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德禄,赵慕兰,张浩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的中关村地区坐落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许多研究所,长期以来是中国高等教育及科学研发的中心。1978年我第一次访问时,这些研究机构刚刚从“文革”中开始恢复。在那时,预期中关村将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国际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简直近于幻想。但是,在那一年,中国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发布了科技发展的长期规划,并签署了一系列与美国开展科技合作的有关协议。这些协议帮助一批又一批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到美国的主流大学和创新中心,其中就包括硅谷。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的决策者和科技工作者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试图建构一个国家创新体制,以服务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达成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所制定的现代化宏大目标。从“文革”前的经验出发,当时的主导思想特别重视由上而下的发展规划和中央制定的研发方向。但是到了1980年,对美国创新体制的新接触,促使物理学家陈春先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更加强调科技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并提倡政府培育这些由研究单位衍生出的科技企业。逐渐地,新公司开始出现在中关村的街头,而高科技创业文化的种子也随之播撒开来。1987年,我在主持(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北京办公室的工作时,从这许多家小公司中的一家购置了办公室的电脑,而这家从中科院衍生出来的小公司,后来就发展成了今日的联想。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国家创新体制的重建和重新导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在1988年确立中关村为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决定,就是认识到这一价值的结果。很快,中关村经验吸引了其他城市的注意,大量的高新技术区在中国各地建立起来。而更重要的是,这种高科技创业精神也随之扩散,使中国能在今天参与到国际创新网络中来。    在我第一次访问中国33年后的今天,中关村已经成为一个兴旺发达的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创业基地,并还将继续成为一处制度改革的实验场。中关村已经成为一处磁极,吸引着海外工作的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吸引着国际高科技企业安家落户,成为中国近30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辉煌象征。现在,在一定意义上,这一循环已经建立:硅谷的成功启发了中关村的建立,中关村的建立扶助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这一产业现在正与硅谷和其他国际创新中心开展竞争与合作。    在这些发展的表层之下,是一个有着丰富社会学内涵的以太平洋两岸华裔科学家工程师受到硅谷高科技创业文化所提供的机会的吸引,建构起一个社会网络的历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学故事。而这本书鲜活地叙述的,正是这个故事。王德禄和本书的其他著者,对于中关村的发展有着长期而直接的观察,对于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决策者也提出过重要建议,这使得他们成为著述本书的不二人选。因而,能够由他们来讲述中关村的发展经验,讲述中关村与硅谷的重要互动,以及在这互动下的社会网络构建,并且提出他们对中关村经验的更广泛的国际意义的评估,我们应当感到十分幸运。    理查德·萨特迈耶    美国俄勒冈州大学政治学教授

内容概要

本书讲述了硅谷与中关村之间大量跨区域创业的故事;描述了华人在硅谷发展中的作用;探索了硅谷与新竹、班加罗尔和中关村之间的区域辐射模式;揭示了创新创业集聚区崛起的诀窍是与硅谷建立人脉网络。
作为中关村发展的亲历者、研究者,作者从近百次对创业者、投资者、企业家的深入访谈,结合20余年来对中关村的把脉中,找到了答案……
动力的核心是人脉!人脉让硅谷和中关村互联,让中关村和高新区互联;人脉,让投资者与创业者互联,让企业家与投资者互联;人脉,让智者与创新互联,让今天与未来互联……
如果你是饱含激情的创业者,面向未来的投资者,主导经济的设计者,高新区的耕耘者,崛起中国的拥护者,加入我们织就人脉网络的大军吧!

作者简介

王德禄(1956-)山东青岛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20世纪80年代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担任编辑,从事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研究。1993年创办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并任所长,是企业战略、区域创新、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知识管理领域资深咨询专家。

