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基思•贝恩,(英)彼得•豪厄尔斯  译者:扬农,周瀛,张慧卉  
Tag标签:无  

前言

“NAFMII金融译丛”总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论断普适而常新。近代以来,由于危机和丑闻周期性频发,金融家和金融行为曾广受诟病,这个“门口的野蛮人”在每次大危机中总被视为一切祸患的罪魁。但是,历经颠扑、洗礼,从产业资本时代走来的金融浪潮,虽百转千回,也未改变奔涌向前、发展壮大的趋势,在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互动中终成国民经济的枢纽锁钥。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开放持续深入,金融对国民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愈发突出。特别地,金融之于国民经济的媒介,尤以金融市场的作用为重!近些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规模迅速扩大,创新步伐加快,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市场参与者日益丰富,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市场主体进行投融资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和手段,使社会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有效的配置,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高速发展中的中国金融市场,既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影响着国计民生建设,更以挺立潮头、博采众长的谦逊态度与国际接轨,稳步对外开放,在推动我国经济“走出去”的同时,将各种有益的国际经验“引进来”。斯是译丛,也正是向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经验学习中所进行的一点点努力。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金融市场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从国际实践看,固定收益市场因其规模大、产品丰富、易于衍生和机构交易等特性,已经成为成熟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以直接金融为主要融资渠道的“市场主导型”国家(如美、英等国),债券市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绝非传统信贷融资模式可以比拟!毫无疑问,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债券市场发展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应当看到,市场的发展总是依循其内在规律前行,债券市场因其固定收益和个性化特征,适合询价交易,适宜面向机构投资者,因此场外市场是债券市场的主体,以场外市场(即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场内市场(即交易所债券市场)为辅,两个市场分工合作、相互补充、互通互联的债券市场发展道路已通过各国市场实践广为证明。债券市场体系建设对于我国要发展直接融资、完善金融体系、分散过度集中的银行信贷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发展债券市场、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完善金融体系是一项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我们有幸能够见证并亲身参与这项工作。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自2007年9月成立以来,不断充实和发挥市场自律管理职能,大力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我们建立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机制,提高市场管理效率。自2008年4月15日至2012年10月31日,NAFMII接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总额度为7.5万亿元,累计发行总额为6.9万亿元,占我国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产品(包括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可分离交易债)的76%以上;未到期余额总量为4.0万亿元,占全部余额的61%以上。我们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大力推动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在自律管理模式下,NAFMII组织市场成员相继推出了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含权中期票据、美元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等创新产品,受到市场参与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我们有效推动了场外金融市场标准文本制定和应用。在成立之初即推出了《NAFMII主协议(2007版)》,并于2009年3月16日发布了与《CFETS主协议》合并后的《NAFMII主协议(2009版)》,确立了中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统一“标准”。以此为依托,经过长时间的研发,特别是认真观察国际金融危机中CDS市场的变化规律,推出了中国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此外,我们在发行承销、信息披露、信用评级和市场交易等领域发布了一系列的规则指引,开展了大量自律管理工作,有效推动了市场的规范发展。然而,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起步晚、市场体制建设滞后等原因,我国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还远落后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依然是我国债券市场建设的第一要义。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分析研究案例,我们看到了一场由金融市场引发的令人震撼的“繁荣危机”,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是进行“飞蛾扑火”式的大发展,还是“荷戟独彷徨”而踌躇不前?如何在积极推进市场创新的同时,避免脱离实体经济“实需原则”的“创造性毁灭”?现在已到了积极开展思想突破和理论创新的关键时刻!协会应该在这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强场外金融市场知识和理念的普及,加深相关金融理论的研究,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加快场外金融市场发展的氛围,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建设。与我国国民经济改革开放其他领域一样,“摸着石头过河”和向国际经验学习是我国债券市场建设的重要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吸收来自成熟市场的理念和思想,通过扬弃从中汲取营养壮大自己。在广泛调查、研究和甄选的基础上,通过审慎、细致的翻译和研校,我们决定出版“NAFMII金融译丛”系列图书,将国外优秀的金融学教材引入中国,让国内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国际最经典和前沿的理论知识。国外的金融教材浩瀚无边,但诚如诗人所写“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我们秉承了“优中选优”的原则,从金融学的图书海洋中,精选出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经典力作奉献给读者。“NAFMII金融译丛”系列所入选的图书包括三类: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权威之作,国外最畅销的金融学教材,著名金融专家的最新力作。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体系严密,深入浅出,非常适合金融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或研究参考书;同时,由于理论与实践并重,它们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NAFMII金融译丛”是一个开放的系列,在丛书编委会的精心挑选和严格把关下,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金融教材纳入其中,期待各位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衷心希望该系列丛书能为金融市场从业人员厘清概念,为培养现代化的金融人才做出贡献。然而,我要强调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长青,希望吾辈同侪特别是青年人加入到推进债券市场建设、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事业中来!2012年12月本书第1版问世以来,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两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件。第一件是2008年美国爆发信用危机。在这场涉及全球的危机肆虐期间,政府慌乱地实施着对大银行的救助计划,许多国家的官方利率一降再降,财政政策可以防止经济衰退的信念也沉渣泛起。然而,货币经济学理论却从来也没有讨论过如何应对这种政策环境突变的情况,很显然,就这场危机而言,理论已经跟不上现实的步伐了。本书主旨是探讨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而非跟踪时事热点。不过,在新版附录中我们还是增加了一些信用危机方面的背景情况,并概述危机爆发原因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危机中的这些事件对未来的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件是人们普遍接受了“货币供给是内生的”(the money supply is endogenous)这一重要观点。尽管“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这个结论显然不成立,但却追随者甚众。有关内生抑或外生的争论不可小觑,因为货币内生的假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货币本质的看法,并将货币供给的重要性提升至远远超过货币需求的高度。当然,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比如,戴维•莱德勒(David Laidler)在1999年编辑的一套三卷本著作《货币经济学基础》(The Foundation of Monetary Economics)中,用了17页的篇幅来分析货币需求,而对于货币供给却只字未提!我们始终坚定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然而,也有很多经济学家同样坚定地支持货币外生性假设,他们绝不会接受以“货币内生”为假设前提的政策推论。因此,在新版中我们花了两章的篇幅介绍货币需求的相关内容;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两个章节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货币供给外生性假设进行分析的。鉴于人们对“货币内生”日益广泛的接受,我们将打破货币需求理论中经验主义的桎梏,并弱化IS-LM模型深入人心的影响。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该模型提出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假设前提,即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设定的短期利率。在本书中,我们没有费尽心思来证明立脚点的公正性,这使得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心无旁骛,也不易引起学术同行的非议。读者们对第一版提出了很多重要而合理的建议,在新版中将予以采纳。我们一直坚信,货币经济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最近发生的诸多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也是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调整全书结构的原因,再次重申,我们将专注于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读者们会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并能从本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基思•贝恩(KB)彼得•豪厄尔斯(PGAH)

