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南京

出版时间:2012-8-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段智钧  页数:333  
Tag标签:无  

前言

2008年年初,我们总算和清华大学完成了谈判,召开了一个小小的新闻发布会。面对一脸茫然的记者和不着边际的提问,我心里想,和清华大学的这项合作,真是很有必要。    在“大国”、“崛起”甚嚣尘上的背后,中国人不乏智慧、不乏决心、不乏激情,甚至不乏财力。但关键的是,我们缺少一点“独立性”,不论是我们的“产品”,还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独立性”,就不会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连“识别”都无法建立。    我们最独特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文化了。学术界有一句话:“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梁思成先生说得稍客气一些:“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当然我是在“断章取义”,把逗号改成了句号。这句话的结尾是:“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    我们的初衷,是想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做一点事情。通过专家给大众写书的方式,使中国古建筑知识得以普及和传承。当我们开始行动时,由我们自己的无知产生了两个惊奇:一是在这片天地里,有这么多的前辈和新秀在努力和富有成果地工作着;二是这个领域的研究经费是如此的窘迫,令我们瞠目结舌。    希望“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的出版,能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贡献一点力量;能让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前辈、新秀们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的宣扬;能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古建筑提供一点工具;能为我们的“独立性”添砖加瓦。    王群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1月1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都五书:古都南京》是一本关于南京城市建筑历史文化的读物。  南京作为著名的十朝都会,是一座非常值得徜徉历史、流连文化的美好城市。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古都烟水间的寥廓旷远,雄峻伟丽,每一次游目畅怀都会让我们不断深入领略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底蕴;无论莫愁湖的夏荷,还是玄武湖的秋荻,每一位关注古都南京的人士也都会有各自见仁见智的亲身感受。这都源自南京深厚的历史积淀,繁盛的文化资源。即使我们仅从古代都城史的视角加以考察,南京古都近2000年的时间跨度,相关史料的丰富程度,也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作者简介

段智钧,建筑学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007至2011年,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研究生,2011年被授予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建筑历史、理论、设计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曾出版专著《天下大同:北魏平城辽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纲》,并参与撰写出版《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比例与尺度研究》《巍巍古都》《中曰韩古典园林比较研充14—19世纪的中国园林(韩文版)》等专著,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余篇,另有学术译著多部。

书籍目录

引言 /1 第壹章 十代名都——南京历代建都概况 /9 第一节 建都条件 /11 第二节 古都简史 /23 第贰章 城阙宫室 /31 第一节 六朝建康——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32 第二节 南唐国都——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2 第三节 明代南京——治理艰勤重殷鉴,斜阳衰草系情多 /59 第叁章 郊丘坛姻 /83 第一节 南朝郊祀祭坛 /84 第二节 明代初期坛垴 /90 第肆章 帝王陵寝 /109 第一节 南朝帝王陵 /110 第二节 南唐二帝陵 /126 第三节 明太祖孝陵 /134 第伍章 梵刹伽蓝 /161 第一节 建康弘法——六朝佛寺的勃兴 /162 第二节 南都梵境——明代佛寺的繁盛 /172 第三节 南京重要佛寺觅踪辨正 /188 第陆章 府第行邸 /207 第一节 天王府与两江总督府 /208 第二节 江宁行宫与江宁织造府 /214 第染章 苑囿园林/229 第一节 六朝苑囿钩沉 /230 第二节 宋代青溪九曲 /237 第三节 明清园林丛话 /252 第捌章 市楼繁华 /269 第一节 六朝望族与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70 第二节 十里秦淮与夫子庙——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277 插图目录 /304 参考文献 /316 附录 /319 南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代部分) /319 南京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代部分) /320 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代部分) /322 后记 /329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南朝郊祀祭坛 南朝的四位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363—422年)、齐高帝萧道成(427—482年)、梁武帝萧衍(464—549年)、陈武帝陈霸先(503—559年)均是通过前代禅让的形式而在建康城称帝的,他们仿照的都是如尧舜的禅让大礼,也就特别重视帝位更替的名义正统性,所谓“顺天应命”。因此,在他们即位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南郊的祭坛郊祀祭天,行烧柴告天之礼,然后昭示天下。 永初元年(420年)夏六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 建元元年(479年)夏,四月,甲午,上即皇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天。 天监元年(502年)夏四月丙寅,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类于天。 永定元年(557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柴燎告天。 郊祀作为国家祭礼,是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的重要吉礼之一,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制度孕育发展,南朝四朝对郊祀(含北郊祭地祇)礼仪都非常重视,在整体上体现了前后制度的因袭连贯性,并最终发展成熟。尤其到了梁武帝时,他命群儒广泛整理归纳,使吉、凶、军、宾、嘉五礼俱成,为认定相关礼仪,梁武帝还与众多习礼大臣的反复讨论,确立了很多前代未尽之事。例如,天监三年(504年),梁武帝钦定圜丘祭天和先农祈谷均在南郊坛,一年两祭,冬至日祀天,惊蛰曰祈谷,“圆(圜)丘自是祭天,先农即是祈谷。但就阳之位,故在郊也。冬至之夜,阳气起于甲子,既祭昊天,宜在冬至。祈谷时可依古,必须启蛰。在一郊坛,分为二祭。” 除了在南郊冬至祭天,正月祈谷的祭时及神主等差异外,有关南朝郊祀的史料记载基本上都倾向于同样的制度理解,即圜丘和南郊是在同一个祭祀之所,相应地,方泽(丘)和北郊也是同一的。包括每两年进行一次郊祀等制度,总体上来看,都是对两晋以来郊祀制度从简观念的延续。 其后,南陈虽有取舍,祭仪大体上均依照梁之旧制,并被后来的隋代沿袭下来。基于当时广泛的政治、伦理和文化需求,南朝的有关礼仪研究非常发达,从统治者至臣下往往都会对继承自前代的制度进行讨论,并按照自身要求进行了局部改良。 关于南朝相关郊坛实际位置的史料记载较少。明确的有,东晋在建康城东南方向巳地创立圜丘坛,刘宋是依样因循,虽然有过变动,但后来又被移回原处。东晋北郊坛原本在建康城北覆舟山(今南京九华山)之南,刘宋时也多次变动,后来也回到原处。此外,东晋永和年间在建康城之南筑雩坛祈雨,南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又在南郊坛旁边建雩坛。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曾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钟山南朝坛类建筑遗存,根据其出土遗物被推定为南朝时期遗迹。对此已有推测认为可能是刘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所建的北郊坛的遗址,但也有学者通过对此遗存的位置、形制等分析认为并非如此。