书籍目录

第1章 开拓:华人在硅谷的历程1
1.1 被遗忘的硅谷早期华人开拓史(1848—1945)2
1.1.1 金山、华工和排华法案2
1.1.2 硅谷是在“中国城”上建起来的4
1.1.3 硅谷:果园里长出的高科技摇篮6
1.2 硅谷电脑与华人(1950—1980)7
1.2.1 仙童分裂和半导体时代的到来7
1.2.2 改变世界:个人电脑时代从硅谷开始8
1.2.3 华人科技创业的起步10
1.2.4 个人电脑给华商带来的机会12
1.3 硅谷华人创业梦之队:橡子园13
1.3.1 陈五福:事业有陈,五福临门14
1.3.2 臧大化:大而化之谓之道16
1.3.3 龚行宪:大道行也,以垂宪象17
1.3.4 王大成:有容乃大,地平天成18
1.3.5 朱伟人:居功至伟,百年树人20
1.4 华人三代留美高潮21
1.4.1 作为美国少数族裔的华人21
1.4.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留美高潮23
1.4.3 打开国门后的中国大陆留学生25
本章参考文献27
第2章 创新:中国学者眼中的硅谷29
2.1 多维透视硅谷模式29
2.1.1 数字硅谷29
2.1.2 《硅谷优势》:斯坦福学者如是说30
2.1.3 戈登?摩尔:创业者的观点32
2.1.4 我们对硅谷模式的新看法34
2.2 系列创业家、天使与风险投资35
2.2.1 硅谷的系列创业家36
2.2.2 点燃创业引擎的天使投资37
2.2.3 作为“创业导师”的天使投资人39
2.2.4 沙丘路:风险投资集聚地41
2.3 新兴产业改变世界43
2.3.1 硅谷:新兴产业的策源地43
2.3.2 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44
2.3.3 用商业模式改变世界46
2.3.4 那些改变了世界的大企业51
2.4 一流大学:硅谷创新力量的来源52
2.4.1 斯坦福大学与加州伯克利分校53
2.4.2 硅谷产学研的创新循环55
2.4.3 硅谷大学衍生企业57
2.4.4 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57
2.4.5 大学支持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氛围58
2.5 中关村距世界第一有多远59
2.5.1 自主创新: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59
2.5.2 中关村的产业原创能力不足60
2.5.3 大学:重新走进“象牙塔”62
2.5.4 天使投资:中关村原创新兴产业缺失的一环62
2.5.5 中关村管委会:美国次一级政府应该学中国64
本章参考文献64
第3章 辐射:硅谷的全球影响力67
3.1 人的力量:硅谷区域辐射67
3.1.1 不是复制硅谷,而是与硅谷建立人脉67
3.1.2 硅谷的移民创业网络70
3.1.3 回到祖国的跨区域创业者72
3.2 中国新竹园区:成功模仿硅谷的先声73
3.2.1 早期台湾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74
3.2.2 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形成75
3.2.3 来自硅谷的创业者和投资人76
3.2.4 新竹崛起:硅谷创新模式在台湾地区79
3.3 印度班加罗尔:承接“硅谷”81
3.3.1 印度人在硅谷81
3.3.2 跨区域创业者与“千年虫”历史机遇83
3.3.3 班加罗尔科技资源的集聚86
3.4 以色列与硅谷:天然的人脉联系87
3.4.1 犹太人:硅谷创业和风投的中坚力量87
3.4.2 高科技产业起步:硅谷公司在以色列88
3.4.3 政府的作用:风险投资和孵化器89
3.4.4 以色列的跨区域创业者91
3.4.5 以色列:“创业的国度”93
本章参考文献95
第4章 学习:中关村与硅谷的互动96
4.1 硅谷:从老师到同伴96
4.1.1 学习硅谷:科技人员下海创业96
4.1.2 中关村与硅谷多层次互动97
4.1.3 在硅谷与中关村之间跨区域创业98
4.2 中关村学习硅谷99
4.2.1 新技术革命浪潮冲击中关村99
4.2.2 陈春先:效仿硅谷第一人101
4.2.3 电子一条街:中关村与硅谷早期的产业联通102
4.2.4 胡昭广:政府中学习硅谷第一人104
4.3 中关村与硅谷建立多层次产业联系107
4.3.1 早期中关村的角色:硅谷产品代理与汉化107
4.3.2 王志东:第一个中关村版的硅谷企业模式109
4.3.3 硅谷企业在中关村设研发中心111
4.3.4 跨区域创业:中关村的互联网产业112
4.3.5 驻硅谷办事处:中关村抢滩创新前沿114
4.4 在硅谷与中关村之间跨区域创业115
4.4.1 留学生归国创业与风投:开启中关村与硅谷互动的新局面115
4.4.2 人脉网络的作用:硅谷中关村区域辐射新模型118
4.4.3 数字中关村:1988—2010119
本章参考文献121
第5章 创业:硅谷的中国大陆留学生122
5.1 20世纪90年代创业先行者122
5.1.1 中国大陆留学生创业者在硅谷的出现122
5.1.2 中国大陆留学生硅谷创业潮124
5.1.3 朱敏夫妇:硅谷创业侠侣126
5.1.4 陈宏:拥有大量人脉的创业者127
5.1.5 邓锋:硅谷创业清华系129
5.1.6 曹小帆:在打工过程中学会创业131
5.2 创业在新世纪132
5.2.1 谢青:构筑网络安全堡垒132
5.2.2 阎先涛:硅谷绿色经济的弄潮儿133
5.2.3 金海平:开拓全球定位系统的新领域135
5.2.4 李同宁:硅谷光电女强人136
5.3 中国大陆留学生社群137
5.3.1 硅谷中国大陆留学生社群137
5.3.2 硅谷中国大陆同学会:他乡遇故知139
5.3.3 硅谷华人专业社团142
5.3.4 硅谷两岸华人协会融合发展146
本章参考文献147
第6章 海归:硅谷留学生创业中关村148
6.1 互联网:紧跟硅谷产业发展148
6.1.1 中关村硅谷互联网产业联系148
6.1.2 陈一舟:从校友录到网络社群150
6.1.3 李彦宏:众里寻他千百度152
6.1.4 杨浩涌:从硅谷回来“赶集”154
6.2 集成电路:硅谷海归冲击产业前沿156
6.2.1 中关村硅谷集成电路产业联系156
6.2.2 邓中翰:中国微电子产业的星光158
6.2.3 陈大同:帮助中国通信产业展翅翱翔160
6.3 软件:专注于细分领域161
6.3.1 中关村硅谷软件产业联系161
