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皮球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辉格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经济学核心理念贯穿全书,按主题分为价格与市场、产业与创新、行为与心理、制度与政策、宏观经济等几个部分,讨论了近年来在产业、经济与社会领域发生的关注度高、争议大的热点问题。这是一位独立学者对人与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所得,力求以平实的文字、清晰的逻辑和独特的视角,与你分享思考和体悟的快乐,并共同体验经济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交叉融会所能带来的知识乐趣。

作者简介

辉格,本名周飙,1970年生,浙江嘉兴人,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长期以自由程序员为业,2008年受聘为《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开有独立博客“海德沙龙”(headsalon.org)。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价格与市场
 第一章 价格中的奥妙与把戏
  01.ps3为何亏着本卖
  02.饭店为何要收开瓶费
  03.大卖场与供应商为何纷争不休
  04.宜家是做家居还是做地产的
  05.为何广东的油价比江西贵
 第二章 疯狂的波动
  06.芯片价格波动为何如此剧烈
  07.大蒜疯狂是操纵的结果吗
  08.资本家养猪是圈地抢钱吗
  09.石油减产是因为欧佩克合谋吗
  10.小企业为何难抗价格风险
 第三章 不想垄断的竞争者不是好竞争者
  11.铁矿石议价机制为何会瓦解
  12.俄乌斗气斗些什么
  13.水务交易的买家是谁
  14.反垄断大刀会砍出什么
  15.垄断是竞争的同义词
第二部分 产业与创新
 第四章 创新,危险而伟大的游戏
  16.ups做金融凭什么
  17.耐克赞助青少年体育用意何在
  18.谷歌的创新机制有何不同
  19.山寨机为何屡打不倒
  20.赌球会鼓励还是遏制假球
 第五章 这年头队伍不好带啊
  21.企业与团队,谁是铁打的营盘
  22.飞行员跳槽为啥这么难
  23.高管薪酬为啥这么高
  24.衰退期大裁员都是因为生意不好吗
  25.为何用工荒都出现在节后
 第六章 企业文化是把双刃剑
  26.瓦格纳:忠诚者的悲剧
  27.电气业巨头为何都在重组
  28.摩托罗拉分拆:迟到的转型
  29.港企交班潮蕴含着哪些机遇
  30.药业巨头为何纷纷兼并
 第七章 失败者常常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31.报业失去了什么
  32.丑闻迭出的奶业出路何在
  33.诺基亚该往哪里跳
  34.淘宝,集市还是市场
  35.内地游客如何改变港澳旅游业
第三部分 行为与心理
 第八章 我们消费的果真是物质吗
  36.为何高档香烟软盒比硬盒贵
  37.时尚,另一种宗教
  38.捡到支象牙筷,配穷个人家
  39.为何年轻人都爱往大城市里挤
 第九章 饕餮经济学
  40.为何美国穷人比富人胖
  41.肚皮收租法
  42.生存套餐与依附关系
  43.吸血蝙蝠与猎获物分享
  44.排他性互惠圈与身份符号
  45.互惠圈如何塑造人性
 第十章 婚姻与家庭:古老的博弈
  46.择偶困难是因为性别失衡吗
  47.《非诚勿扰》“扰”了什么
  48.限制亲子鉴定会给婚姻带来什么影响
  49.同性恋会因为宽容而变得更普遍吗
  50.婚姻法新解释对婚姻关系有何影响
 第十一章 有时候你不知道保持理智是否明智
  51.为何世界杯比冠军杯吸引更多观众
  52.韩国传教士为何这般狂热
  53.富士康工人接连跳楼是巧合吗
  54.圣元事件中的传播学
  55.网络会把我们带回乡村时代吗
第四部分 制度与政策
 第十二章 财产权是行为边界
  56.禁售是不是保护濒危动物的好办法
  57.海洋也要“私有化”
  58.小贩有占道摆摊的权利吗
  59.治堵:限行,牌照拍卖,还是拥堵费
  60.教室占座能构成财产权吗
 第十三章 规章条例常常是麻烦的起点
  61.医院号贩子挣的是什么钱
