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薛冰,梁仲明,柴生秦 主编 页数:265
内容概要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学习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材,以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对行政管理学理论有兴趣、有需要的人士的读本,《行政管理学》一书具有如下特点:在注重系统、完整地阐述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同时,尽可能吸收和反映该领域国内外当代研究的相关成果;密切结合并分析中国行政改革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注重学以致用,各章之后的典型案例,能帮助学生和读者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升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行政概念审视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第三节 行政管理学思想的演进
第四节 学习目的和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行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节 政府与社会
第三节 政府与市场
第四节 行政职能
第五节 政府职能转变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三章 行政组织
第一节 组织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行政组织的特点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行政组织体制
第五节 行政组织环境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四章 行政权力
第一节 行政权力概述
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内容
第三节 行政权力的分配
第四节 行政权力的行使
第五节 依法行政与行政权力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五章 人事行政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第二节 西方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中国公务员制度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六章 行政领导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第二节 行政领导体制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的基础和素质结构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七章 行政决策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第二节 行政决策过程和理论模式
第三节 行政决策体制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八章 行政实施
第一节 行政实施概述
第二节 行政实施的前提及手段
第三节 行政实施的内容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九章 行政监督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第二节 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当代中国行政监督体制与机制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十章 公共财政管理
第一节 公共财政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公共预算与决算
第三节 公共收入管理
第四节 公共支出管理
第五节 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十一章 行政责任
第一节 行政责任概述
第二节 行政责任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行政责任的确定
第四节 行政道德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第十二章 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第二节 行政效率的测定
第三节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资料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四)质量管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商品的质量必须有严格的规定,以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诸如出售的药品必须经过药品管理部门的批准,肉类必须符合国家的质检标准,各种车辆必须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的安全条例等。政府通过质量管制,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宏观经济管理是指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进行调控,以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高增长、高就业和低通胀的经济目标。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主要包括: (五)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调控宏观经济,使政府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两大基本部分:税收和政府开支。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基本支点是累进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两大部分,它们构成自动削减经济波动的第一道屏障。累进税抑制宏观经济波动的机制是,当经济过热时,就业充分,个人收入总额绝对增加。这时,累进税制度使得个人缴税部分的增长大幅度高于收入本身的增长,这意味着政府将以更快的速度取走个人可能投入市场消费的货币额,达到抑制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过冷时,社会总需求不足,商品卖不出去,厂商被迫限制生产,劳动者收入下降。这时,累进税制度又使个人缴税部分的下降大幅度高于收入下降的速度,使个人收入的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消费品,从而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作用机理是,当一个人获得一份工作有工资收入时,拥有购买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的货币,个人收入与宏观经济运行处于耦合状态。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工厂大量裁员,众多失业者形成的失业大军将剧烈减少本来就不足的有效需求。这时,失业救济制度“自动”发挥作用:失业者能够领到一份救济金,既不致使劳动者陷入经济上的绝境,同时又在宏观经济总量上增加了一块有效需求。当经济开始复苏时,社会总需求增加,厂商开足马力生产,劳动者纷纷找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政府支付的失业救济金便自动停发,从而抽调一部分总需求,给日趋热化的宏观经济送去一阵“凉风”。此外,政府还可通过举办公共工程、相机调节税种等随动调节的制度安排抑制或刺激总需求。 不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也是有代价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表明,过度依靠财政政策会带来许多副作用,比如,政府在经济萧条中不得不接管涉及国计民生的若干公共设施,而企业收归国有往往使企业摆脱了市场竞争法则,降低了整个市场高效率配置资源的功能;高失业救济金既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助长了人们对政府的依赖,也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因此,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强度、深度以及具体形式的选择又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其总的原则应当是“少管为好”、“尽可能市场,必要时政府”。 (六)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采用的调整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种种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成熟,国家发行货币的公共管理职能已演变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得力手段。我们知道,货币是交易的媒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血液”,相对于特定时空范围内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准、流通速度、总交易量三项因素,货币供应量应当有一个确定的、健康的数额。高于这个数额值阈,将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造成通货膨胀;低于这个数额,将使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价格——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抬高投资成本,较高的投资成本必然降低投资者对利润的预期而削减投资,投资减少对经济带来的后果则是经济增长停滞,新增就业机会减少。不难看出,控制货币供应的“水龙头”,控制银根,是一个涉及所有人利益的公共管理职能,它应该、也必须而且也只能由政府来承担。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政策工具有:①法定准备金。中央银行作为政府主管货币发行业务的行政机构,有权为所有商业银行规定(法定)准备金,或者说,规定商业银行的备付金在存款总量当中的比例;②贴现率。中央银行必须经常地与商业银行展开金融业务,及时地吸纳或吐出货币,使投入市场流通的货币量或者增加,或者减少;③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出售或回收债券。上述政策工具的使用会带来增加或减少货币量的神奇结果。其作用机理是,当经济高涨,需求旺盛时,中央政府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贴现率,以及向商业银行发放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和贴现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数量减少,当货币量普遍减少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利率将会上升。利率上升一方面会抑制投资;另一方面会把更多家庭节余的货币吸入商业银行。两者共同作用,使过热的投资和消费水平随之降温,通货膨胀趋缓。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发放债券,使货币回笼,也起到减少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量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中央政府控制银根的方式远不如此简单,其具体工作过程有极为严格的行政技术要求。 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调控市场运行的方式相对更间接一些,政府利用公共权力执掌货币流量的总开关,借助利率杠杆间接调控宏观经济,而不直接插手扩张或抑制总需求,有助于保护市场固有的配置效率。但也正因其更具间接性,货币政策有滞后效应,不具有财政政策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来讲,推测通货膨胀率需要至少以一个月为一个时间单位,而等待一个明确的货币政策结果出现往往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各国经济显现货币政策的时间长短不一,正常状态下一般不少于一个季度)。因此,人们不能在实现短期经济目标的时候,过分指望货币政策会很快发挥作用。调控市场的货币政策必须与其他调控方式配套使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但总的原则应当是:“尽可能货币政策,必要时财政政策。”
编辑推荐
《新体系经济管理系列教材:行政管理学》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教材,不仅能够使读者从中系统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当代进展,也能启发读者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新体系经济管理系列教材:行政管理学》适用于公共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对行政学理论有兴趣和需要的其他人士。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