6.3.2 杨大川:中关村的系列创业者162
6.3.3 刘世平:从硅谷“挖”回中关村164
6.3.4 黄劲:从教育软件到软件教育166
6.4 生物医药:追赶朝阳168
6.4.1 中关村硅谷生物医药产业联系168
6.4.2 吴越:硅谷中关村间的生物研发外包链接169
6.4.3 黎志良:做生物制药领域的“中国制造”172
6.5 海归创业的土壤173
6.5.1 中关村海归创业概览174
6.5.2 留学人员创业园177
6.5.3 海归创业政策一条龙181
本章参考文献183
第7章 风投:硅谷创新模式落地中关村184
7.1 从创业者到风险投资商184
7.1.1 风险投资的起源184
7.1.2 从创业者到风险投资商的转变186
7.1.3 中关村早期风险投资188
7.2 从硅谷进入中关村的风险投资机构190
7.2.1 中关村创业者接受来自硅谷的风险投资190
7.2.2 新浪:中关村与硅谷的第一次产业合作191
7.2.3 最早进入中关村的风投机构——美国国际数据集团193
7.2.4 成长在中关村的加州红杉194
7.2.5 投资中关村的华裔风投——华登国际195
7.3 硅谷创业成功的留学生回中关村风险投资197
7.3.1 朱敏:产业领袖和资本领袖相结合的产业组织者197
7.3.2 陈宏:用人际网络来编制汉能199
7.3.3 陈大同:投资人的实业理念与社会责任201
7.3.4 叶东:从V2V到青云创投203
7.3.5 陈亦工:硅谷中关村间的中介桥梁206
7.4 中关村的创业者转变为风险投资人207
7.4.1 柳传志:从创业者到投资人208
7.4.2 雷军:“移动互联网”的天使投资210
7.4.3 中关村的天使投资211
本章参考文献212
第8章 人脉:硅谷和中关村创新网络的核心213
8.1 从华人社群到创业人脉网络的演进213
8.1.1 硅谷华人社群:传统向高科技创业功能的变迁213
8.1.2 硅谷的中国大陆留学生社群:从融入到自组织215
8.1.3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形成216
8.2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内涵解析218
8.2.1 创业: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核心功能218
8.2.2 跨区域创业支撑全球链接219
8.2.3 跨区域创业者成为新兴产业的组织者220
8.2.4 网络:硅谷中关村人脉关系的内在规律222
8.3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发展趋势224
8.3.1 硅谷中关村创造新兴产业224
8.3.2 中关村:与硅谷对接的全球创新亮点226
本章参考文献228
第9章 未来:硅谷中关村与全球链接229
9.1 硅谷与中国高新区229
9.1.1 硅谷与中国火炬229
9.1.2 硅谷与中国高新区231
9.2 《硅谷指数》与中关村234
9.2.1 《硅谷指数》:硅谷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年度评价234
9.2.2 《硅谷指数》的特别分析237
9.2.3 中关村产业发展报告241
9.2.4 从两个报告看两地产业发展的同步性242
9.3 硅谷与中关村:全球链接干道243
9.3.1 新经济模式的兴起243
9.3.2 硅谷—中关村的全球链接245
9.3.3 全球链接新模式246
9.3.4 全球创新版图变迁248
本章参考文献252
附录 本书访谈一览254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世纪下半叶,大批华人纷纷去了圣何塞以及周围的圣塔克拉拉,从事筑路、建筑和农业。由于当时美国严重的种族歧视,这些华人移民被剥夺了包括作证权力在内的各种权力,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任何保护,因此不得不居住在一起,互相帮助照应,从而形成了华人聚集的“中国城”。在1860年,只有22名中国人在圣塔克拉拉郡生活的记录,而当时全郡的人口有1.2万人,而到了1870年,2.8万人的圣塔克拉拉郡则汇集了1525名中国人,其中有1/3生活在圣何塞。和其他地方一样,这些人聚居的地方就被称之为“中国城”。“中国城”里的中国人主要从事服务行业:开餐馆、洗衣店、杂货铺甚至是赌场,因此他们聚居的位置恰恰处于市中心地带。但是这些中国城却多次毁于种族歧视的大火。 至今,圣何塞的市中心一座豪华旅馆圆形广场(Circle of Palms Plaza)的墙壁上,有这么一块“中国城”纪念牌: “1887年5月4日,在这块土地上,一场神秘的大火被人有意点燃,烧毁了圣何塞市的中国城——这座旧金山以南最大的中国城,一个由单身汉和家庭共同组成的社区。这些中国早期开拓者对于圣塔克拉拉郡的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事实上,这场大火毫不神秘。1882年,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随后美国西部的排华运动逐渐达到了高峰。1885年,怀俄明石泉城的华工们遭到了野蛮屠杀和驱逐;1887年3月,圣何塞市议会通过投票决定将中国城完全移除,5月4日晚,整个中国城就被付之一炬,第二天,当地居民开始在灰烬中寻找和挖掘值钱的财物。时隔久远,追查谁是纵火犯既不可能也无意义,这只是那个年代发生在这块土地上诸多针对华人暴行中的一例而已。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圣何塞这个仅仅几万人的小城,在1866—1887年间曾经先后出现的5个中国城中,除了最后一个海伦威尔中国城外,其他4个先后毁于大火。其实与其说是毁于大火,不如说是毁于卑劣的排华运动和种族歧视。中国城本身与其说是华人移民方便自己生活的组织方式,不如说是在黑暗的社会压迫下自我保护的一种无奈之举,所以才会不断地被毁灭又不断地再生出来。即便如此,在历史的长河中,华人们仍然在硅谷奋力留下了些许当初的遗迹,而不仅仅是一块不起眼的铜牌。 当年圣何塞中国城的标志性建筑是一所名叫“五神宫”的道庙,随着中国城的拆毁,五神宫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该庙的复制品在圣何塞历史公园遗址中陈列着。该公园是一处记录早期圣何塞开拓历史的公共主题公园,所陈列的就是当时圣何塞城市建筑的仿制品。