内容概要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金融环境和不断深化的金融演进,洞察其背后的货币运行及其政策机制显得异常重要。《NAFMII金融译丛:货币政策·理论与实务(第2版)》打破了货币理论中经验主义的桎梏,以准确简洁的语言、更切合现实的模型体系和务实的政策操作,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属性和货币政策实施的宏观影响、微观基础。作为金融教科书的典范,本书是我们认识现代金融体系全貌、把握宏观经济运行脉搏的实用工具书。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基思•贝恩(Keith Bain) (英国)彼得•豪厄尔斯(peter Howells) 译者:杨农 周瀛 张慧卉 等基思•贝恩,英国东伦敦大学首席经济学讲师,教授货币经济学、货币政策、金融学、经济学等课程。彼得•豪厄尔斯,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货币经济学教授,西英格兰大学全球金融研究中心成员。杨农,现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先后获得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导师。出版《战略合作经济学》、《银行的秘密》(第2版)、《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创新方案与实用手册》、《回购市场导论》(第3版)、《产业组织:竞争和规制》、《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非正规金融:根源、运行及演进》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第1章什么是货币 1.1引言 1.2货币的功能和形式 1.3货币总量 1.4货币的正式定义 1.5货币的官方度量 1.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2章货币供给过程 2.1引言 2.2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3货币供给量测算法之一:基础货币乘数法 2.4货币供给量测算法之二:资金流量法 2.5基础货币乘数法和资金流量法的比较 2.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3章货币需求 3.1引言 3.2货币数量论 3.3《通论》与货币需求 3.4利率与交易性货币需求 3.5不确定性条件下预防性动机交易模型 3.6托宾的货币需求组合模型 3.7货币主义与货币需求 3.8货币需求理论的其他发展 3.9结论 3.10货币需求检验的注解 3.11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4章货币供给与调控 4.1引言 4.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4.3利率作为政策工具 4.4利率与银行业 4.5基础货币调控的反对之声 4.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5章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5.1引言 5.2传导机制 5.3IS/PC/MR模型 5.4IS/PC/MR模型中的货币与银行 5.5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6章总需求、产出与价格 6.1引言 6.2菲利普斯曲线和预期 6.3新古典模型和政策无效性 6.4价格粘性 6.5长期中的货币中性 6.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ⅨⅩ 第7章政策制定中的国际问题 7.1引言 7.2固定汇率体系、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7.3盯住汇率制度和货币联盟 7.4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7.5货币政策协调 7.6资本流动和托宾税 7.7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8章货币政策的设计问题 8.1引言 8.2政策目标与工具 8.3货币政策的锚 8.4规则与相机抉择 8.5动态不一致性 8.6央行的独立性 8.7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 8.8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9章货币当局与金融市场 9.1引言 9.2中央银行杠杆 9.3通胀目标与资产价格 9.4资产市场传递信息的功能 9.5市场的限制 9.6市场对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检验 9.7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10章英国货币政策的演进 10.1引言 10.2英国在1985年之前的货币政策 10.3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 10.4货币目标消亡后的货币政策 10.5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11章欧盟的货币政策 11.1引言 11.2欧元区成员 11.3欧元区的英国席位 11.4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机构 11.5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形成 11.61999年以来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欧元币值 11.7欧洲中央银行在策略和程序上可能的改革方向 11.8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第12章美国的货币政策 12.1引言 12.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简史 12.3美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形式 12.4美联储的独立性和问责机制 12.5美联储2000年至2008年的货币政策 12.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 附录 1 利率的期限结构附录 2 银行业危机和信贷紧缩 问题和练习答案 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货币的出现 货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人们可以把一种商品作为“价值尺度”(unitofaccount),通过它来计量其他商品的价格。价值尺度(货币)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的信息搜寻成本,人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由此得以提高。“信息成本”的表述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Clower于1971年阐述了两种与易货交易相关的成本——交易成本和等待成本(储藏成本,资产延期购买所放弃的利息,以及缺少服务和产品而产生的主观成本)。