  62.限制银行收费的成本将由谁负担
  63.钓鱼执法的机会来自哪里
  64.股东参与权太大还是太小
  65.医疗广告为何充斥着欺诈和蒙骗
 第十四章 当政府之手介入市场
  66.收储能不能稳定市场
  67.是谁吹大了新能源泡沫
  68.行业工资标准意味着什么
  69.三控成本能否降低房价
  70.税收能调节收入差距吗
 第十五章 成功的变革实在不多见
  71.英超腾飞的秘诀何在
  72.为何市场化改革常常伴随着通胀
  73.为何韩国总能率先走出危机
  74.南非是下一条龙吗
  75.欧盟统一红利还能吃多久
第五部分 宏观经济
 第十六章 吸血鬼如何造福社会
  76.储蓄率为何居高不下
  77.重返金本位是个馊主意
  78.大刀向衍生品头上砍去
  79.金融对赌价值何在
  80.衍生品如何推动风险分工
 第十七章 不一样的泡沫
  81.初级品涨价是因为短缺还是恐慌
  82.都在喊通胀,为何美国物价却没涨
  83.西进运动与地产泡沫
  84.迪拜,另一种泡沫
  85.博傻游戏伤害的是谁
 第十八章 人口,随时需要牢记的变量
  86.考生减少意味着什么
  87.城市化下半场有何不同
  88.放松计划生育能挽回人口红利吗
  89.乡村注定会走向没落吗
  90.乡村复兴之路在何方
第六部分 思想背景
 第十九章 我眼中的世界
  91.实在与经验
  92.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93.范式与硬核:什么是科学
  94.结构与层次
  95.理想与路径:谬误的四个层次
 第二十章 我眼中的经济学
  96.自私的皮球: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97.利率变动:一个基于流动性的考察
  98.谁做老板?这是个流动性问题
  99.“市场失灵”是什么意思
  100.经济学:治国术、伦理学还是经验科学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观察价格机制简单而容易的起点,是那些苦于标准化产品和中央摄合机制的大型集中式市场,如大宗商品和股票交易所,在那里,每个交易者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尽管第笔交易都在影响价格,但这种影响价格,但这种影响既细微,又难以被预见和掌控。也正因此,交易者所面临的住处和所需做的决策也极为清晰明了,同一只股票的每一手都是毫无差别的,你既没有机会“制定”价格,也找不到人来讨价还价,你只能等待满意的价格出现。然而绝大部分交易并非如此,买家和卖家都或多或少能找出些机会来谋求更有利的价格,而带来这种机会的,通常是商品之间的差异和信息条件的复杂性或不对等。有些商品原本就很独特,如茅台,或者卖家会把它们变得很独特,或看上去很独特,如某某十年陈酿,如iphone,再梦呓者卖家会用种种伎俩让买家相信它们很独特,所有这些,都可以增强卖家的议价地位。而同时,买家也有许多手段让卖家相信给他们一个好价格是明智的:我是善于鉴别品质的内行,我有许多其他选择,我并不急于购买,我是能带来长期生意的大主顾,我会影响其他买家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锋利的剖析背后,是沉稳的深思熟虑。辉格的文章不是刀片,而是斧子,能破除许多盘根错节的谬见。  ——薛兆丰博士,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这是一本评论文集,但绝无评论气息,有常识,有通识,平实而有趣,就像与一个平和温暖的智者,一起喝了一壶茶。  我们习惯于用对或错、好或坏、道德还是非道德等价值判断的眼光看问题,当你合上这本书时,或许会迟疑起来,更关心是什么、因何如此、将会如何,这就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读这本书,如一次愉悦而平静的旅行,它远不止是见闻的增益,而是获得了更宽广的视角。  ——黄章晋,《凤凰周刊》副主编    我认为辉格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评论员。不是说他的观点有多正确,而是他的分析角度会给人极大的收获,他推进了对事物的理解,给人带来智力上的愉悦。他可以说是一个尺度——区分有理解力的评论和文人气的评论。  ——唐学鹏,《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编辑

