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畅,王时伟,张淑娴 著 页数:186
Tag标签:无
前言
自1965年创建之始,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MF,曾用中文名称: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已经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针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和建筑的保护工作给予支持。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属于优先策略对象之列。基金会在故宫的工作始于2001年对紫禁城倦勤斋的保护与复原。这项工作很快建立了基金会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形成了基金会在国际范围内最紧密、最重要的合作关系,并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一种模式。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历史研究与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始自倦勤斋并覆盖倦勤斋保护项目,反映出基金会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加强,反映出双方深化国际合作、推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承诺。基金会愉快而荣幸地应邀参与到故宫博物院保护、展示宁寿宫花园的丁作中来。这个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宁寿宫花园是紫禁城内未经人为干预、富有历史意义的最大遗址之一。此外,宁寿宫花园保护规划的实施,将提供更多的公众教育机会,也能够向更多的人士解读中国建筑和皇家历史。该项目同时使基金会和故宫博物院在倦勤斋项目中得到的收获运用到花园中的其他建筑中,并且为中美文物保护和博物馆领域的技术、文化合作与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基金会参与宁寿宫花园保护规划项目得到了一些国际捐赠者的慷慨支持。为首者是福利曼基金会,为该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还有罗伯特·威尔逊先生发起的“保护我们的遗产”挑战基金、美国的布朗基金会、美国的斯达基金会、英国的英美烟草公司、美国的蒂芙尼基金会,以及基莫曼夫妇。
内容概要
乾隆是清朝入关后第4位皇帝,在位60年,另当了3年太上皇,寿至89岁,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为雍正皇帝的第4个儿子,25岁登位。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乾隆上朝后政治、经济文化都有迅速发展,为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乾隆遗珍》拍卖共辑纳了50多项曾属乾隆皇帝私人珍藏的艺术精品。这是继去年台北故宫博物馆举行《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及今年初于澳门艺术博物馆的《怀抱古今——乾隆皇帝文化生活艺术》展览后,另一个表扬这位清朝盛世皇帝的艺术修养的机会。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指导原则与工作框架第一章 宁寿宫花园保护的指导原则 1.1 关于项目重要性的陈述 1.2 项目任务陈述 1.3 本规划所依据和借鉴的宪章和准则 1.4 术语释义 1.4.1 保护/维护 1.4.2 修复 1.4.3 改造利用 1.4.4 原状 1.4.5 基础设施 1.4.6 园林设施 1.4.7 建筑与构筑物 1.4.8 内檐装修 1.5 工作流程 1.5.1 记录工作 1.5.2 保护措施与人员培训 1.5.3 文物展示与说明 1.5.4 规划分期与长期保养第二章 宁寿宫花园保护规划工作概要 2.1 关注点·责任·框架图 2.2 规划分期与经费估算第二篇 研究·评估·保护第三章 历史研究 3.1 历史资料的类型 3.1.1 印行著作 3.1.2 宫廷档案 3.1.3 舆图和建筑图样 3.1.4 当代研究现状 3.2 对宁寿宫花园的进一步理解 3.2.1 地段概况 3.2.2 园林设计手法 3.2.3 室内设计问题的讨论 3.3 探索宁寿宫花园的设计灵感 3.3.1 紫禁城与皇家离宫御苑 3.3.2 离宫的兴建与宁寿宫花园的设计母本 3.4 关于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 3.4.1 乾隆和他的继任者们 3.4.2 将作大匠与大匠 3.4.3 关于李质颖 3.4.4 西方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影响 3.5 宁寿宫花园历史大事记 3.5.1 建筑和构筑物 3.5.2 园林设施 3.5.3 内檐装修第四章 宁寿宫花园及其内容的独特价值 4.1 宁寿宫花园与紫禁城 4.2 宁寿宫花园与乾隆时期的花园 4.2.1 乾隆时期兴建的皇家御苑及其共性 4.2.2 宁寿宫花园的独特之处 4.3 宁寿宫花园建筑的内檐装修研究 