在分析货币的作用时,Goodhart(1989a)将货币(连同销售网络和有组织的市场)视为一种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时间的社会化产品,而时间被视为最稀缺的资源。 由此可见,物物交换经济下的高额信息成本,导致很多决策都是基于不完全信息而作出的。货币的使用降低了市场活动的不确定性,并使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具体事例见(BrunnerandMeltzer,1989)]。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还不足以说明为什么货币需要不停换手。或者说,货币是如何发展成为支付手段的?Goodhart(1989a)对此的解释是,市场交易过程中缺乏交易对方的信誉度或可靠性的相关信息才是货币存在的根本原因。如果市场中的每个人都可以被充分信任,所有的交易可以基于信誉来进行,多边信用和市场体系健全,货币就不再是必需的了。如果交易者不愿提供信用或接受其他商品作为支付手段,货币的出现和存在自然成为必需,这就是“流动性”(liquity)或“货币先行约束”(cashinadvanceconstraint)。 对于从物物交换向货币经济制度的转变,存在两种批评意见:第一,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易的区别反映了静态分析的视角——这种非黑即白的认知过于简单化,事实上,交易是一个社会过程,货币是一项社会发明。货币在交换中的作用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交易和物物交换的并存即是证明。过于简化的分析模式忽略了经济变化和交易本质之间互相影响的方式。为了解读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必须运用新的分析模型,即考虑到静态世界遭受偶然的外部冲击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思考题1.3如果产品和服务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实施交易,你认为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货币是怎样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的? 第二,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易的二分法认为货币的出现仅仅是为了方便交易,这显然缺乏历史观。前经济社会(pre-economicsocieties)中,交易只是仪式化的活动,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物物交换早于货币而出现。事实上,Wray(1990)曾指出,货币的演变先于市场的发展,货币的使用快于市场的增长。这个观点的提出至关重要。在缺乏历史视野的研究框架中,我们通常先分析一个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经济体系,然后再简单地将货币添加其中。这一逻辑在现代经济学中仍然盛行,它实质上是以下观点的核心支撑:货币是“实体经济的面纱”、货币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Pigou,1949,p.24)。 由此,我们可以把货币存在于现代经济的原因概括为: 交易促进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 货币通过执行价值尺度职能降低了交易成本; 因为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人们需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我们在此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包含拍卖商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中很难解释货币的存在,因为信息成本为零,并且只有当获得所有相关价格的信息后交易才会发生。 然而,这并不能帮助我们准确界定货币究竟是什么。《牛津英语词典》(OxfordEnglishDictionary)中对货币的描述性定义是(见专栏1.1):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storeofvalue)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 专栏1.1《牛津英语词典》中货币的定义 《牛津英语词典》(修订版,2007年12月)对“货币”给出以下定义: 1.任何使商品交易摆脱了物物交换的方式且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任何被视为价值储藏手段并可被用作交易媒介的物品或符号。 a.铸币和银行券以及随后更为宽泛的被作为交易媒介的物品:任何被作为等价物普遍接受的、或者可交换为铸币和纸币的一切所有权的记录(不论其是书写的、印刷的还是电子形态)。 b.可以用作与铸币或纸币相同用途的任何其他物品或材料…… 2.a.作为代表价值或购买力的支付方式;通过铸币、银行劵和支票等体现的购买力或交换方式。因此应包括:具有可交换价值或者可以货币单位计价的拥有物、财产、资源。 b.用于特定目的或为特定人所拥有的一笔钱。 c.可以被购买、借入的一种可交易商品。 d.财富,特别是继承的财产;拥有财富的人或阶层…… e.薪水,工资;一个人的报酬;利润…… 3.特定的铸币;铸币制(现在已很少见)。也指记账货币:用于记录和会计用途的价值尺度,有时代表一种特定的铸币或其他支付方式。摘自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draftrevision,Dec.2007)。 OxfordEnglishDictionaryOnline(2008),http://dictionary.oed.com/。事实上,这个定义比前文的解释更进了一步,因为它引入了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概念。这也可以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解释,并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样的资产可以充当货币。只要货币是耐用资产,它的存在就可使得商品买卖实现分离。换言之,这大大减少了需求双重偶合问题,给买方以充足的时间来搜集信息以作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我们还可以很容易地罗列出作为货币的资产所应具备的其他性质。如为了方便交换,它需要便于携带,易于分割,并可作为标准价值尺度。最为关键的是,为了能被普遍接受,它的价值必须比较稳定,这就意味着这种资产的供应要相对稳定。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前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许多标准分析的不足,尤其凸显了货币创造乘数模型的诸多缺陷。从来没有一本像这样的教科书,能够基于更符合现实世界的模型,揭示银行创造货币的真理。本书集中讨论货币政策,并通过货币理论向读者解读货币政策为何和何时产生效用。这才是理论的最终目的。  ——理查德·杰克曼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