编辑推荐

《自私的皮球:我们的日子为什么是这样过的》是一位学者多年来对人与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所得,书中的理论和布点会挑战你心中的“常识”,可炽你带来分离思考和体司的快乐,心脏经济学与其他社会学科交叉融会所能带来的知识乐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私的皮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我喜欢这本书,但是这本书的纸张不是很好,希望不是盗版,运输中有损坏。
  •   里面主要为作者几年来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后所写的时评,经济是主要的考察方向,另外涵盖了文化、生物、哲学等等方面。逻辑相当紧凑,论证充分,本人从09年开始读他的文章后改变了很多想法,看问题更清楚了。如果你是他的老读者,这本书不仅收录了作者多年的文章,而且后面还有当前一些补充或新的想法,并且字体很密,不算很厚的一本书内容很丰富,值得把玩和收藏。如果你是他的新读者,那么这本书对于你理清纷繁现象后的头绪,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应该有帮助。本人是在淘宝上买的签名版,内容都一样的。
  •   挺不错的一本书,观点独特
  •   干净利落的文字和分析,经济学爱好者值得一看。
  •   只是写的都是前几年的事,放在网上看看还是不错的,现在买来读纸板的,不能很好的拓宽思维,也或许我是比较迟钝吧,希望看到最近几年关于社会各方面的观点,,,
  •   内容实在是一般的很啊
  •   粗看了一遍,里面有些篇章不好说对错,没事要再翻翻,但里面关于社会和经济的理解给人很多启发,读书就应该多接触这类型的。
  •   这本书看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
  •   感觉文章没有沙龙里的有深度,读起来有点水,感觉只是为了赚钱堆砌的闲书。
  •   辉格这本书比他的海德沙龙要简单上不少,通过许许多多我们平常生活中经常会忽略的事例解释了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是闲暇时开拓眼界的上家选择。
  •   送给朋友的, 他很喜欢
  •   辉格的逻辑和经济学思维很强大,非常有启示
  •   很好玩的一本书,解释生活中各种有趣的现象。
  •   这本书很好,而且亚马逊价格最低,尤其是包邮政策很贴心~
  •   挺好,作者的视角挺像经济学家的
  •   作者是个数一数二的聪明人
  •   自私的皮球
  •   为何韩国
  •   经济学入门 学习!!
  •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是这样过的
  •   理性的探讨
  •     
        如果没有“沈阳自习室”(QQ群号:171565671)的这次读书会,我大概不会看这本书。虽然一年多以来,我的阅读重心一直在经济学领域。但我的读书方法并不是那种系统的阅读,而是建立在思考之上。当我遇到困惑的时候,我会首先去思考底层概念,不但会像王阳明对着竹子格物一样,想价值是什么、钱是什么,权利是什么,我们创造了什么,消耗了什么……,同时在工作生活中,到处寻觅这些概念的影子,以给它们我所认可的定义。我不相信没有对底层定义的思考,我可以很好的理解随便碰上的某个流派的理论。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我读奥派的书很少,只有寥寥几本,但对其一些理论却能坚守,不是迷信,而是在底层概念上的契合。
       
        我多次承认,我的问题是想的太多而读书太少。但我认为,虽然思而少学的人可能会跬步而行,但永远不会丧失方向。书籍是帮助我思考的工具,而对这本书而言,论点太散,又不甚知名。但是,读毕之后,它确实帮助我思考,让我搞清楚一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所谓开卷有益,此之谓也。
       