这栋道庙仿制品也在其中。5个中国城中,规模最大的市场街中国城被焚的翌年,即1888年,这所道庙在华人新的聚集区被建立起来。在当时,底层主要功能是会堂、文化中心、学校和祠堂,而从广东省运来的5座神龛则被陈列于二楼。这座多功能的道庙一直延续到1949年被拆除。1988年,当地名为“中华历史与文化计划”的社团组织募集了60万美元仿制此庙置于公园内,这才有了这栋向游人诉说当年华埠历史的建筑。建筑一侧有一面记载捐款人姓名的墙壁。墙上捐款人的名字大部分只剩下英文字母,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是移民第三代或第四代,乡音早已淡去乃至遗忘,但是当他们将名字镌刻在这些石砖上的时候,他们脉搏中跳动的,无疑是来自远方的鲜血。 在圣何塞郊外的橡树山公墓,有一块华人历史福地。这块据记载埋葬了从1894—1960年间300多位华人的墓地,目前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块墓碑,墓碑树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或许只是巧合,这一年也是中国近代史发生了太多的屈辱,令人不忍回忆的一年。时至今日,当地的华人社团仍然会在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来此祭拜先人。当地的华人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传统,维系移民第三代或第四代与传统的联系。 1.1.3硅谷:果园里长出的高科技摇篮正如在淘金潮中最大的赢家是那些在矿山贩卖牛仔裤和饮用水的小贩一样,加州的淘金热不仅催生了旧金山这样的城市,也给圣何塞这类并不产金的小城带来了繁荣。圣何塞位于旧金山东南60公里处,1849年,加州第一届州议会就在此成立。虽然圣何塞本身没有金矿,但圣何塞仍然凭借其位于通往矿区必经之路的地理优势和盛产淘金必须的水银矿的资源优势在淘金潮中快速发展。时至今日,圣何塞本地最为重要的报纸仍然以“圣何塞水银报”命名(1)。此后,圣塔克拉拉郡和圣何塞市长期以来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这里没有什么大型工业,支柱产业一直是农业,由于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圣塔克拉拉郡盛产梅子、草莓以及葡萄等水果,后来,一些食品加工工业应运而生,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本地雇用劳工最多的企业是一家罐头厂。 1884年,硅谷创新力量的源泉——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成立。这一年,为了纪念患伤寒病去世的爱子,前加州州长、中央太平洋铁道公司总裁利兰•斯坦福决定在圣塔克拉拉兴建一所大学。为此,斯坦福夫妇几乎倾其所有,将名下2000万美元和8000英亩土地奉献给了这所大学,这就是后来蜚声世界的斯坦福大学。1891年,斯坦福大学正式开课。在以后100年的时间里,这所大学迅速崛起,不仅成为世界上顶级大学,培养了诸多美国最优秀的人才,同时更催生了一个最具有创新力的区域——硅谷的诞生和繁荣,这是全世界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无法做到的。 催生硅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国防需求。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海军对于无线电的需求日益迫切。1909年,一位当时还籍籍无名的斯坦福在校生西里尔•艾沃尔(Cyril Elwell)开创了联邦电报公司,此后凭借先进的创新技术获得了海军的订单,从而使圣塔克拉拉成为美国海军的一个工作站点,并且海军的飞行研究基地也设于此,后来许多科技公司和商店都围绕着海军的研究基地而建立起来。而为了与东部实力雄厚的企业竞争,这些圣塔克拉拉的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以获得一席之地。随着海军把它大部分位于西海岸的工程项目转移到圣迭戈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接手了海军原来的工程项目,使得大部分的公司得以留在圣塔克拉拉。当新的公司搬迁进来之后,这个区域又逐渐成为航空航天企业的聚集区。这些国防工业的存在为地区提供了第一批工程师,日后这些工程师或另立门户创业,或成为地区产业发展富有经验的技术中坚。 这些国防工业订单还滋养了以惠普为代表的第一代硅谷大企业的成长。1939年,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及大卫•帕卡德(David Packard)在一间车库中创办了用两人名字命名的惠普公司。后人将此车库定为硅谷的诞生地。成立之初,惠普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设备和元件的设计与生产。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军队订单迅速增加,惠普向为军队制造武器和防御设备的公司供货,成为军需品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战后,惠普长期高速发展,并迅速扩展到其他领域。同时一批类似惠普这样的电子、通信公司也落户于圣何塞和圣塔克拉拉,使得农业在该地区的重要程度日益降低。2011年惠普已经成为拥有资产1260亿美元,雇用员工32万余人的超大型跨国公司巨头。 1955年,随着“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落户于硅谷距离斯坦福不远的山景城,半导体产业时代来临。十几年间,圣塔克拉拉谷和圣何塞市出现了大量与由高纯度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企业,1971年1月,《每周商业》的记者唐•赫夫勒(Don Hoefler)给这块地方取名“硅谷”,从此“硅谷”成为这块地区及其蓬勃的高科技产业的名片,也成为美国技术创新的代名词。直到今天,这块土地不仅仅在半导体领域引领着时代潮流,并且在电脑、互联网、软件和清洁技术等各领域也引导着创新的潮流。

