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屋外话苗家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正光  页数:323  字数:27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屋里屋外话苗家》作者吴正光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边墙”附近一个苗寨,对苗族村寨比较熟悉,本书以苗岭山区朗德上寨为重点,辐射介绍武陵山区、月亮山区、乌蒙山区典型苗族村寨的自然环境、村寨布局、建筑造型、建筑用材、建筑工艺、建筑习俗、建筑功能、风土民情。
《屋里屋外话苗家》分为《历史回眸》、《眺望苗寨》、《走进苗家》、《生活伴侣》、《苗寨风光》五个部分,为读者探视苗族村寨打开一扇窗。

作者简介

吴正光,笔名“巴娄”,湖南凤凰苗族人。196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历任贵州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省抢救民族文物办公室主任、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退休后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专业委员会专家、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黔东南州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在四十多年的沃野耕耘中,从贵州实际出发,提出并实施“文物维修与博物馆建设相结合、文博工作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文化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推动建立民族村寨、民族建筑、民族节日、民族婚俗、民族刺绣、民族戏剧、蜡染文化、乌江文化、酒文化、傩文化、彝文化等系列专题博物馆。著、编著和主编的主要著作有:《贵州侗寨鼓楼风雨桥》(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古建筑》(贵州美术出版社)、《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贵州》(知识产权出版社)、(《贵州的桥》(贵州科技出版社)、《郎德上寨的苗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郎德苗寨博物馆》(文物出版社)、《青龙洞民族建筑博物馆》(文物出版社)、《青岩镇的建筑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凤凰勾良的苗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玛瑙山官田寨》(贵州人民出版社)、《乡土中国·郎德上寨》(三联书店)、《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文物出版社)。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历史回眸
◇喝千个水井,住万个屋基
◇梵净山,本是饭甑山
◇苗岭,崇山峻岭中的苗家人
◇不能遗忘的角落——石门坎
第二篇 眺望苗寨
◇山区苗寨,垂直分布
◇蛰居山顶,缘于避难
◇建筑造型,差异悬殊
◇平面布局。大同小异
第三篇 走进苗家
◇郎德上寨,管见苗族民居
◇修建吊脚楼,跟鸟儿学来的
◇美人靠,苗家姑娘的织绣房
◇打口嘴,解决矛盾的有效方式
◇房屋上的“老南瓜”和“大白菜”
◇装饰图案,形同义不同
◇燕子说,架桥可以生孩子
◇房屋装修,特殊民俗的需要
◇堂屋,地位各异
◇火塘,凝聚力的象征
◇厨房,食文化的窗口,
◇屋檐下,多功能的农用空间
◇贮粮方式,保留古时遗风
◇柴棚草垛,或为择婿的凭据
◇厕所畜圈,反映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
◇弧形保坎,占天不占地
第四篇 生活伴侣
◇水碾,记忆里的歌
◇喜鹊,一个苗族支系的救命恩人
◇爱鸟,也爱树
◇牛,苗族村民的生死伴侣
◇水牯牛,“吃鼓藏”中的圣物
◇猪,社会地位仅次于牛
◇马,苗文化中的又一神物
◇头巾盘成鸡窝状,“狗爪”戴在头顶上
◇兔子,备受青睐的吉祥动物
◇皮纸,无所不在的民俗用品
◇银饰,璀璨夺目的传统技艺
◇蜡染,历史悠久的金字招牌
第五篇 苗寨风光
◇苗家的山泉水井
◇桥乡——郎德上寨
◇神奇的苗寨山门
◇鱼纹路面上的生活写真
◇令人神往的婚恋场所
◇休闲场地里的乡情
◇祭祀,娱神娱人
◇最后的栖息地
第六篇 建房习俗
◇选址,以甜酒好坏测凶吉
◇备料,以中柱倒向测凶吉
◇发墨,以墨线明暗测凶吉
◇上梁,以归安状况测凶吉
◇立门,以来客多少测凶吉
附一 苗寨礼俗
附二 任重道远,迫在眉睫——话说苗族文化遗产保护
后记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有些苗族村民在使用木甑子蒸饭时,还有这样的风俗:甑子盖的提梁,不能与房子大梁相平行,多少都得歪斜一点,让它与大梁形成一定的角度。这是因为,苗家办丧事时,将死者横向停放于堂屋房内,与大梁相平行,即所谓的“江西供头,湖广供脚,苗蛮水家横梁夺(搁)”,意思是:人过世后,江西汉人,头朝大门,脚朝神龛,竖向停放尸体;湖南汉人,头朝神龛,脚朝大门,竖向停放尸体;而苗族、布依族、水族,则是横向停放尸体,与大梁相平行。如果甑子盖的提梁与房子大梁相平行,苗族村民认为不吉利,“当大事”了。  有的苗寨还有一个风俗:嫁出去的姑娘回到娘家不能煮饭,甚至不能触摸饭甑子。这个情况,我是1984年在贵州省丹寨县南皋区石桥公社大簸箕大队作苗族村寨调查时了解到的。下队之前,先在县文化馆组建工作班子,非常需要一位懂得当地苗语的女干部找妇女调查一些情况,并抽空为我们大家做饭。文化馆里正好有这样一位女同志,她原来就是大簸箕大队的姑娘,看来非她莫属。可不曾想到,当我征求她的意见时,她无可奈何地告诉我:“全寨几十户,都和我是一个姓,我找不到地方煮饭。”当地苗族风俗,嫁出去的姑娘,一旦取得在婆家做饭的资格后,便不能触摸娘家的炊具了。于是只好作罢。后来到了苗寨,在一位小学教师家吃住,我被好心告知,在甑子盛饭时,如果发现饭勺内外沾有米饭不好使用,需要清除,只能动用筷子撬,绝对不能用饭勺敲打甑子边沿以通过振动使其脱落,否则主人以为你是“叫花子”;或者诅咒主人将来家道会中落,有朝一日沦为“叫花子”。  官方人士、佛家弟子、历史文献,均不称武陵山主峰为“饭甑山”,而称“梵净山”,这与佛教僧人和善男信女在此大修佛教庙宇、大搞佛事活动有关。梵净山麓居住着苗族、土家族、侗族、汉族、羌族等各族人民,其中苗族村民的祖先在战国秦汉时代就在武陵山区定居了。他们先是被人称为“武陵蛮”,后来被人称为“五溪蛮”,自己则称“果雄”或“仡雄”。  ……

编辑推荐

  历史上的苗家人几经迁徙,颠沛流离,长期过着[老鸦无树桩,苗家无地方]、[喝千个水井,住万个屋基]的流浪生活,居住地域高度分散,彼此往来不便,形成许多支系,铸成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屋里屋外话苗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