      一、我的权利观:权利由天赋
       
        这本书主要在“权利观”的思辨上帮助我思考。在分享时,我说过,权利之所以是基本概念,因为它能定义是非。我们不知道哪些是固有的权利,哪些是非分的特权,我们就没有办法定义正义和是非,没有办法定义行为的正当或不当,是经济学、伦理学和法学都绕不过去的基本概念。
       
        我认为权利就是人的物性,就好像大树需要阳光、沃土和充足的水份才能生存生长,那么如果大树是第一视角、价值主题,那么这种物性就演变成权利。而人的权利就是人的物性,人有权追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这没有什么可争论的。而且,我们不应设想这样残酷的情境,一个人的生存发展必须以另一个人的死亡、凋敝为前提。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不是一个零和游戏,更多的同类,带来的除了竞争之外,更有额外的机会。
       
        人类历史的初期,是一个野蛮的丛林时代。中国甲骨文的“友”字是两只手,意思是双方伸手表明手中没有武器,而据专家考证,握手礼、招手最早也有这样的含义。人类从部落中走出,繁衍生息,历经数次革命,人口愈发繁盛,但无论哪个地区的人,所享有的财富和享受不是比祖辈更糟糕,而是越来越好。是市场,终结了人类之间相夺相杀的历史。人类用交换代替侵夺,不断加大市场分工的水平,其背后是一种信任和规范。为什么我放心让远方不认识的人供给我必须得财货——比如粮食?为什么我可以放心的把我的劳动所得交出去?因为我相信我的权利能够被这套规范所保护。市场繁荣,人类发展的背后,暗含的是对权利不断的重新认识。
       
        人们不断的重新定义权利,但也不断的发现这些定义与天理人情有违和之处,进而不断修订。有人说,这是代表着权利是被人定义的人造物。但我认为,这种违和感指导人们不断修正“权利观”正是权利天赋的明证。权利就是人的物性,与人类同时诞生。但人的物性如同人的肌体,复杂难明,需要人们不断的加深认识、证伪、再认识。不能说人赋人权,正如不能说医学家定义了人体脏器的特点。人的权利与人本身来自同一个地方,我们把那个地方称作:天、天道、造物、自然法则、客观规律、命运或者上帝。
       
      二、我的困惑:是非背后的违和感
       
        回到正题,谈谈我之前在“权利”这个概念上遇到的困惑。困惑在于,我在自己对权利的认识上发现了违和之处。下面,我用事例来说明这种违和。
       
        角度一:
       
        人(和公司)有全权处理自己的财产(包括劳动所得),没有人有更高的权利代替你自己给你的财产定价。因为财产是生命权的外延,如果我们无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为自己的智慧(包含劳动、创意、风险等等)所得定价,相当于财产不能自主,生命权受到侵损,是另一种奴役。从功利主义考虑,无需担心会有人漫天要价。在市场上,漫天要价的结果是滞销。即使是垄断企业,漫天要价虽然能短期带来超高的利润,但是却会吸引更多的竞争者最终丧失垄断地位,是其自己的损失。
       
        总之,我说了这么多只想说,盗版软件是非法的,微软也好,adobe也好,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和定价销售产品,盗版没有任何合法性依据。这也是我坚持在个人电脑上使用正版软件的原因,我今天还在用Windows Vista,那是我参加工作熬过转正期后,第一个月全额工资换来的。不是说我正义,大众邪恶,而是我想要做到知行合一。
       
        角度二:
       
        现实的角度,在中国,盗版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如果你要成立一家必须用电脑的公司,你的所有竞争者都是在免费使用盗版。如果你遵守版权,你要比你的竞争对手投入多得多的成本,如果你与对手资金、人才等能力相同,那么可能就意味着你竞争失败。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凭借着辛苦和汗水以及企业家精神的风险担当发展起来,忽然有一天被微软扔砖头似的(你在中国大街上随便扔块砖头都能砸到盗版用户,企业更是这样)反侵权诉讼击中,于是,只有你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然后再去面对与不需要付出这些成本的同行竞争,这公平吗?
      