后记

2009年初,我和中关村管委会原委员赵慕兰决定去硅谷参加“硅谷指数发布会”,并想借此机会深入了解硅谷。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常年往来于硅谷的朋友李树、范保群和舒建华来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介绍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几位朋友的建议使我们萌生了写一本硅谷与中关村人脉关系的书的念头。就在横跨太平洋的飞机上,我们开始了本书内容与结构的构思。    到了硅谷后,李树、范保群、舒建华、谈锋介绍的几位朋友成为我们在硅谷开展一系列访谈的起点。硅谷的华人们是如此的热情,以至于每个访谈对象在尽意介绍自己的同时又向我们介绍了更多的重要人物和新线索,使我们在硅谷近20天的访谈格外充实和富有成果。访谈使我们获得了大量鲜活的资料,结交了许多硅谷各界的朋友,也进一步了解到发达的创业人脉网络是硅谷成功的基因。    回到北京后,我们继续循着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在中关村展开密集调研和探访,接触到了大量和硅谷有千丝万缕人脉关系的创业者。由此,我们更加坚定了本书写作的初衷:把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作为认识硅谷和中关村的理论新视角。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经常为自己新的思想观点和大局判断而激动不已,每当这时,赵慕兰总是向我“泼冷水”。现在看来,我的那些观点和判断确定了本书的方向和核心内容,而赵慕兰泼的“冷水”恰恰把我的战略判断与经济现实和经济理论紧紧连接起来,使得本书“接了地气儿”,她逐字逐句的文字修改也让本书观点的表达更为清晰。张浩则承担了全书的材料组织和文字编写工作。t我们要感谢安娜·李·萨克森尼安教授、亨利·罗文教授和汉考克夫妇。他们是我们写作本书时在硅谷最早进行交流的学者,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我们也同他们有多次深人的交流与沟通,他们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肯定。此外,萨克森尼安教授所写的《新世代科技冒险家》一书,对硅谷地区移民创业者的研究和从创业者到天使投资人的循环的介绍对我们启发良多;汉考克先生组织编写的《硅谷指数2010》中提出的“全球链接能力”,也成为我们认识、判断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感谢俄勒冈大学政治学教授理查德·萨特迈耶教授,他曾几次来到长城所与我们讨论本书的写作并给予了许多学术建议,还热隋为本书写序。我们要感谢联想控股集团总裁柳传志先生、北京市原副市长胡昭广先生、科技日报原社长张景安先生和香港大学许成钢教授,他们在百忙之中阅读了书稿并为本书写了短评。我们要感谢吴敬琏先生、钱颖一教授,他们较早从理论层面认识到硅谷经验的重要意义,将一批重要的硅谷文献和著作引入我们的视野。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夏颖奇、石小敏、郭洪、杨跃承、邹祖烨、谈锋等研究者同我们的思想碰撞和给予的学术帮助。    我们感谢热情接受访谈的王大成:叶东、朱伟人、朱敏、刘世平、李同宁、李心培、杨大川、杨俊龙、吴越、陈大同、陈亦工、陈宏、金海平、姚纳新、徐郁清、龚行宪、阎先涛、谢青、臧大化等创业者、投资人(按姓氏笔画排列)。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与我们分享他们自己的发展历程与心路,成为本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我们还要感谢本书撰写过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并提供了无私帮助的丁维平、王文申、王学军、邓海珠、石运祥、叶荫宇、田元、邢苏星、任亚林、刘戈平、刘宇、江罗丽婉、许静静、苏战、李树、杨如春、吴长松、余中、沙正治、张琪、张自力、陆向谦、范保群、林昇恒、易友文、周云帆、赵敏章、胡荣江、茹晓明、徐少法、徐斌、黄琼香、梅萌、梁明、舒建华、童杰、雷平、雷虹、薛军等友人(按姓氏笔画排列)。由于篇幅和题材所限,本书正文中难以划出专门章节来介绍他们,但他们的经历、思想与人脉对于本书的写作有重要帮助,令人难忘。    最后,我们再次对所有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给予热心帮助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出版付出的劳动,感谢长城所武文生、陈文丰、王成刚有关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情况介绍和共同交流,感谢许颖、刘文语、蔡宇轩、李庆为本书编辑所做的工作。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出现疏漏在所难免,望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王德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创业者可以感受到“改变世界梦想”;企业家可以学习“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大学管理者可以效仿斯坦福大学带动创新创业集聚的发展经验;投资人可以遵循产业组织者的路径最大化自身价值;政府则可以以“形成创新循环”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短短二十余万字,清晰地将这复杂事务娓娓道来,实属难得。    ——柳传志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一书紧紧抓住创新第一要素——人才资源以及创业为核心功能的人脉网络,深入发掘了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路径。书中所提出的创新经济有关人才、资金和知识与技术的良性循环,是探索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律的重要研究成果。    ——胡昭广    不同于《乔布斯传》从一个创新节点来评点创新尖峰,也不同于《浪潮之巅》从互联网和IT行业的产业链条来描绘创新沿革,本书作者从人脉视角出发,通过硅谷与中关村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创新性经济的发展特征和创新全球化的未来走向。每一个高技术的从业者和立志进入高技术行业的人我推荐看看这本书。    ——张景安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创新,取决于创业,取决于巨大量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发展。中关村作为仅次于硅谷的全球第二大的科技园区,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希望和典范。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近二十年来世界许多先进国家都在努力模仿硅谷,但绝大多数成绩平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法治和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初建阶段的中国,出现了从人脉、资本、组织、到技术都与硅谷紧密相通的中关村园区。历经对中关村二十多年的研究,对硅谷的深入考察,王德禄和赵慕兰在《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一书中揭示了举世瞩目的中关村现象的秘密。任何关心创新,关心创业,关心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读者都会得益于此书。    ——许成钢

