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郑小惠,童庆钧,高瑄 页数:339
Tag标签:无
前言
2006年底“清华记忆”项目开始酝酿,至今已过去近五年时间。2007年,项目获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资助,得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到目前为止,接受我们采访的校友共计30余位。考虑到追溯历史的真实性和紧迫性,采访对象基本为80岁以上的老校友(除一位老职工之外),他们分别经历了国立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新清华等不同发展阶段,读者从中也能了解清华大学自建校以来的风雨历程。有些口述可能和正史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较大偏差,这也正是口述历史本身的意义所在,即为历史提供个人视角。整理文稿期间,曾接受我们采访的杨道崇、汪家鼎、吴宗济、汪国瑜、范崇武等诸位校友先后辞世,更使我们感到口述访谈任务的紧迫。 本书收录的26位校友并不是我们采访校友的全部。由于我们口述准备工作不到位,或是校友记忆模糊,或是讲述不够系统,或是校友本身建议的原因,一些校友的口述,如范崇武、李相崇:郭世康、施士异、杨道崇、王兆霖、刘元鹤等先生的口述就没有收录在本书中。在此我们谨向各位校友致以诚挚的歉意。此外,考虑到本书的篇幅,我们对某些校友的口述作了节略处理。以长为尊,按照校友出生年月排序。 整个项目涉及的环节繁复,口述整理工作费时费力,因而访谈的成文过程进展缓慢。也因此有些校友本人没能亲自校对口述稿,我们只能转而委托其亲友代为审阅。这也成为我们不可弥补的一个缺憾。项目进展过程中,承蒙多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表示谢意。感谢陶中源、胡康健两位老师,他们为本项目出谋划策,联系访谈校友,保障了项目顺利进行。图书馆数字化部的齐静担任了大部分口述稿的原始转录工作,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张迪同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梁悦悦同学、中文系陈越同学为口述稿的整理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图书馆老馆长刘桂林老师在项目推进最困难的时期给予鼓励,前任图书馆书记侯竹筠老师为出版提供协助,吴良镛院士百忙之中为本书题字,康寿山先生无偿提供画作作为封面,图书馆老馆长刘桂林老师在项目推进最困难的时期给予鼓励,前任图书馆书记侯竹筠老师为出版提供协助,吴良镛院士百忙之中为本书题字,康寿山先生无偿提供书画作封面,学生紫苑学会的多位同学为口述稿的整理也提供了帮助,在此一一表示感谢。 口述访谈工作的意义自不待言,尚有许多珍藏记忆的老校友未及采访,我们希望把这一工作持续开展下去。也希望您不吝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1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夕,清华大学图书馆
内容概要
《清华记忆:清华大学老校友口述历史》荟萃了26位清华老校友的口述访谈,历时四年完成,集中体现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发展与变革,内容涉及老校友对国立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新清华建设等各阶段的亲历及反思,汇集成为百年清华记忆。口述访谈生动活泼,可读性强,适合大众阅读。读者可以从不同的口述中多角度了解清华历史。
。
作者简介
郑小惠 1970年生,山西河曲人,硕士。现任清华大学图书馆数字化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数字图书馆项目,编著一部,译著两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
童庆钧 1978年生,广东封开人,硕士。1998—200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利系,2002—200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2005年至今就职于清华大学图书馆数字化部。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科学技术史、历史文献学等。发表论文数篇,译著两部。
高瑄 1963年生,山东胶州人,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研究馆员。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主持及参编著作多部,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科技历史文献。
书籍目录
百年踪迹——吴宗济口述
1 家世背景
2 求学经历
3 爱国义举
4 政治浮沉
5 科研成就
附:清华旧事竹枝词
科艺留声——刘曾复口述
1 家世简述
2 师大附中
3 清华大学
4 工作经历
5 艺术因缘
八年清华 风雨同舟——高沂口述
1 与清华结缘
2 在政治风雨中艰难发展
3 从“大跃进”到生产自救
4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5 “文革”狂飙