        如果按照商鞅式的法家法制,角度二完全是违法者的呻吟。但我的理性告诉我,这不公平,让我换位思考,我会觉得冤屈。我的理性告诉我,角度一、角度二两种观点的违和,问题一定在“权利观”的定义上有缺陷。
       
      三、权利是天赋的,但也是有价的
       
        辉格《自私的皮球》里,关于小贩占道经营的问题。“摊贩最初对街道的占据,可能是对无主空间的进占,也有可能是对公共空间的入侵,但无论何种,这一占据若能不受挑战地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它便构成了一项权利。——公共机构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的不主张和不作为,或者主张和作为缺乏连贯性,也未能改变事实的状态,因而已经丧失了对该空间的某些控制权。”(《自私的皮球》P155)
       
        这段文字给我以新的思路。权利不是义务,权利是附着于所有权的伴生物。也就是说,当我们拥有自己的生命,我们有生存权;当我们拥有财产,我们有财产权;生命和财产不但可以维持、放弃,也往往可能漫不经心的遗失,这段话让我从弃产、遗失财产的角度,考虑前面提出的问题。
       
        权利是不可剥夺和让渡的,但权利的附着物是可以放弃、遗失甚至交易的。权利是免费获取的,但权利的附着物是需要成本来维持的。生存权是最基本的权利,但是生存权不等于生存本身,它不能确保人类生存,乃至于不能保证免于非正常死亡。生存权的含义是,每个人都有争取生存的权利。没有人会将钱全都挥霍到享乐上,当遇到饥寒的时候,找政府去确保生存权。生存不是免费的,万物皆有价。
       
        那么财产的持有呢?同样不是免费的。首先,持有财产的背后有机会成本的制约(如卖掉财产换得现金投资到更有价值的行业),而且持有伴随风险,更需要追加成本维护。
       
        我有这样一个假设的场景,与盗版相类似。一座工业城市或矿业城市,比如底特律或鄂尔多斯,当本地无法维持那么多人谋生后,曾经的大城市成为“鬼城”房产被空置、废弃,几近于废墟。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有其他人在这片土地发现了新的商机,用创意和劳动开创新的产业,让城市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个时候,原有废墟的物主跳出来,拿着产权证要求归还土地,并开出天价索赔(人有权为自己的财产定价),这公平吗?
       
        我认为已经不维护的财产属于弃产,无论公共财产还是私人财产。当你不去保护你的财产被侵占,不去宣示自己的产权,以至于财产被长期侵占,甚至成为一种惯例的时候,我认为财产就已经不再属于原来的主人。就像我们因为错误决策或粗心大意造成其他财产的丢失和损失一样,当你停止维护的那一天,你就应当承担风险。在现实中,美国等国家是需要物主通过继续缴纳物业税的方式,来宣示继续保有财产权的。这样虽然避免了“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行为,但是,为一种税收找到正面的作用,还是让我很不爽,唯恐生孩子没P眼。所以,我主张与其利用税收,不如用修订法律,不再保护原物主对弃产的权利诉求。
       
        而遍地盗版的Windows XP、Windows 7,不也是这样一笔弃产吗?我认为,公平的做法是,应该从最新的版本开始,严格宣示财产权,公平的打击每一个侵权者,微软等软件公司应该投入更大的成本来维护自己的财产。
       
        一定会有人说,中国市场盗版泛滥不是软件公司的责任,而是政府的责任。那么《自私的皮球》中的另一个案例,让我想了更多。
       
      四、不当有的转嫁:成本与风险的外部化损害企业家精神
       
        就在这本书的第五页,提到了吉列剃须刀的商业模式。用低价的刀架为诱饵,带动刀头的销售整体盈利。但作者辉格也提到了这种模式必须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的市场——吉列将刀架与刀头的接口申请了专利,禁止兼容刀片的生产。如果不能禁止兼容刀片,很可能这种策略只能给自己带来利润上的损失(刀架本可卖的更贵些)。
       
