始之际,应该对多个研究课题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正如图3.1中Step B所示,你的专业知识曲线在这时应该出现几个小峰值。还记得第2章的图2.1吗?这与图2.1中第一年知识积累曲线一样。 3.2文献检索 感谢互联网,我们现在有很多学术搜索引擎可以使用,比如Google Scholar、Arnetminer、Microsoft's Academic Search、Elsevier’S Scirus、CiteseerX等,除此之外,学校图书馆会订阅很多学术相关的数据库,供在校生免费使用。这使得检索与下载论文已不是什么大问题,相反这些事情变得异常方便和快捷。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海量文献中,找到最新并具有高影响力的论文?查找相关文章的过程也是一门学问,称做文献检索。对此,我们有以下几条建议: 高影响力的期刊和会议对论文的评审与筛选非常严格。因此,能够发表在这些期刊和会议中的论文,质量一般都很高。你可能会问:怎么知道哪些影响力高、哪些影响力不高呢?不要担心,在你研究的开始阶段,一个称职的导师会告诉你哪些期刊和会议的影响力较高;你也可以关心一些相关会议,找到会议的主题演讲者(keynote speakers),看看他们的主页以及经常出版、发表其论文的会议和期刊;另外,在你感兴趣的领域,找到一些被引用率较高的文章,然后深入阅读这些文章。随着研究的深入,你会逐渐清楚如何评判期刊和会议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是期刊和学术会议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之一。简单地说,影响因子是这样计算的:过去两年里,平均每篇发表于期刊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 比方说,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是10,就说明在过去的两年里,平均每篇发表于此期刊的论文每年被其他论文引用了10次。所提到的“其他论文”又是怎么定义的呢?那就是耳熟能详的SCI了,由Institute for ScientificInformation(ISI)规定。 一般来说,资深研究者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力都很高。至于对哪些人在哪些领域有很高的影响力,则需多加留意,也可以找一些高年级同学了解。你还可以借助我们前面提到的学术搜索引擎,输入相关的关键词,这可帮助你快捷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论文。现在这些搜索引擎都设计得非常人性化,细致而周到,你想查看的关于论文的信息,诸如发表时间、被引用次数等,都会跟随搜索结果一起呈现出来。不同的搜索引擎使用不同的搜索算法,所以返回的搜索结果会有些差异,因此在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时,你可能要使用不同的过滤条件。 图3.2是一个使用谷歌学术搜索“层次分类(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的例子。从返回的搜索结果可以看到,前面几篇论文都发表于十多年前,被引用数百次(笔者搜索于2011年6月9日)。我们怎么查找近期发表的论文呢?Google Scholar提供给用户很多有用的过滤条件,尤其是时间过滤。它的默认设置是任何时问,如果你想找2010年以后发表的论文,就把这一条件设置成“自2010年”即可。

编辑推荐

《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的两位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与读者分享研究生活的苦与乐。书中引用了大量形象而具体的实例,不仅希望带给读者一次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还希望能够加深读者对研究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引领读者踏上科学研究的成功之道。

名人推荐

《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是本非常独特的书,它对年轻学者是极有价值的方法指南。我也从书中学到很多东西。 ——韩家炜教授,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AbelBliss教授 这本书对研究生、博士后(以及年轻教授)都会有巨大的帮助。 ——Adrian M.Owen,Professor and Canada Excellence Research Chair,Western University 凌和杨(的书)总结了现代研究生实际经验和体会。他们都会从中受益。 ——Randy Goebel,Prolessor of University of Alberta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还没看过,是听了凌教授的讲座才买的这本书,从凌教授的讲座内容来看,这本书很值得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一读。
  •   凌教授和杨教授的书,浅显易懂,操作性强,而且不针对具体的学科领域,对于所有理工科的研究生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就像当面指导一样。
  •   这本书非常适合phD阅读,里面讲述了如何成功地获得phD学位。大力推荐。
  •   这本书对于学术研究的本质方法进行了大致的介绍,并对论文的写法进行了介绍!
  •   其实说读晚了也不算晚,最起码还没开始读博,很有指导性意义,里面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有指导性作用,也不能完全相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研究习惯和方法,但是对于没有目标没有自己得想法的迷茫的人,还是可以看见前方的曙光的
  •   对科研究人员有帮助
  •   内容不错,指导自己写博士论文应该有帮助
  •   但希望还是不需要急功近利,毕竟很多时候读博士要静下心去读的!
  •   希望自己能应用好这本书里提到的方法!
  •   本次买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买这本书,书是小版本印刷的,挺好的,比较薄,便于携带。内容有待以后品论。
  •   内容很丰富,挺有用的,对于我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研究生的学生来说。
  •   好书,不只是成功学
  •   我们导师推荐的书,非常好。包装也非常不错。。。。。
  •   值得多读,导师推荐了很多次的,真的很好
  •   不过有点深,大学生有点高了
  •   此书可以帮助科研新人少走好多弯路
  •   对研究者有帮助,尤其是其棋盘的比喻
  •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我来说应该比较有用!
  •   这个书很实用
  •   书,好书。。快递,快。。。当当发货,慢。。
  •   请补开发票
  •   呵呵,终于买到了。开心啊
  •   观其大略,获益匪浅。
  •   听别人介绍买的,不错
  •   学术研究,你的成功之道
  •   这本书对于研究生很有参考价值,不错的书
  •   很小一本书,作为一般般看看还是可以
  •   有些值得借鉴的东西,还不错。
  •   微博看到同学和老师推荐,就买了还没看呢,决定quit了……书还行
  •   非常不错的博硕士指导书,相见恨晚啊!
  •   有用的书,指点迷津。
  •   这也是老公要看的书,研究!
  •   没有想象中的好!只有讲到博士论文而已。没有对撰写学术论文做系统总结!
  •   这本书从做研究的方方面面进行介绍,无处不倾注了两位作者的经验和心血!
  •   写的不错,挺适合硕士博士看呢
  •   很好的书,值得看。学术研究必备。
  •   我觉得还可以吧,国内的,可借鉴。
  •   书的内容比较全面,看起来感觉挺好,送货速度很快
  •   做研究,非常值得一看,对写论文,读文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虽然是写给博士生的,但是对一般研究者也有价值
  •   但内容还是较少,当然了,还能指望什么呢?详详细细的教你怎么搞科研?那还是博士吗?
  •   进入实验室的入门书
  •   内容很实用,值得每个研究生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