4.4 南北方工艺的融合第五章 调查、评估与诊断 5.1 构成要素的类型与编号系统 5.2 基础设施调查 5.2.1 排水系统 5.2.2 地炕系统 5.2.3 建筑基础稳定性评价 5.3 园林设施调查 5.3.1 假山 5.3.2 庭院地面铺装 5.3.3 庭院陈设和陈设座 5.4 绿化系统调查 5.4.1 植物明细表 5.4.2 土壤样本检测报告 5.4.3 土质和植物生长评价 5.5 建筑普查 5.5.1 文物建筑结构残损评估标准 5.5.2 残损评估调查统计 5.6 内檐装修调查 5.6.1 内檐装修残损评估标准与统计 5.6.2 木作罩隔工艺与残损勘察 5.6.3 通景画/天顶画残损勘察 5.6.4 帖落/匾联残损勘察 5.6.5 家具残损勘察第六章 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6.1 园林设计/造园的理论与实践 6.2 内檐装修工艺 6.3 园林叠石工艺第七章 保护工作计划 7.1 总体原则、分工与时间计划 7.1.1 总体原则 7.1.2 研究与保护人员分工 7.1.3 研究与保护人力资源 7.1.4 时间计划 7.2 基础设施的修复 7.2.1 排水系统 7.2.2 地炕系统 7.3 园林设施的保护 7.3.1 叠石 7.3.2 庭院地面铺装 7.3.3 庭院陈设及陈设座 7.4 绿化系统复壮 7.4.1 土壤改良 7.4.2 病虫害防治 7.4.3 竹根控制疏导 7.5 建筑保护措施 7.5.1 建筑保护的一般方法 7.5.2 工作量估算 7.6 内檐装修的保护 7.6.1 内檐装修保护的一般方法 7.6.2 工作量估算第八章 文物展示与说明 8.1 开放路线现状 8.2 开放路线规划 8.2.1 游线特点 8.2.2 建议参观路线 8.2.3 开放策略 8.3 文物展示说明的手段 8.3.1 印刷品 8.3.2 影像方式 8.3.3 录音导游 8.4 拟添加的设施与设备第三篇 保护规划图 图纸目录参考文献 i.历史研究文献 ii.文物保护文献 iii.规划设计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春耦斋、淳化轩、乐寿堂等,再将其特点与清代晚期的慎修思永、九州清宴、畅和堂’等进行并置比较,那么很自然地,可以发现以下变化:1.雍乾时期的室内布局设计参考柱网平面,但并不拘泥于此,空间划分丰富;清代晚期则往往仅沿柱网轴线布置装修。2.建筑平面虽呈对称形式,雍乾时期的室内布局设计往往打破对称,相对强调使用功能和空间情趣;清代晚期则大多采用相对严格的对称布局。3.雍乾时期的室内空间尺度对比显著,小空间仅容床张,而大空间敞亮,几可容数十人聚会;清代晚期室内空间划分平均,缺乏戏剧性变化。4.雍乾时期大量在单层建筑中使用仙楼空间;清代晚期偏爱采用假仙楼。如果说清代中期的室内设计较之清代晚期具有更高的复杂程度、更高的空间创造能力,应当是公允的;而乾隆皇帝在这高水平、高难度的室内设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应当得到公认,所谓三分在匠人,七分在主人。“仙楼”称谓本身,来源于江南。李斗在《扬州画舫录》有所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扬州画舫录》中有很长一段文字与《圆明园内工现行则例》之《硬木装修作则例》相雷同。可以肯定,这段文字是摘抄宫内则例的。乾隆皇帝在大量吸取江南风格和工艺之后,将地方做法提高、升华了,并使这种规范提高后的风格在更广的范围内流行开来,甚至重新影响了风格的诞生地。如前文所述,两淮盐政李质颖为将江南工艺引入宁寿宫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是竭尽全力地将最为精美奢华的工艺进呈乾隆;同时宁寿宫其他建筑的内檐装修仍然是内务府造办处承办的,表现出相对朴实简约的风格。可以通过将同样存在于宁寿宫中的两种风格进行比较而得出它们的相对特点。兹简要整理如下:1.两淮盐政承办的内檐装修多采用珍稀木材“实做”或“包镶”,如紫檀、黄花梨、乌木、鸡翅木等;北京造办处所用多系楠、柏木,少量使用紫檀木雕刻花结作为点缀。2.两淮盐政承办的内檐装修采用多种镶嵌手法,涉及玉器、珐琅、瓷器、敲铜等工艺,并大量使用竹丝、竹黄等不甚适合北方气候的做法;北京造办处所做除绦环、群板云盘纹路之外,不使用镶嵌做法。3.两淮盐政承办的内檐装修多用夹纱绣片纹饰、技法均高于内务府所出。还有一则历史上的小插曲应当补充,即在1774年,就是南方承办的带有竹丝、竹黄镶嵌的隔扇运抵北京后的一年,由于温度湿度的差异,不少竹质镶嵌做法便开裂破坏:“惟是京师风土高燥与南方润湿情形不同,各项装修俱系硬木镶嵌成做,现值冬令,间有离缝走错,并所嵌花结漆地等项俱微有爆裂脱落之处。奴才等详细查看其硬木漆地活计有离缝走错者,即令该工监督楦缝找补,收拾完整;其玉铜花结有脱落者,亦交造办处随时修整务取妥固;外惟花结内有磁片一项,虽进裂只有三小块,但在京一时难于置办,奴才等愚见该盐政从前成造时或有余存亦未知,请交与李质颖坐京家人,寄信顺便照式寄送数块应用。是否允协伏候圣明训示遵行”。江南造作除了直接承办内檐装修工程之外,还派送大量匠人供役内务府造办处,是为“南匠”。研究表明,造办处中“南匠”比“旗匠”具有更高的地位,报酬也丰厚得多。北方匠作在主持制作部分硬木装修之外,还主要负责有猿糊壁画、墙纸,安装隔扇等工作。但是这些现象并不意味着北方匠作在宁寿宫花园内檐装修保护工作中可以被忽略掉,恰恰相反,只有保护好这种历史上南北匠作并存的信息,才能更加完整地保存宁寿宫花园室内造作的历史信息。
编辑推荐
《乾隆遗珍:故宫博物院宁寿宫花园历史研究与文物保护规划(汉、英)》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