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秀芳,陈艳霞,王志辉,邹似玉 页数:187
前言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难道不是这样吗?在我们大量个案的咨询中,孩子常常是被父母带来的。在咨询室里父母情绪激动地诉说着孩子的一些偏差行为,说到伤心的时候,会泪流满面;说到愤怒的时候,会后悔给了孩子生命;说到绝望的时候,会想与孩子一起死掉。但是,随着咨询的深人,却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出了问题,更多的是父母自己有了问题。当孩子不去上学的时候,父母总会从孩子身上找原因,殊不知这可能是妈妈不愿意与孩子分离,对孩子离开自己有太多的担心;当孩子不去上学的时候,孩子可能是想用自己的偏差行为达到拯救父母婚姻的目的。在学校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可能是对妈妈和爸爸教养方式的叛逆。孩子怪异的行为背后,可能是不能言表的丧失之痛。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可能是父母对孩子成长规律的不认可……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必定要面临因孩子而引发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今天,社会评价孩子的一元化标准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如果孩子学习好,就一切都好,什么问题都没有;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则一切都无望了。这时父母会发出很多感慨,认为“我的孩子什么都不好”。这时孩子往往真的就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父母就开始夸大自己对孩子的一些主观感受,觉得自己的孩子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父母常常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当我的孩子学习不行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这时好像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实际上萝卜下面原本就有“泥”。当孩子学习很好的时候,有没有“泥”不是事儿,但当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泥”的问题就大了。更多的父母可能不知道,孩子萝卜下面的“泥”可能恰恰是父母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说,父母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在应该陪伴孩子的时候给予孩子很好的陪伴,并遵循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在每一个个案后面附有一些有趣的“心理贴吧”、“智慧父母小妙招”和“亲子游戏”,家长可以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与孩子轻松地做一些互动的亲子游戏,感受与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我们把一个人从胎儿期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巧妙地安插在每一个部分里。家长在读过以后会感叹孩子成长过程的艰辛,同时也会体会到父母是要学习才能做好的。 我们呈现给读者的15个咨询个案,多数反映的是6~12岁孩子的心理问题。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般的观点认为,6~12岁的孩子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在一个“平静期”。但是,在咨询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平静期”并不平静。“平静期”是一个思前想后的时期,亲子关系未了情激活了“平静期”,暴风骤雨的青春期源于“平静期”。“平静期”还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亲子关系的问题需要在“平静期”进行修补,一个孩子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平静期”也起到一个预示的作用。父母要特别关注孩子在“平静期”的表现,没有问题不大意,给孩子更多、更好的陪伴;有了问题不惊慌,反思自己的同时,才能带给孩子更多的改变。 我们更想做的一件事情是,让父母能够多视角地去关注自己的孩子,用多元化的标准去评价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快乐的时期获得快乐的体验并快乐地成长。我们还想说,因为孩子出现了问题,才让父母学会了思考;因为孩子出现了问题,才让父母的心贴近了孩子;因为孩子出现了问题,才让父母意识到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孩子出现了问题,才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本书的编者均是天津天空心理咨询公司资深心理咨询师,多年从事临床心理咨询。张秀芳老师系高职学院副教授,在学校里从事学生心理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主编出版了《心理健康教育导读》一书;同时在幼儿园做亲子关系辅导,积累了大量3~6岁幼儿成长中亲子关系问题的个案。