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知识体系指南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SQuBOK策定部会  页数:28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把软件质量知识进行了结构化和可视化的整理,体现了软件工程知识的实用性,不仅有较完整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有对工程概念、规则的生动说明,并有很好的基于案例的工程方法应用,且有与工程实践相适应的基于软件生存周期的内容编排。全书分为3章,第1章介绍软件工程和软件质量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组织级、项目级的软件质量管理方法,第3章介绍软件质量的相关技术,包括度量、质量计划、需求分析、评审、测试、质量分析和评价、运维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软件开发人员的技术参考书和培训[用书,并可供广大读者自学软件工程方法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SQuBOK策定部会 译者:杨根兴 居德华 申剑飞 等居德华,男,1938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子物理研究生毕业,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学者(1981-1984)。工作经验: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商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ASTI公司创始人和副董事长,IEEE高级会员,IEEESoftware工业顾问/顾问(1996-2006),国际评估师认证计划协会(iNTACS)创始成员并当选副理事长,UMTP国际创始成员和理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6年国际软件工程大会(ICSE2006)的组织协调主席,第五届世界软件质量大会(5WCSQ2011)组织委员会主席,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成员(20032009),上海市服务外包咨询专家,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中国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分会副会长;上海软件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软件测试认证委员会中国分会(CSTQB)首席专家,呼叫中心CC-CMM国际标准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有影响IT资源网站“IT之源”的主编。杨根兴,男,1949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华东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专业智能系统与知识工程方向博士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工作经验:主要专业领域:软件工程、智能系统与知识工程、软件工程国家标准制订、软件质量和软件测评。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首席知识官,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软件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社会兼职:第五届世界软件质量大会(5WCSQ2011)组织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分会副会长、中国软件测评机构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等。近5年来,共发表质量保证方面的论文二十多篇;2007年作为主编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著《软件质量保证、测试与评价》,并被指定为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推荐教材。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的重大项目7个,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主持的项目8个。主持和参与了13个国家软件工程标准的研究与制订。申剑飞,男,1966年12月生。软件工学硕士,1988年毕业于江苏东南大学计算机系。工作经验:现任往来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日电卓越软件科技公司从事对日服务外包领域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具有近20年在软件外包行业从事企业管理、软件和系统过程改进、产品研发管理、项目管理的经验。近年来开始关注服务外包企业的能力模型、评估体系模型、知识管理和知识转移模型的建设工作。曾担任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项目管理分会主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主任专家委员,中国软件基准工程(CSBSG)标准组组长。积极参与软件行业内交流及标准建设活动,获评2006年度“CSBSG杰出了作组组长”荣誉称号及2007年度中国软件生产力年度风云榜行业评选活动“软件过程改进风云人物”荣誉称号。现为科技部火炬中心支撑下的“IT服务创新联盟”的理事。宣皓杰,男,1970年10月生。获得美国PMP认证,1993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经验:现任NEC(中国)有限公司/平台软件开发本部/第二开发事业部副总经理。1998年进入NEC集团工作,从程序员做起,历任Leader、主任、科长、开发部长、事业部副总经理。作为NEC海外法人的职工曾在日本工作过近三年。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领域工作的12年间,直接管理的项目已经超过4000人月。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产业推进活动,担任“IT火炬服务创新联盟”理事单位的代表。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熟练掌握了NEC特有的质量会计方法,并持续在组织内部积极推动质量会计的最佳实践,同时积极在组织外部宣传质量会计方法。何伟杰,男,1966年12月生。1989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系,1992-2000年受邀赴日加盟日本Soltware Research ASSO Ciatcs的软件研究所,从事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CASE)方面的研究。工作经验:现任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具有25年的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工作经验。在日本SRA软件研究所期间,曾参与中日两国多个大型基础软件的研发工作,对软件系统及其相关的复杂系统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回国以后一直在日资软件企业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和推进全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近年来结合自身对复杂系统的理解,创办了“复杂系统”管理沙龙,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给企业以生命——构建进化型组织》一书。

书籍目录

中文版译序
中文版翻译前言
译者介绍
指南序言
原版前言
序章 SQuBOK 指南概略
第1章 软件质量的基本概念
1.1 KA:质量的概念
1.2 KA:质量的管理
第2章 软件质量管理
组织级软件质量管理
2.1 KA: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2.2 KA:生存周期过程管理
2.3 KA:过程评估与过程改进的管理
2.4 KA:审查(检查)管理
2.5 KA:审计管理
2.6 KA:人力资源培训管理
2.7 KA:法律权利和责任的管理
项目阶段(通用)的软件质量管理
2.8 KA:决策管理
2.9 KA:采购管理
2.10 KA:配置管理
2.11 KA:风险管理
2.12 KA:项目管理综述
项目阶段(个别)的软件质量管理
2.13 KA:质量计划管理
2.14 KA:评审管理
2.15 KA:测试管理
2.16 KA:质量分析与评价管理
2.17 KA:运行与维护管理
第3章 软件质量技术
3.1 KA:度量
3.2 KA:质量计划技术
3.3 KA:需求分析技术
3.4 KA:评审技术
3.5 KA:测试技术
3.6 KA:质量分析和评价技术
3.7 KA:运维技术
附录A 推荐书籍/论文一览
附录B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一览
附录C 标准一览
附录D 表彰论文一览
附录E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过程质量的分析与评价是指应用开发过程中获取的开发数据,分析和评价过程的执行结果。例如计划的过程在实际开发中是否得以执行;执行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等。伴随开发过程的推进,通过进行上述过程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可以确认设计开发阶段的质量是否得以确保。过程质量的分析与评价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应该执行的项目是否从质到量得以切实执行。例如:对于评审,应确认是否由必要的评审员以会议的形式在充足的时间内实施了评审;评审结果得出的故障数量及其内容是否妥当。(2)听取现场开发人员的意见,尽可能掌握单纯从开发数据中难以把握的问题。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项目内的沟通等会给质量带来重大影响。尽早掌握此类人际间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对开发高品质软件是非常重要的。(3)针对上述分析与评价后的过程质量,确认该工程成果的质量(产品质量)是否与其相吻合。例如:虽然确实执行了该过程,但其成果却未达到要求的等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措施。通过上述分析与评价,如结果判定为是过程上的问题,应反映到其后的过程中。例如,使用开发工具,结果却未得到预定的成果。在此情况下,应该在其后的过程中继续采取过程改进,同时采用其他开发工具等措施作为补充。通过反复实施如此细小的反馈,就能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进而,将过程质量的分析与评价结果应用为组织过程改进的输入。由此可以实现以用于今后的反馈和横向展开为目的的持久性改进。有关组织的过程改进,请参考2.3节过程评估与过程改进的管理。

编辑推荐

《软件质量知识体系指南》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软件质量知识体系指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很不错,虽然理论知识偏多点,但也把目前流行的质量体系进行了各方面的比较,很独特
  •   挺好的非常好
  •   这本书是日语翻译过来的,很好。看过日语版本的。
  •   不错!这本书不错!
  •   本书参考性强,翻译水平还可以
  •   关于测试方面的挺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