编辑推荐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编辑推荐:中关村作为仅次于硅谷的全球第二大的科技园区,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希望和典范。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近二十年来世界许多先进国家都在努力模仿硅谷,但绝大多数成绩平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法治和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初建阶段的中国,出现了从人脉、资本、组织、到技术都与硅谷紧密相通的中关村园区。历经对中关村二十多年的研究,对硅谷的深入考察,王德禄和赵慕兰在《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一书中揭示了举世瞩目的中关村现象的秘密。任何关心创新,关心创业,关心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读者都会得益于此书。

名人推荐

创业者可以感受到“改变世界的梦想”i企业家可以学习“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大学管理者可以效仿斯坦福大学带动创新创业集聚的发展经验;投资人可以遵循产业组织者的路径最大化自身价值;政府则可以以“形成创新循环”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短短二十余万字,清晰地将这些复杂事务娓娓道来,实属难得。 ——柳传志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一书紧紧抓住创新第一要素——人才资源以及以创业为核心功能的人脉网络,深入发掘了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路径。书中所提出的创新经济有关人才、资金和知识与技术的良性循环,是探索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律的重要研究成果。 ——胡昭广 不同于《乔布斯传》从一个创新节点来评点创新尖峰,也不同于《浪潮之巅》从互联网和IT行业的产业链条来描绘创新沿革,本书作者从人脉视角出发,通过硅谷与中关村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特征和创新全球化的未来走向。我向每一个高技术的从业者和立志进入高技术行业的人推荐这本书。 ——张景安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创新,取决于创业,取决于大量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中关村作为仅次于硅谷的全球第二大科技园区,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希望和典范。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近二十年来世界许多先进国家都在努力模仿硅谷,但绝大多数成绩平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法治和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初建阶段的中国,出现了从人脉、资本、组织到技术都与硅谷紧密相通的中关村园区。历经对中关村二十多年的研究,对硅谷的深入考察,王德禄和赵慕兰在《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一书中揭示了举世瞩目的中关村现象的秘密。任何关心创新,一关心创业,关心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读者都会得益于此书。 ——许成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非常期待该书速速入手!一睹为快!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小的世界,处处可见六度空间理论(小世界理论)在发挥作用~~~读《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构建自己现实到理想的行动网络体系。
  •   之前,老是觉得近年来,创新似乎与华人无缘,四大发明早已成为历史。读了这门书,真是震撼,原来,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世界创新基地——硅谷和中关村默默耕耘,正在开创一个个新的篇章,殊不知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等等科技前沿,都有我们华人智慧的结晶。
    本书构思新颖,信息量大,文字朴实,概况精准,值得收藏。
    听了长城所王德禄所长的演讲,非常感兴趣,订购了几本,送与好友,都反映非常好。
  •   送货真够及时的,书很好,一口气读完,虽然不算轻松,但内容还是挺充实的
  •   “硅谷”、“中关村”,这都是闪闪发亮的地名或是名号,几乎是高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硅谷 (Silicon Valley) ,不少人都知道它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一块区域,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这个区域现在其它高技术产业也已经比较发达了,可以说“硅谷”这个名称可以指代所有高技术产业了。但不少人可能不知道以下这个事实:硅谷是在“中国城”上建立起来的。“中关村”,这个称号,我们可能更熟悉。中关村地区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许多研究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这么多个“第一”,的确让人炫目,正因为它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美国的“硅谷”,世界闻名。iPhone4、iPad3、Facebook、twitte等等这些最时尚的产品和平台都来自于“硅谷”。硅谷的巨大成功启发了中关村的建立,中关村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在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在科技创新的合作越来越多。把硅谷和中关村之间大量的跨区域创业和互动的故事讲述出来,是个挺吸引的话题。
    由谁来讲述这些以社会人脉网络为特征的社会学故事呢?本书的作者王德禄、赵慕兰和张浩是比较合适的合作人选。王德禄,1993年创办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并任所长,是企业战略、区域创新、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知识管理领域资深咨询专家。赵慕兰,1991-2006年任中关村管委会委员,中关村管委会研究室主任,她对中关村的发展有长期直接的观察和接触。
    这本书先是从历史的角度入手,介绍了华人在硅谷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的作用,并比较具体地介绍了硅谷华人的人脉网络,本书对硅谷一代代的华人代表都有所简介。作者提出:人脉网络本身代表了硅谷创新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这本书的第二章就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硅谷这种以人脉网络为核心的创新机制,包括大学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创业者的梦想,天使投资人,原创性新兴产业等等。可以这么说,正因为拥有了发达的人脉网络的这片肥沃的土壤,硅谷这朵美丽的奇葩才开的这么艳丽!在这本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中国大陆留学生硅谷创业成功的代表者,还介绍了以邓中翰、李彦宏为代表的留学生创业者,他们在中关村创业并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这本书总结了硅谷中关村跨区域人脉网络的重要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全球化意义。
    总的来说,这本书阅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既有精彩的故事片段,又有一定的理论思考。
  •   书的质量挺好的,而且内容页很好
  •   看了10来页,个人感觉还是挺不错,知道一些历史,相对于喜欢创业的人来还是值得一看!
  •     一副硅谷英雄实现创业梦想的“清明上河图”
       ——读《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
      