陈艳霞老师主要从事6~12岁儿童心理咨询,对儿童(注意力缺乏)有独特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临床个案;特别是对儿童沙盘游戏有较深的造诣,有近千幅沙盘作品;在临床上把沙盘作品与儿童的心理治疗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分析儿童沙盘作品呈现的心理问题有独到之处。王志辉老师主要从事神经症、人格障碍方面的咨询与治疗,有几千小时的个案咨询经验,特别是对人格障碍咨询与治疗有较深的功底;同时擅长亲子关系咨询与家庭治疗;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自己特别的见解,在一些企业做大型讲座。邹似玉是天空心理咨询公司的一位年轻有为的董事长,天津《今晚报》曾经报道过她的创业故事。在天津市少年社会体验中心“开迪树”建有公司的沙盘活动室,免费为6~12岁儿童提供沙盘游戏。很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沙盘室做沙盘游戏,一方面为家长提供一个认识自己孩子心理的机会,同时也积累一些沙盘作品,为6~12岁儿童共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将我们咨询的手记进行了整理,力求给低龄儿童的父母和同行们呈现一本具有参考价值的书。但因为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欢迎专家、同行和读者指正。
内容概要
《卓越儿童健康成长丛书:从“心”爱孩子的手边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读懂孩子“心”的技巧,主要讲在青少年咨询过程中使用的方法。第二部分至第六部分,以亲子未了情、爸爸不是我该爱的、我心里的那棵“树”是这样的陌生、一个稳定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我的“心”上有道疤为标题讲述了15个咨询的个案,并就每个个案从心理学层面对孩子形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给家长们一些指导,读懂孩子偏差行为背后的目的和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卓越儿童健康成长丛书:从“心”爱孩子的手边书》适合低龄儿童家长阅读,同时对从事临床儿童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具有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读懂孩子“心”的技巧
一一沙一世界
——游戏王国的秘密
二图片物语
——编故事说心理
三心理话外音
——孩子们想说什么
第二部分亲子未了情
一游离在亲情之外的孩子
——爸妈吵架我闭嘴
二襁褓中的小女孩
——她想退到妈妈怀里
三死亡沙漠
——拯救爸爸的男孩子
四父母课堂之一
——神奇的母婴关系
第三部分爸爸不是我该爱的
一爸爸是我的梦中情人
——那不是我的错
二继父是我的白马王子
——把爱还给妈妈
三父母课堂之二
——纠缠的依恋与分离第四部分我心里的那棵“树”是这样的陌生
一顺风吹走了我的情商
——我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二谁是我
——我为爸妈活着
三迟到的惩罚
——漫长等待的代价
四爸妈拉我来咨询
——爸妈和我到底谁有问题
五父母课堂之三
——明争暗斗的亲子关系
第五部分一个稳定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
一我不去上学
——我要妈妈在乎我
二继父是我的陌生人
——捍卫爸爸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三左右为难的“手”
——两代亲情拉大锯
四父母课堂之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六部分我的“心”上有道疤
一我不想长大
——那一天爸爸自杀了
二嘴巴抽动的孩子
——离开妈妈的痛苦回忆
三那一天我被绑架了
——不断重复的噩梦
四父母课堂之五
——跌宕起伏的青春期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作为家长要学会读懂孩子的心。一个本应在学校好好读书的孩子,为什么会闹得家里外面“鸡犬不宁”?从前面的个案回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因为爸妈“鸡吵鹅斗”,他才会“鸡犬不宁”,甚至在学校“鸡犬升天”。夫妻关系必然会影响到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有问题,孩子的成长就会出现问题。尽管表现形式不一样,但症结都是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父母经常为自己的事情争吵,首先是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他们以争吵的方式联结着、纠缠着。孩子在他们的争吵模式中由最初的害怕发展到逃避,孩子的一些行为引发父母对孩子的不;禹情绪,进而又增加了他们争吵的理由。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充满争吵、愤怒情绪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能是正常的吗?家本应是父母给孩子支持、爱和安全的地方,但这些在李凡看来都没有获得。对于李凡来讲,家尚且如此,外面的世界岂不是更可怕?如何应对学校的生活?如何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孩子内心极度的不安全感,让这个孩子很无助也很无奈。