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祚全,黄剑锋 编著  页数:205  字数:265000  

内容概要

  《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硒的基本知识、恩施硒资源的概况以及专家在恩施硒资源的发现、研究和开发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恩施硒资源的研究概况,介绍有关专家对独立硒矿床、土壤、水、农作物、中药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介绍恩施地方性硒中毒发生的原因及其流行病学、临床学和安全摄入量研究成果,并对富硒食品含硒量范围提出了参考指标。
  《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可供从事恩施硒资源开发的企业家和从事富硒食品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彭祚全,生于1950年12月。恩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恩施州优秀科技工作者”、 “恩施市十佳人才”、 “恩施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2003年起从事恩施硒资源开发,2008年兼任恩施市硒资源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出版《生命元素硒——兼谈恩施硒资源》等专著3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省、州、市科技进步奖共8项,申报专利10项。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硒与恩施硒资源第1章 硒的概述
1.1 硒的发现与认识过程
1.2 硒的分布、性质及主要作用
1.3 硒的代谢与吸收
1.4 硒的生物学功能
1.5 需要补硒的人群
1.6 生理需要量(引自杨光圻“硒的人体最大安全摄入量研究”)
1.7 硒的人体作用及安全需要量
1.8 硒过量的症状
1.9 硒缺乏症
1.10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重点人群补硒标准
第2章 恩施硒资源简介
2.1 从原因不明的疾病到硒资源的发现
2.2 从高硒石煤的发现到独立硒矿床的证实
2.3 从基础研究到开发利用研究
2.4 从加强对外宣传到助推硒产业发展
第3章 专家谈恩施硒资源开发
3.1 徐冠仁(中国科学院院士)
3.2 卢良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3.3 顾景范(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原理事长)
3.4 程义勇(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3.5 谭见安(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3.6 夏弈明(国家疾控中心研究员)
3.7 徐辉碧(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3.8 黄开勋(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硒促会理事长)
3.9 朴建华(国家疾控中心研究员、微量元素营养室主任、卫生部微量元素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微量元素分会主任委员)
3.10 雒昆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3.11 鲍征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第4章 于若木、杨光圻与恩施硒资源
4.1 于若木同志与恩施硒资源开发
4.2 杨光圻--“中国第一高硒区”发现者
参考文献
第5章 我国硒产业发展概述
5.1 硒的研究趋势
5.2 硒产业开发现状
5.3 硒产业的开发前景
5.4 硒产业发展的背景
第二部分 恩施硒资源研究
第6章 恩施渔塘坝独立硒矿床研究
6.1 独立硒矿床成因研究
6.2 渔塘坝硒矿中硒的赋存状况研究
6.3 硒的分布、迁移与生物利用
6.4 渔塘坝硒矿中自然硒的研究
6.5 恩施硒矿的开发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第7章 富硒石煤研究
7.1 硒在石煤层位中的分布研究
7.2 富硒石煤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章 硒锶矿(山)泉水研究
8.1 赋存环境与成矿条件研究
8.2 监测结果及水质评价
参考文献
第9章 富硒土壤研究
9.1 中国部分富硒地区土壤含硒量
9.2 中国部分低硒和缺硒区土壤含硒量
9.3 恩施市高硒区土壤硒研究
参考文献
第10章 富硒农产品含硒量研究
10.1 恩施富硒农产品含硒量
10.2 国内其他富硒区农产品含硒量均值
10.3 国内部分低硒和缺硒区农产品含硒量均值
10.4 我国28个省饲料牧草中含硒量区域分布
10.5 我国克山病区与非病区土壤、粮食、人发含硒量均值
参考文献
第11章 恩施富硒茶研究
11.1 恩施的种茶历史
11.2 “恩施富硒茶”的确认与分布
11.3 富硒茶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12章 富硒大米研究
12.1 大米的营养价值与硒的供应量
12.2 我国大米含硒量状况
12.3 人工技术生产富硒大米
12.4 富硒大米营养功能研究
参考文献
第13章 富硒玉米研究
13.1 玉米的营养成分与功能特点
13.2 恩施富硒玉米硒含量及其分布
13.3 富硒玉米补硒功能与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第14章 富硒大豆研究
14.1 大豆的营养成分