      几年前就听说中国硅谷中关村“教父”,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要写一部关于中美硅谷创业者人脉关系的书,我们都十分期待。王德禄呕心沥血四年与赵幕兰、张浩共同合作,今年四月终于付梓问世。本书虽然侧重高新产业创新中的人脉叙述,但是其广度和深度其实是一部华人硅谷英雄的创业史,也是一切企图成就高新产业创业梦想者的重要参照系,是一部多视角透析美国硅谷和中关村创业者、开拓者的“清明上河图”。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资料翔实,脉络清晰,极具权威性。
      众所周知,王德禄是中国硅谷中关村研究的第一人。还在80年代末的时候,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王德禄就十分关注中关村的创新和发展,90年代初王德禄主导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就把相当的精力投入到中关村,低调务实而不喧嚣。因为王德禄坚信中关村必将是中国籍腾飞的高速引擎。而此时中国智业刚刚起步,既浪漫喧嚣,又急功近利,所谓“点子大王”“亚细亚策划”“中国策划第一人”等等的旌旗猎猎,十分注重眼前的战术和市场利益,但是缺乏长远的战略研究。“知识经济”的图腾崇拜和大众狂欢与刚刚打破禁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互动几年之后,渐渐趋于岑寂。而此时王德禄的企业战略研究则风生水起,特别是在中关村高科技的战略研究方面首屈一家,别无分号。
      正如本书序言作者美国俄勒冈州大学政治学教授理查德·萨特迈耶所言:该书旨在“建构起一个社会网络的历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学故事。而这本书鲜活地叙述的,正是这个故事。王德禄和本书的其他著者,对于中关村的发展有着长期而直接的观察,对于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决策者也提出过重要建议,这使得他们成为著述本书的不二人选。因而,能够由他们来讲述中关村的发展经验,讲述中关村与硅谷的重要互动,以及在这互动下的社会网络构建,并且提出他们对中关村经验的更广泛的国际意义。“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以人为本,以人脉为纲,极具实用性。
      本书仅仅20多万字,但叙述精当,第一章是从硅谷崛起伊始的华人写起,分别写了三波留美高潮中华人学者和创业者如何打碎了“华人在硅谷发展的玻璃天花板”。这些人分别是:李信麟、李信培、陈五福、臧大化、龚行宪、杨俊龙。第二章则是关于硅谷人脉关系作为一种创新模式的理论分析,视角独到新颖,是本书的枢纽。本章在作者笔下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将创业历史、创业观念、创业的多元要素(大学实验室、创业者、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者)以及改变世界的高科技特征,还有硅谷与中关村比较分析。
      王德禄在一次讲座中说“最近俄国总统到硅谷,说要在莫斯科也搞一个硅谷,我认为这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只有跟硅谷有很广泛的人脉,才能复制硅谷的模式并取得成功,人脉网络是Copy硅谷最基本的要素。我们知道,学习硅谷第一个成功的是新竹。新竹为什么能成功?这是因为二战之后留在美国的5000多留学生中,有两百多人在硅谷;60年代台湾有10000多人到美国,其中有上千人留在了硅谷。这些人在台湾和硅谷两地跑,是新竹成功的人脉网络基础。”可见人脉对“硅谷模式”形成的关键作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作者笔下,读者会跟随作者的文字感觉到一种创业的冲动和野心。柳传志认为:创业者、企业家、大学管理者、投资人、政府和官员都可以从中学习和受益。这本书有丰富地历史经验为镜鉴,也有未来创新的可能走向和分析。由是我认为这本书几乎是有志于改变世界的中国硅谷英雄不该忽略和无法绕过的必读书。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思想丰富,承前启后,极具前瞻性。
      王德禄对中关村的形成、发展创业人才和创业成果如数家珍,多年前就编写过《中关村一条街大事纪要》,撰写过大量区域创新、跨地区创新的文章,他的丰富思想一直在这里凝结,对于刚刚崛起不久的中关村,他和长城所全体同仁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也给政府提供了一些实际有效的建议。王德禄搞过科学史研究,著述和翻译都精益求精。工作作风严谨,面对一个问题,一种思路,分析过程、比较过程、资料支撑和吸收过程都很细致。比如在中关村体制机制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建设建设中,王德禄和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巨大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自主创新的核心是自主产权清晰,这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只有解决了产权问题,可以说自主创新才能打通,才能在中国作为一个通路起到重要作用。制约中国高新产业良性循环,制约硅谷英雄创业和发展的瓶颈问题虽然作者在本书讲的不多,但是在这个问题王德禄最具前瞻性,王德禄早几年前接受《价值中国》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代和第二代创业者都没有解决好产权问题,第一代企业和北大、清华、中科院的关系仍纠缠不清,许多新出现的企业家也有面临着产权不清的隐患。十六大还专门出台了政策,人才、管理都可以参股,但这都是空话。等于是高技术企业第一代企业家的产权问题到最后也没有解决,现在他们处在退休年龄,只能拿社会退休金,没有股权收益,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再创业,无法在高技术产业上再发挥作用。但是在美国,凡是成功的创业者,由于能拿到产权,就可以凭借股权收益去做天使投资,形成了良性循环,而中国还循环不起来。”
      