父母吵架,自己闭嘴,才是最好的表达,在这种不表达的模式申李凡获得了内心暂时的宁静。所以这个孩子在学校里不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是这种模式的复制,与“我”没有关系的事情“我”就逃离,诸如上课睡觉等。现实中,孩子也知道自己应该融入到老师和同学中去,但他从父母那里学会的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争吵。进而导致他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经常是冲突的。 通过这个个案,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样一些问题:如果这个孩子能基本上适应学校的生活,成绩尚可,会引起家长的重视吗?家长会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咨询室吗?家长会认识到夫妻关系的问题及亲子关系的问题吗?发现孩子问题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去感知一下这些问题背后亲子关系的问题呢?孩子“平静”的表象下压抑着太多的情绪,大有今朝不发还待何时之势。如果这个时期的问题不解决,我们很难想象孩子们能顺利进入和度过汹涌澎湃的青春期。李凡的个案让我们一方面认识到亲子关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认识到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对亲子关系进行修补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后记
“哇……”新生婴儿清扬、委婉的一阵啼哭,撞击着产房外期盼、担忧的空气。她未曾首肯,生命的动力就咆哮般推拥着她,把她挤出那无忧无虑、温馨自如的“小屋”。她,勇敢而无奈地走来了。哭声中裹挟着对那个“天使小屋”深情的依恋与分离的焦虑,充满着对这个浩瀚天宇神奇与探索的欲望,呐喊着自己无尽的诉求与幻想,张扬着自我独特的个性和诱人的魅力…… 生命的序曲开始了。 她欣喜而惊恐地坐在人类生命宏达磅礴的交响乐团中,无所顾忌地加进了自己的奏鸣曲。尽管结构宏伟却音乐空茫,虽然面目冷漠却情思奔放。她用自己稚嫩的“无所不能”冲撞着周围的合作者,慢慢地,她感到这个宽厚包容的群体让她安全、有归属感,让她觉得自己有无尽的能量。于是,她开始了自由洒脱、浮想联翩的幻想,她的幻想曲富有浪漫色彩,热情奔涌;旋律带着梦幻般的情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那温柔而低沉的乐曲仿佛沉人幽静的冥想中,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哲理性沉思。于是她时而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地用诙谐曲来呈现心中的快乐,歌颂调侃与幽默;时而用小夜曲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倾诉爱情,委婉、缠绵,向所有爱她的人表达内心的炽热与感激…… 最后,她把自己完完全全地融人了这首跌宕起伏、英气悲壮、如歌如诉、美妙绝伦的人生交响乐章中,音乐的律动从演奏者的心中流出,深人到千万人的心田。 2012年的春天,伴随着感动与难忘,感受着拂面的春风剪破严冬的料峭,王志辉的小外孙女,子如如愿地走来了。尽管家人准备中有无措,幸福中有惊慌,欣喜中有劳累,期待中有彷徨,但她在亲人们绽开的笑脸中,温暖的臂弯里,悉心的呵护下,深情的祝福里茁壮地成长。与此同时,另一个孩子《从“心”爱孩子的手边书》也在我们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面世了。她们注定是这首亘古绵长的生命交响曲尽职的演奏者,因为,生命是一首律动的歌。 随着一页页稿纸的堆积,伴随着一个个生动的个案回溯,仿佛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又跃然纸上。而我们又一次地和他们相互搀扶着,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直至在某个未知的拐点迎来曙光。回顾几年来所从事的心理咨询师的道路,我们和大多数的同行一样,是风雨兼程的辛苦伴着历练成长的欣慰!辛苦是因为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参与了另一个生命的情感体验——或悲或苦;欣慰是在这参与的过程中,自我心灵的疆域被扩大——或深或远。而正是这艰难探索的路途让我们痛并快乐着。 多年来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儿童注意力训练的工作,让我们有机会接触了许多有各类问题的孩子和家长。他们的痛苦、焦虑、无助和徘徊,无时不在提醒着我们要和他们在一起,而他们不断自我探寻、改变的能力和勇气让我们深深地钦佩和折服! 本书个案中的那些孩子和家长,我们只是陪伴他们走过了一程,但是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还有许多的未知。我们编辑此书的初衷是希望更多的家长,在孩子未形成问题之前,能借助别人的事例,透过心理学的观点和视角,从“心”(亦重新)关注自己的生活,从“心”(亦重新)关爱自己的孩子!更希望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心理问题的人们,能与大家在明日的阳光下重逢,愿我们的微笑相互展现,展现出超越了昨日心灵的“你和我”——致远而宁静。
编辑推荐
《从"心"爱孩子的手边书》适合低龄儿童家长阅读,同时对从事临床儿童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具有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