        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吉列不采用这种策略,按照正常刀架价格销售,想必不会有那么多人侵犯吉列的专利,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专利诉讼。而吉列也得不到刀架热销带动刀头热销的好处,不能获得那么高的利润。而采用现实中的策略,吉列得到了巨额收益,但带来了很多知识产权官司。而这些官司背后,是法院体系付出更多的成本——最起码的人力成本。这个成本完完全全是因为吉列销售策略带来的,理应由吉列这样的“肇事者”承担。这方面美国的诉讼费用收取方式似乎要比中国合理,我刚刚在网上找了个诉讼费计算器算了一下,标的一个亿的专利官司,中国的诉讼费是100块钱。法院也好,政府也好,他们运用的每一分钱和每一点资源,都来自于你我每一个人。也就是说全民为吉列这样的企业额外的盈利分摊成本。
       
        产权所有者当然有全权决定销售产品的方式,这也是企业价值的核心——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也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全责,承担其成本——调查取证费用、对公共资源的占用费用……,然后再来兴讼索赔,这才是公平的做法。“自己拉的屎自己收拾干净”是最公平公正的做法。
       
        再来回到版权的问题。还是以微软为例,软件真的没有其他的销售方式了吗?微软的第一桶金——BIOS程序、驱动程序是预装进主板芯片里的,很少有人盗版。苹果OS也很少有人盗版,因为它绑定了MAC的硬件,其他电脑用这套系统,有诸多障碍和不适。它的价格,可以包含进MAC中,或者作为MAC的增值服务存在。微软选择了开放,就选择了更大的维护成本。当许多地区,盗版横行的时候,我们是应该痛心疾首于“落后地区”法律意识的淡泊,还是让软件商反省一下,是否是因为他们没有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应有的代价?
       
        行文至此,我不想说微软是邪恶的垄断企业,也不想说什么犹太人的阴谋。虽然盗版软件客观上起到了打压微软竞争对手的作用,也让微软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打地鼠”的权力(就像某国反贪)。但是,企业从来不都是善于钻法律的空子吗?邪恶的不是产权所有者,而是不健全的制度法规,这就是我对开头那两个角度看知识产权问题纠结之处的看法。
       
        知识产权是财产权的一部分,是人的生命权的外延,无论其是否可以无限复制,其创造具有与所有商品一样的稀缺性,其拷贝其实也受到边际效应的制约。现在的我与文章的开头表达的立场一样,主张保护知识产权,但我主张的是,防止知识产权保有成本被外部化。本来,企业家本是靠承担风险和创新意识致富,承担风险与创新意识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企业家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当知识产权维护的成本被外部化或社会化之后,企业家可以通过类似“钓鱼”的方式,用知识产权阻击对手,避免风险,而这种成本又会转嫁给社会。最终是,大企业的法务部越来越强大,甚至成为与主营业务不分轩轾的盈利部门,我认为,这是对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伤害。
       
        最后再说一下这本书。我不同意《自私的皮球》里的许多论调。作为自由意志论者,我认为辉格对经济学的观察和批判都有很大的问题。而问题的纠结点在于,作为保守主义者,他不赞成动底层概念,而更愿意在表层修补。也就是说,他对历史存在的信心要大于自己大脑的逻辑推理。历史形成的既成体系,比脑子的思考更有价值。我不认同这种说法,拉瓦锡不会因为燃素说已经成为既有体系,而抱紧底层概念不放。就算我活在中世纪,我不会有除了罪恶以外的任何词语,形容那些因为被疑扩散传染病,而被活活烧死的“女巫”。保守主义未尝不是历史主义的分支。而对个人主义研究方法的质疑,也是非常不严谨的。不能再说了,已经奔着5000字去了,作为读书笔记来说,篇幅未免变态。在读书会上,我已表达过我的观点,以上是在读书会上没有详细展开的观点,希望不会让大家厌弃。
       