6 统战点滴
体教萍踪——王维屏口述
1 抗战爆发
2 逃离沦陷区
3 求学之路
4 清华大学
5 走上国际体坛
6 回忆清华体育教研组
拓宽领域持之以恒——林家翘口述
1 应用数学
2 做研究要广
3 谈现在的教育与体制
4 回忆老清华
清华琐忆——白家祉口述
1 考取“清华清寒公费生”
2 战争前的北京清华园
3 西南联大
我与清华——唐统一口述
1 入学,一年级
2 借读
3 复学,二年级
4 三年级
5 四年级
6 助教生涯
7 去英国工厂实习
8 回国到清华任教
9 培养研究生
10 科研工作
11 建立精密仪器室
12 图书馆工作
13 校外活动
14 体育运动
15 离休与返聘
严谨求实 勇于创新——郑林庆口述
1 我的学历
2 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学习
3 在美国工厂见习
4 我的教学生涯——机械零件课程
5 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生平自叙——康寿山口述
1 家世
2 早年求学
3 抗战时的中央大学
4 初到北平
5 走进清华
意匠探微——汪国瑜口述
1 解放前夕我的清华园生活
2 建筑系初创
3 国徽设计
4 教学与设计相结合
在学习中成长成才——汪家鼎口述
1 简述
2 联大
3 出国
4 清华
往昔回顾——江作昭口述
1 来清华的经过
2 参加民主学运的经历
3 参加地下读书会
4 北平解放,投笔从戎,参军南下
5 重回清华任教,从事新型陶瓷教学科研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6 对开展科研工作的两点体会
7 “文革”经历和对蒋南翔校长主政清华业绩的认识
8 往昔回顾
向南翔同志学习,建设新清华——刘冰口述
1 结缘清华:从团中央到清华园
2 做好助手:办社会主义大学
3 继承创新:蒋南翔教育思想和方法论
4 坚持真理:蒋南翔政治上的坚定性
淡泊明志 自强不息——王补宣口述
1 家业简述
2 西南联大
3 清华岁月
4 伉俪情深
5 人生感悟
拜万人师 谋万家居——吴良镛口述
1 建筑系的创办:“营建系”时代
2 院系调整后的新起点
止而后定 止于至善——解沛基口述
1 清华园里新启航
2 见证新清华发展历程
3 从“思想改造”到“反右”
4 “文革”中的经历
5 创办技术服务公司
忆清华岁月 思学科发展——何东昌口述
1 解放前:清华的民主氛围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运动
3 教育领域的调整与改革
4 忆往昔清华园中人与事
在语词的密林里——陆慈口述
1 从常熟到昆明
2 从联大学生到清华助教
3 清华的教学生涯
4 我的家庭
教学相长 培育新人——王炜钰口述
1 “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
2 教育与科研生产相结合
3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 培养“登山队员”
5 招收工农兵学员
6 批判“大屋顶”
7 90年代:参与设计人民大会堂港澳厅
结缘清华育英才——张礼口述
1 求学辅仁
2 留学与归国
3 清华岁月
我的清华情结——卢谦口述
1 自学外语
2 初到清华
3 俄语教学与翻译
4 与苏联专家共事
5 回忆蒋南翔
6 改教英语
7 技术革新
8 施工教研组的兴衰
9 回顾“反右”与“文革”
10 学外语的经验和体会
11 体悟清华
12 后记——铭心的怀念和感谢
科学攀登55年历程回忆——吕应中口述
1 从“航空救国”到“革命救国”
2 科学救国:攀登核能科技高峰
3 第二次飞跃:“软科学救国”解决我国的持续发展问题
4 第三次飞跃:致力于“技术救世”
往事回眸——潘际銮口述
1 国难声中的成长
2 感怀“西南联大”岁月
3 回顾校长生涯
4 蒋南翔与清华大学
低调为人 探赜索隐——金国藩口述
1 清华世家
2 求学之路
3 教学生涯
4 教育理念
5 人生感悟
六十载清华情——张思敬口述
1 解放前
2 新中国成立初期
3 清华的“反右”斗争
4 “四清”运动
5 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6 干部选拔与培养机制
7 “文革”岁月
8 清华校史研究与编纂工作
9 六十余载党龄风雨路
苦心钻研 多作贡献——阎炳义口述
1 抗战时期
2 解放前后
3 新中国成立初期
章节摘录
2 求学经历 我一生中很多事情都是偶然的,进入清华也算其中一件。11岁时,我母亲去世。我13岁到上海,进了龙华路南洋中学的一个补习科。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念过小学,是在家里念的私塾,而这个学历社会上的小学和中学都不承认,所以就不能直接考中学,需要参加这样的补习科。上中学以后,我念的是人文学科。记得那年我们考清华的试卷是杨树达老师出的题目,所有考生里面只有两个人用古文答卷子,一个是覃修典,一个就是我。可我们进到清华以后,念的都不是中文,而是工程方面的专业。覃修典后来没改行,在水利行业很出名,而我却改了行,学了语言学。 我进清华那年,刚好赶上罗家伦调任清华校长。当时强调“教授治校”,而国民党派的校长又都不行,所以两三天就撵走一个校长,一个暑假换了六个校长,后来直到罗家伦的到来才稳住了局面。当时按照美国学校的规矩,清华还有“TOSS”传统,也就是二年级学生给一年级新生一记“杀威棒”——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要是不听话,就剪你头发,往你脸上画东西,或者两个人把你抬起来扔到荷花池里。听说他们有人真的因为不听话被扔到了荷花池里。