后记

(一)    这本《古都南京》现在要同读者见面了,这是一本关于南京城市建筑历史文化的读物,也是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建筑历史研究工作者关于中华古都的第二本研习之作。同时,这亦是我第一次尝试用学术普及性的文字来与广大中华传统城市建筑文化爱好者进行交流。    南京作为著名的十朝都会,是一座非常值得徜徉历史、流连文化的美好城市。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古都烟水间的寥廓旷远,雄峻伟丽,每一次游目畅怀都会让我们不断深入领略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底蕴;无论莫愁湖的夏荷,还是玄武湖的秋荻,每一位关注古都南京的人士也都会有各自见仁见智的亲身感受。这都源自南京深厚的历史积淀,繁盛的文化资源。即使我们仅从古代都城史的视角加以考察,南京古都近2000年的时间跨度,相关史料的丰富程度,也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在诸多名家学者的一些专题研究成果面前,这本《古都南京》显然不厚也不重,尤其对我这样很多次匆匆往来南京的行者来说,也仅仅称得上是近几年来深入研读考察的成果缀合。当然,我想应该还不仅如此,因为我与南京是有缘的。    30年前,一张以中山陵为背景的全家合影,承载了我幼时在南京的一段遥远回忆。    15年前,一位来自南京东南大学的建筑历史教授,让我亲蒙顶级学术垂范。    10年前,我的硕士导师,也是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的建筑历史教授,每每给我讲述在南京求学时丰厚的学术经历,并且支持我对南京的城市建筑进行了第一次广泛的调研。    5年前,对南京城市建筑历史了如指掌的我的博士生导师,指引我专门针对南京的一些历史建筑完成了第一次系统的学术研究,而且还亲自带我详细考察南京等地的江南古典园林。    而这本《古都南京》成就了我至此时此刻与南京的最大缘分。为了普及古代都城城市建筑历史知识,结合华润雪花拓展不同地域建筑文化的意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2009年的年中就开展了中华古都五书系列的实际策划,我有幸被选定承担了《古都南京》的写作。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对南京有一点研究基础。例如之前我曾在博士导师王贵祥先生的带领下,配合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主持的南京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设计进行过一些具体研究,对南京一些历史地段的建置沿革比较熟悉。又如我在对北朝主要都城的一些研究过程中,自然与南朝建康进行比照,因而对一些有关历史文献比较熟悉。    另一方面,应该是对我学术努力程度的肯定和信任。近几年来我在进行《古都南京》写作的同时,结合导师提供的关于传统建筑、古典园林等研究机会,以及我的博士论文对明代城市的关注等,知识结构相应愈加契合,也显示了中华古都五书系列总体策划老师的高屋建瓴。    本书的写作主要基于尽可能广泛的直接史料的整理和挖掘,试图对南京古城在主要建都时期辉煌的城市建设成就以及相关建筑文化史迹进行一定探讨和总结。为了保持论述过程的直观性并给予广大爱好者更多的研讨空间,我尽可能保持了历史文献的出处和所据,这也许算得上是本书的特点之一罢。    尽管我已经有十年的科研学术写作的经历,但是对学术普及写作却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凭着自己用心阅读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时所生发的那一股激情,那一份热爱来书写。如果这些可以感染一些读者,对我来说就算是最大的成功和快慰了。    鉴于本人水平有限,写作过程难免疏漏,恳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关注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帮助。    (二)    这本《古都南京》问世所经历的这三个寒来暑往,有很多的人、很多的事让我感动。    感谢恩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先生多年来的悉心传授和培养。这些年来,我有幸参加了先生组织的系列建筑历史研究课题,先生师门下的定期学术讨论也对我也大有裨益。这些幸运经历让我有可能全身心开展对建筑历史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入钻研。就本书而言,无论全文框架,还是主体方向;无论写作方法,还是写作内容,先生都给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路径,精心指点,不断鼓励,并坚定给予最有力的支持和信任。