  •     显然这本书的名字让我低估了它内容的难度。作者将思考作为日常的脑力体操,并乐在其中。这样的人写出的书,里面含有复杂的推导过程,一不留神你就容易走进迷宫出不来,快速的阅读和理解这本书也成为了妄想。对我这种对经济学没有基础,全靠自学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但作者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还是很让我信服的,对文章的精心组织也对理解这本书提供了帮助。
      这本书 从最基本的价格开始谈起,定价机制,期货,垄断与管制,产业分析,经济行为分析,宏观经济,皮球模型等等一路下来,结合现实的经济现象,对所有的主要经济概念都进行了讨论。让人真正的看到经济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而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很多与主流媒体相左甚至相反的结论,也让我们看到经济学的应用是一件多么严肃的事,不能过于简单化。
      
      虽然我仍然认为里面的一些案例远比书里面分析的更为复杂,书里面少数分析的过程也并不是很严密,结论也有可以商量的地方,而且有一点市场自由的倾向(我仍然认为政府除了建立市场机制的功能外,仍然要发挥平抑较大经济波动的职能。毕竟,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而且书里边提到美国房地产爆发所产生的废弃城镇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忽略掉的)。但全书的整体思考方向是让我信服的,也让我看清一些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知道如何去思考经济现象,也让我在分析经济这个复杂庞大的系统中的任何现象都会保持足够的谨慎与警惕。书中的很多分析真正体现了独立思考的价值,这才是这本书最可贵的地方。
      
      对于我而言,书里面的很多案例分析无异于一种对经济学知识应用的一种操练,对我刚刚接触的系统分析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书真的很难得。
      
  •     先说点感想:自从决定开始阅读计划,就深深感受到两点:一是阅读太过于浅,亦即读时感觉似乎都可以理解,但要表达出具体收获了什么时,却困难重重;二是缺乏一个讨论的氛围,及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讨论,思维需要碰撞,真理越辩越明。
      辉总的海德沙龙(a salon for head ,no safa of ass)给了我一个可能性启发 :一个人可以怎样去增进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如何去理解经济学呢?首先要回答市场是不是个好东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全面批判资本主义与自由市场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然全面脱离了当年老马的路。那现在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究竟是来源于哪?是因为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还是市场化改革还不够彻底?
      目前我的理解应该是市场是个好东西,应该是要继续推进自由市场的改革。市场纵然具有一些弊端难以避免,但它类生态系统般的性质应该是目前所能实现的最好的可行方案了。
      辉总的评论也让人耳目一新,大部分是通过一个例子能指明一个普遍性的道理,让人更关心的是问题是什么、因何如此、将会如何~而非一些简单价值判断的眼光。
      
      
      
      辉总用的工具箱里装着这几个东西:激励分析,资源识别,均衡分析,信息与风险分析。
      
      以下是部分我读完书后被挑战的观点:(其实几乎是每篇博文)
      第一部分 价格与市场
      1.觅价。(饭店为何要收开瓶费?预算较低的、只是吃顿便饭的消费者可以花费较少;而诸如亲友聚会等消耗酒水、消费意愿高的,则花费较多)
      2.如何理解价格疯狂的波动(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芯片行业:技术换代过快致使几种克服价格信号延迟的方式均无法奏效。包括期货合约、市场,远期供货合约,组建卡特尔,抢先宣布增长决定等)
      3.自然垄断的合理性,即无论垄断者如何绞尽脑汁压榨消费者,它实际上总是当时的技术和商业条件下消费者所可能找到的最便宜卖家。
      反垄断法对消费者无所帮助。
      