编辑推荐

《货币政策:理论与实务(第2版)》描述了“货币供给内生”下,货币政策操作的真实特性。对最近的货币政策操作给予详尽解释,并将此融入宏观经济教学框架之中。解释了货币市场操作的最新变化,并检验了当前金融危机给货币政策带来的问题。每章末有问题和练习,以及扩展阅读,全书末提供参考答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扬农倾情献译。

名人推荐

当前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许多标准分析的不足,尤其凸显了货币创造乘数模型的诸多缺陷。从来没有一本像这样的教科书,能够基于更符合现实世界的模型,揭示银行创造货币的真理。本书集中讨论货币政策,并通过货币理论向读者解读货币政策为何和何时产生效用。这才是理论的最终目的。——理查德•杰克曼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货币政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这本货币理论书,是很值得一看的,其中理论推导及政策分析都具有很强的学习价值,建议金融从业及研究者研究一下本书的内容。
  •   翻译的不错,体系适合国内读者,货币理论的进阶教材
  •   自己就是研究货币理论与政策的,所以买来一本了解一下。
  •   开始以为是专著,没想到是本教材。还没开始看,看着目录应该还行。就是价格有点贵。
  •   作者虽非名家 水平确属顶尖 既有理论又有政策实践 很易读懂也极实用 强烈推荐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