时至今日,我还时常为一些个人琐事占用先生的宝贵时间,于心不忍又感激不尽。    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先生在本书写作中定期给予当面指导和建议。    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妲、吕舟、贾珺、刘畅、廖慧农等师长的长期教诲指点。    感谢本套中华古都五书系列的另外四位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贵祥、贺从容、李路珂、王南老师,在几年来的共同写作中,将大量工作都做在了我的前面,是我最亲切的学习榜样;无论是直接引领和勉励,还是无数次专门讨论协作时分享的智慧之光,都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丁垚老师的长期支持。    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黄鹤老师、陈宇琳博士在南京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有关设计研究过程中的友情协作与鼎力支持。    感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白颖老师的建议和鼓励。    感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俄罗斯籍博士玛丽安娜女士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韩国籍博士研究生辛惠园女士友情提供研究成果支持。    感谢各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有关所、系同窗学友的真诚友谊。    感谢付彤、许晓军先生给予本书最后完稿工作期间的直接支持和帮助,并且对建筑历史与理论相关探研中的艰辛充分理解。    感谢我的大学同学刘明明、易增全先生,十年来我途经南京的反复叨扰都得到热情相助。比如在2002年深秋,刘明明先生亲自陪同考察,使我成功探访了南京很多当时尚未对外开放的重要建筑遗存;在2012年初春,易增全先生专程从上海赶赴镇江为我做强大的后援,让我对丹阳、句容有关古迹的田野踏勘工作得以一路畅通,有关成果也同样有他的艰苦付出。    还要感谢丛书编辑部高效率的工作,其中袁增梅编辑在承担全文进展核查工作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加班加点,贡献殊多,毛娜、杨靓、吴雅琼、张弦也付出了很多心血汗水。感谢师兄包志禹博士在出版实务中心的开创性工作。感谢陈迟先生协助对总体工作进度的推进,这本《古都南京》才能够及时摆放在读者面前。    感谢父母的全方位支持,感谢儿子对爸爸长期伏案写作的牵挂和配合。    感谢妻子赵娜冬女士,无论自身博士课题研究繁忙,还是在美国访学远隔千山万水,都会专门就本书的诸多细节给予有力的写作建议和全面支持。    感谢所有为本书有关研究和出版工作提供过帮助支持的人们。    本书的写作也让我意识到,一方面,需要专业工作者潜心从事这甘愿坐冷板凳的学问。另一方面,这冷板凳学问也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充分理解。个人在这个领域能作的贡献是很有限的,就如同萤火虫的亮光,在灯火阑珊的豪门富路是聊胜于无的,也只有凿壁取光的寒窗才是属于我们的光亮之地,因为这里有你们给予的掌声和期望。    著者谨识    2012年3月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都五书:古都南京》介绍的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龙蟠虎踞,林茂城兴,形成“山、水、城、林”交融的城市特色风貌;历经楚秦王气、六代豪华、南唐建都、明初定鼎、天国春秋、民国肇基,博得“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等美名。钟灵毓秀,绿水长流,造就独具一格的陵墓文化、盛极一时的佛教文化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遗产。这就是南京的个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都南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书的装帧不错。内容很详实,有清华的学术水平
  •   系列从书中,还可以看的一本。
  •   清华出版的建筑五书系列里,这套的装帧还是不错的,珍藏也很有意义。
  •   蛮好的一本建筑史书
  •   很好的书!!是正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