当时我是因为头一天就听到了风声,先前有所准备,所以才逃过这一劫。 进清华之前,我念过几年军事学校。和那里相比,清华的生活还是很轻松的,保留了许多美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对学生很人性化,生活得很舒服。那时候,清华每学年学费是十块钱,四年下来还发每位同学八十块钱,可以旅游一次,等于一分钱不花。而且当时清华招生不考虑家境,只要学习好就行,但是很看重英文。食堂也很便宜,吃饭一个月只要五块钱。要是想吃得好一点,一出学校大门就有一条小河,边上有一个赵太太办的合作社,里面的小饭馆两毛到三毛钱就能吃一顿,我们都经常在那儿吃。另外,两人一间的宿舍也很讲究,洗衣服只需要放在一个口袋里往门口一搁,也不用花钱。 进清华的头一年,我在市政公路系学习。为了赶上其他有基础的同学,临时补习了很多数学知识、测量和平板仪的使用等,还念了一些大学物理。因为我喜欢照相,当时觉得化学跟做胶片有关系,所以后来市政公路系停办之后,我就主动转到了化学系。当时化学系的系主任是张子高先生,我转到化学系之后又补了一年大学化学,还学了一门法文。 总之,在清华的头两年功课很紧。我并没有好好读书,不过还算能应付。那时除了念书之外,我基本没参加什么课外活动,体育成绩也很一般。相比于体育场,我还是对图书馆更熟悉。那时候图书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我们经常一头扎进图书馆,什么书都可以借出来看,外面不允许卖的书我们也能看到,看完了就放在那里不用管,会有人推着小车把书收走。 在清华念了两年书之后我就病了,又有肺病又有些神经衰弱,所以不得不休学回了家。本来可以休学两年,但我只休息了一年半就回到学校,接着开始念中文系。我们中文系当时只有七个学生。那时候原来的系主任杨振声刚走,朱自清调来继任系主任。朱自清先生是一位新文学家,却首先教我们古诗。先生是一位温文尔雅的传统知识分子,爱穿长袍子,说话也总是小声小气。后来有人写东西回忆他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总之我觉得那两年时光很美好,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照相,好多人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拿着一个大照相机到处跑。几十年以后我在上海碰到一个当年的老同学,他问我现在在哪儿,我说在科学院。结果他说:“咦,你不是干照相这一行的吗?”当时历年同学录的毕业照都在我们那里照。那时候北京有三个照相馆很出名,一个是王府井那边一个法国人开的增光照相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照相馆;一个是西单那边的照相馆;还有一个就是当时玩照相很出名的一个业余的摄影团体开的照相馆。摄影团体的名字叫做“光社”,刘半农等许多名人都是那里的会员。我当时本来还不够资格参加,但是因为认识刘半农就破格被“录取”为会员了。我毕业那年,请了刘半农他们来办了一个摄影展,刘半农颁了一等奖给我,还送一台小照相机给我当做奖励。也就是那一年,他到内蒙古去,不幸染了回归热,回来不久就去世了。可惜我当时没有在学问上多多向他请教。 除了照相,我当时制的铜版也很不错。那个机器是专门请老炎若先生打造的,镜头都是英国进口的,上面的自动开关伞就是他发明的,当时绝对算得上是北京城的好相机。老先生的儿子现在还在,在北京文艺界也很出名,都知道有老志诚弟兄两个,因为姓老的人比较少。 总之我在清华是玩票玩到毕业的,除了玩照相以外,还看了很多杂书和与艺术、考古有关的东西,我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唐代的曲江考”。唐代的曲江比现在的颐和园还大,日本的樱花节和当年曲江的风俗是一样的:到了春天,每家都搭上帐篷在那里吹拉弹唱。我因为对这个有兴趣,就写论文考证了曲江在唐代的构造等问题。当年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不管是研究生还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只要有题目,图书馆就可以在地下提供一间小屋子让你自己找书来看,但是题目定了就不能反悔了。我们就在那个小屋子里写,有时候吃饭也是买点东西在小屋子里吃,每天都会看到很晚。 1932年毕业后我就留校了,在清华出版事务所负责出版工作,经理、责编都是我一个人。我刚进去的时候只有一个姓郭的同学在做两个出版物,一个是物理系的《物理报告》,还有一个就是《清华学报》。当时因为中文系已经出了好几本书,于是我就主张出版和古文献有关的书,联系京华印书局出版了七十多种中文系老师的书和图。出版所的人都很喜欢我,就不让我走了。 工作一年后我考取了南京中央研究院,考上之后我就去找了当时学部的主管冯友兰先生,说我舍不得走。结果冯先生说男儿志在四方,应该以前途为重,于是我才不舍地去了南京。我之所以去考语音学,是因为我中学毕业的时候,曾经去听过一次罗常培先生讲的中国音韵学课程,觉得很感兴趣。罗先生当时就跟我说搞语言也好,考古也好,不搞实验是不行的。而我学过一些工程,又对仪器感兴趣,所以可以尝试拿仪器来分析语音学。我一听,觉得很有意思,当即就决定去考这个专业。考试的时候我弹了一段自己写的四部钢琴曲,准备的时候因为既要记音又要记谱,很费劲儿,但还好最终如愿考上了。 所以说我当年考上清华是运气,转到南京也是机缘巧合,那年如果不考钢琴科目的话我可能真的考不上。因为当时那么多人都是搞语音学的,还都学了很多年,而我只学了半年。自此之后,我就开始与语音学结缘,一直在这一行做了下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