      第二部分 产业与创新
      4.好的机制不是试图去遏制各种欲望,而是以这些欲望为把手,设计激励机制去引导得到设计者希望的行为 。(比如赌球会鼓励还是遏制假球:推动足球博彩合法化,引导赌博机制为参赛者提供正面激励。)
      5.IT业比较特殊的行情——消费品与工业品的不同:手机面向消费者,而通信设备则面向运营商。(电气巨头的重组分拆:诸如IBM完全剥离消费电子)
      
      
      第三部分 行为与心理
      6.集体主义情感的表现之一民族主义:民族激情具有巨大号召力——所以世界杯才会冠军杯吸引更多观众;也可能成为战争与杀戮的催情剂——驱动诸多青年涌向征兵站。
      7.制造统计假象的筛选机制的一个例子。(圣元事件)
      
      第四部分 制度与政策
      8.优秀的制度:法治保障下的市场制度。(建立它的困难所在,根源于市场发育与国家权力之间内在的冲突)
      为什么说这个制度好?
      宪政法治→(制约)政府→(双刃剑:维护VS干预)→市场→调节资源的最优配置
      
      9,、管制的诸多弊端1、2→N。
      
      10.税收难以调节收入差距。
      
      第五部分 宏观经济
      11.金融业可以造福社会,不完全是吸血鬼。(比如各种衍生品:金融对赌、对冲…)
      12.许多泡沫破灭之前,是无法确定它究竟是泡沫还是真正的繁荣的。
      13.人口政策。
      
  •     铅笔社第1期读书会启事
      
      主题:《自私的皮球》读书会
      特约主讲嘉宾:《自私的皮球》作者辉格
      主持人:李子暘
      时间:2012年6月24日(周日)下午14点至17点
      地点:东二环路附近
      读书会安排:
      14点至15点30分,主讲嘉宾发言。
      15点30分至17点,参会者提问,和主讲嘉宾交流。
      读书会视频随后会在铅笔社网站发布。
      欢迎各界朋友参加。共有座位30席。
      参加者须支付人民币20元最低咖啡消费,可得咖啡一杯。后续消费,按咖啡店价格自付。
      参加者请预先电邮至giosue323@hotmail.com,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先到先得。我们会在回信中告知读书会详细地址。
  •     这些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辉总了,完全是颠覆三观级别的。而事实上我们却素未蒙面,连饭都没请过一顿,我做的只是看他的博客,读他推荐的书,偶尔问些问题。
      
      论学识广博和见解独到,辉总在中国应该可以横着走了!读他的文章有点像读程序,虽然有些地方会比较难懂,但前因后果都很清楚,花点时间总能理清脉络,无论是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都能找到干脆利落的理由。
      
      最匪夷所思的是,辉总这样的大牛居然一点架子都没有。即便如我这般路人,不管水平多么菜,观点多么幼稚可笑,辉总都愿意平等地和我讨论问题,循循善诱……妈的,老子当年学经济学是想混得好一点,多赚点钱,结果被辉总整得爱上知识本身了。这就好比你本想去少林寺练一身绝世武功横行江湖,结果却在藏经阁跟着扫地老僧拖地板了。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辉总此次出书大有残害武林幼苗的地图炮潜力,我等信徒自然要猛推一把!
  •   名额已满
  •   理性 平和
  •   对啊,辉总长得还很有魅力。又会做菜。
  •   藏经阁的扫地僧,亏你想出这么贴切的比喻。
  •   爱上知识本身了 +1984,在国外买不到辉总的书,只好等五月份回国买了!
  •   辉格懂经济?这种人都会红?
  •   经济学和经济是两码事,辉格都懂点吧,只不过他觉得经济学有问题而已
  •   辉格懂个P啊。经济学轮不到他指手画脚
  •   To Wall-e: 看你这两句留言的风格就知道你不可能喜欢辉总的文章的。何必再这里纠结呢,别看就好了嘛!
  •   没事,韩寒都有那么多粉丝。
  •   看得心痒痒想买书了
  •   辉总菜做得也好吃,虽然我没吃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