      我相信,一个对本书所涉及的领域有创业梦想的人,只要仔细阅读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一个对高新产业创新有一定思虑的的人读了此书或许有化蛹成蝶的冲动
      
  •      “硅谷”、“中关村”,这都是闪闪发亮的地名或是名号,几乎是高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硅谷 (Silicon Valley) ,不少人都知道它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一块区域,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这个区域现在其它高技术产业也已经比较发达了,可以说“硅谷”这个名称可以指代所有高技术产业了。但不少人可能不知道以下这个事实:硅谷是在“中国城”上建立起来的。“中关村”,这个称号,我们可能更熟悉。中关村地区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许多研究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这么多个“第一”,的确让人炫目,正因为它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美国的“硅谷”,世界闻名。iPhone4、iPad3、Facebook、twitte等等这些最时尚的产品和平台都来自于“硅谷”。硅谷的巨大成功启发了中关村的建立,中关村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在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在科技创新的合作越来越多。把硅谷和中关村之间大量的跨区域创业和互动的故事讲述出来,是个挺吸引的话题。
       由谁来讲述这些以社会人脉网络为特征的社会学故事呢?本书的作者王德禄、赵慕兰和张浩是比较合适的合作人选。王德禄,1993年创办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并任所长,是企业战略、区域创新、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知识管理领域资深咨询专家。赵慕兰,1991-2006年任中关村管委会委员,中关村管委会研究室主任,她对中关村的发展有长期直接的观察和接触。
       这本书先是从历史的角度入手,介绍了华人在硅谷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的作用,并比较具体地介绍了硅谷华人的人脉网络,本书对硅谷一代代的华人代表都有所简介。作者提出:人脉网络本身代表了硅谷创新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这本书的第二章就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硅谷这种以人脉网络为核心的创新机制,包括大学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创业者的梦想,天使投资人,原创性新兴产业等等。可以这么说,正因为拥有了发达的人脉网络的这片肥沃的土壤,硅谷这朵美丽的奇葩才开的这么艳丽!在这本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中国大陆留学生硅谷创业成功的代表者,还介绍了以邓中翰、李彦宏为代表的留学生创业者,他们在中关村创业并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这本书总结了硅谷中关村跨区域人脉网络的重要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全球化意义。
       总的来说,这本书阅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既有精彩的故事片段,又有一定的理论思考。
      
      
  •     本书讲述了硅谷的企业创业生态,以及其它地方跟随者的情况,如国内北京的中关村(也有提到上海张江高科)、台湾新竹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当然,重点还是在硅谷以及中关村。
      
      为了揭示一些规律,作者围绕着硅谷与中关村之间的紧密联系,讲述了从近代华人在硅谷一带的辛苦开拓,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模仿硅谷模式的发展情况。
      
      虽然没有《浪潮之巅》读来那么激动人心,但也穿插了不少华人创业者的经历。通过考察硅谷及其若干跟随者的情况,还有其中的一些创业故事,本书相对平实地给出了值得让人深思的结论,比如硅谷的成功原因(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流高校和一流科技园之间紧密的产学研结合、良好的天使投资环境等)、良好创业生态链的三个群体(系列创业家、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社团交流的重要性(人脉)。我们从书中简述的各个创业前辈的经历中,也能学到一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创业者而言,可能要特别注意人脉的培养和积累。另外,可以多注意下不同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而带来的机会(比如产业转移,比如Copy to China模式),结合自己跨区域的人际关系,或许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个人感觉,特别适合两类人来读:一类是科技园区的直接管理者及更高层官员,主要是可以学习下如何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另一类是创业者,如何更好地积累和组织各方面的资源。
  •     等待这本书出版,先睹为快。。。。。。。。。。。。。。。。
      等待这本书出版,先睹为快。。。。。。。。。。。。。。。。
      等待这本书出版,先睹为快。。。。。。。。。。。。。。。。
      为什么发表不了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