14.2 大豆的营养功能
14.3 恩施富硒大豆的含硒量与分布
参考文献
第15章 富硒中药材研究
15.1 恩施富硒中药材分布与硒含量
15.2 我国缺硒地区中药材含硒量
15.3 富硒中草药材药效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15.4 富硒中草药及其提取物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第16章 富硒恩施堇叶碎米荠研究
16.1 恩施堇叶碎米荠含硒量
16.2 恩施堇叶碎米荠的营养成分
16.3 恩施堇叶碎米荠活性功能研究
参考文献
第17章 富硒烟叶研究
17.1 恩施烟区土壤硒及烟硒含量分布
17.2 富硒烟叶及其减害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第18章 富硒金花葵研究
18.1 植物性状
18.2 营养成分及功能
18.3 引种与增硒
18.4 研究
18.5 开发
参考文献
第19章 超耐硒微生物的发现与红色单质硒
19.1 分离培养与筛选
19.2 鉴定
19.3 国内研究进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0章 恩施富硒绞股蓝研究
参考文献
第21章 恩施富硒大蒜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恩施地方性硒中毒研究
第22章 地方性硒中毒概述
22.1 硒中毒研究简史
22.2 硒中毒的类型和症状
22.3 硒中毒的分布
22.4 硒中毒的防治
第23章 恩施地方性硒中毒流行病学与环境背景研究
23.1 流行概况与特点研究
23.2 硒中毒区域环境硒水平研究
23.3 恩施地方性硒中毒的人为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第24章 恩施地方性硒中毒的临床研究
24.1 硒中毒的一般介绍
24.2 地方性硒中毒的临床表现
24.3 地方性硒中毒的分期与分型
参考文献
第25章 恩施高硒区人口死因与癌症分布研究
25.1 死亡率与死因构成
25.2 人均期望寿命
25.3 恩施高硒区癌症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
参考文献
第26章 硒的人体最大安全摄入量的研究
26.1 高硒地区居民硒的日摄入量和组织硒的含量
26.2 村民食物中硒的含量
26.3 恩施高硒点居民血和发中某些拮抗金属元素的含量
26.4 硒摄入量不同时人尿中三甲基硒离子(tmse?+)排出量
26.5 硒的日摄入量和血、尿以及组织中硒含量的相关性
26.6 硒的最高界限摄入量和最大安全摄入量
参考文献
第27章 富硒产品含硒量标准研究
27.1 国家标准
27.2 省地方标准
27.3 企业标准
27.4 现有国家标准
27.5 现有行业标准
27.6 本书推荐《富硒农产品含硒量安全范围》参考标准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矿物质与有害元素
参考文献
附录b 恩施硒矿分布图及独立硒矿床电镜分析图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自然硒呈钢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风化面光泽较暗淡。颗粒大小变化较大,大者长度达2.5cm,小者仅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自然硒具有挠曲性、延伸性和可溶性等特点。同时还发现自然硒具有易溶蚀的特点,即自然硒形成后,在偏酸水溶液作用下局部发生溶蚀,形成许多孔洞。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次生自然硒的微貌特征十分丰富,除了上面介绍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晶芽状、晶簇状、花瓣状、花蕾状、圆球状、霉粒状、花丛状和仙人掌状等特征,显示出元素硒在低温状态下也具有相当活泼的化学性质。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发现3种形态的自然硒均属三方晶系。也有自然硒呈四方柱状、横切面为梯形的柱状以及平行双面的晶体存在,不属于三方晶系硒。 “自然硒的形成,或是受矿区石灰窑的烘烤或煤的燃烧导致其周围矿石中硒化物的分解,硒的蒸发与凝聚形成的;或是由天然硒化物通过风化作用后直接形成的。渔塘坝硒矿区过去开采硫铁矿,致使富硒层位裸露于表面受到强烈的风化作用。不仅提高了硒的迁移速率,促进了微地域硒的局部聚集,使硒在潜水面以上的地段再次发生局部富集,导致次生自然硒的形成;另一方面,当地居民用富含碳质的页岩(石煤)作燃料煅烧石灰,导致局部地段碳质硅质岩、碳质页岩受热后释放出硒蒸气,在上覆地层和裂隙或孔隙、地表乱石堆及松散堆积物内又冷凝结晶,形成了数量多、颗粒大、形态丰富的次生自然硒。 “蓝硒铜矿是自然界氧化表生带中稀少的铜的亚硒酸盐矿物,其结构有两种形式,即正交晶系的蓝硒铜矿和单斜晶系的单斜蓝硒铜矿。晶体化学式同为Cu[SeO3]·2H2O,二者构成同质二象。” 钱汉东等(2006)[20]利用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等技术,对在渔塘坝发现的蓝硒铜矿的矿物系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蓝硒铜矿在空间上分布主要是沿着黑色碳质硅质岩、碳质碎屑或泥化碳质岩岩层面展布,岩层产状倾斜近陡立。蓝硒铜矿赋存岩石的主要氧化物特征与硅质岩相比,主要表现为低硅、高铝、富镁钾、贫锰;微量元素中则表现为Se、Te、Mo元素超异常富集,它们分别是沉积丰度的4783.66倍和449倍。此外,Cr、V、Ag、Sb、U、Cu等元素相对富集,其中Mo和V分别达到工业利用品位。”

编辑推荐

《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可供从事恩施硒资源开发的企业家和从事富硒食品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