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世荣 编 页数:313
前言
进入21世纪的教育正在发生着诸多变化,“教育现代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当今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全面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关键在于教师,学习、掌握和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已成为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为非教育技术专业(电化教育)的学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让未来的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普及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师范院校都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者所在的学校是较早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师范类院校之一,并于2000年和2006年先后组织编写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讲义作为本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新的学术成果和先进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育,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要求,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结合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新编写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本书共8章:第1章主要阐述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发展情况和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2章主要阐述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第3章主要讨论视听媒体的特点和教学应用;第4章主要讨论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机房、多媒体网络录播系统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与系统的组成、特点和教学功能;第5章主要讨论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技术问题,介绍PowerPoint、Authorware等常用课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素材的9种方法(或工具);第6章和第7章讨论网络教育应用和现代远程教育基础;第8章讨论教学设计理论及教学设计方法等。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针对性强,应用广泛。本书是针对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学生和在职教师编写的,旨在培养他们的教育技术基本素养与基本技能,本书简略得当、通俗易懂,既适用于师范院校不同专业的文、理科学生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在职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材。 (2)突出技能,学以致用。结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和师范学生的特点,在媒体技术方面,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在软件技术方面,力求通用性、大众化和普适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3)系统完整,内容全面。本书注重系统性、完整性、先进性和师范性的统一。既博采众家之长,保持了传统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理论体系,又体现了以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反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融入了我们多年教学及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特色。 本书由李世荣老师担任主编,对全书统稿及修订。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第2章由杨帅老师编写;第3章、第4章第4.1节、第5章第5.1~5.3、5.5节由李世荣老师编写;第4章第4.2节由贺勇老师编写;第4章第4.3、4.4、4.6节,第7章第7.1、7.2节由黄春梅老师编写;第4章第4.5节由曾桂兵、刘鹏老师编写;第5章第5.4节、第6章、第7章第7.4节由叶晓波老师编写;第7章第7.3节由李晓刚老师编写;第8章由彭习梅老师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相关的一些教材和资料,引文出处未能一一尽数,其中的主要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如有遗漏,恳请原谅,并对这些书刊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错误或不妥之处,诚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师范院校学生学习和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本书是针对师范院校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编写的教材,以培养学生教育技术基本素养与基本技能为宗旨。主要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视听媒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网络教育应用和现代远程教育基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与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素材制作方法和常用课件制作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 本书系统完整、内容新颖、突出技能、实用性强,既可以作为师范院校各专业公共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教育技术概述 1.1 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1.1.1 教育技术 1.1.2 教育技术学 1.2 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简介 1.2.1 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2.2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1.2.3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1.3.1 信息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 1.3.2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1.3.3 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 1.3.4 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复习思考题第2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学习理论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1.3 客观主义学习理论 2.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5 各种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影响 2.2 视听教育理论 2.2.1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思想 2.2.2 “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 2.3 传播理论 2.3.1 传播的概念和类型 2.3.2 传播模式 2.3.3 教育传播过程 2.3.4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复习思考题第3章 现代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3.1 现代教学媒体概述 3.1.1 教学媒体的概念 3.1.2 教学媒体的分类 3.1.3 教学媒体的教学功能特性 3.1.4 教学媒体的教育作用 3.2 视觉媒体及其教学应用 3.2.1 视觉媒体的特性 3.2.2 幻灯机的基本原理及使用 3.2.3 投影器的基本结构及使用 3.2.4 教学银幕 3.2.5 幻灯、投影媒体的教学应用 3.3 听觉媒体及教学 3.3.1 听觉媒体的特性 3.3.2 有线广播 3.3.3 录音媒体 3.3.4 CD 唱机 3.3.5 听觉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3.4 视听觉媒体及教学 3.4.1 视听觉媒体的特点和教学功能 3.4.2 电视 3.4.3 教育电视系统 3.4.4 录像机 3.4.5 激光影碟机 3.4.6 录像机、影碟机与电视机的配接 3.4.7 电视教学应用 复习思考题第4章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与系统 4.1 多媒体教学系统与多媒体教室 4.1.1 多媒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4.1.2 多媒体硬件系统的基本构成 4.1.3 多媒体的软件环境 4.1.4 多媒体教室 4.2 网络教学机房 4.2.1 网络教学机房的基本功能 4.2.2 网络教学机房的组成 4.2.3 网络教学机房的环境要求 4.2.4 网络教学机房的维护和使用 4.3 微格教学系统 4.3.1 微格教学概述 4.3.2 微格教学系统的构成 4.3.3 微格教学系统的功能 4.3.4 微格教学的实施 4.3.5 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 4.4 语言实验室 4.4.1 语言实验室的发展 4.4.2 语言实验室的种类和功能 4.4.3 语言实验室的优点和局限性 4.4.4 数字语言实验室介绍 4.5 校园计算机网络 4.5.1 校园网概述 4.5.2 校园网的功能 4.5.3 校园网的设计原则 4.5.4 校园网建设方案 4.6 多媒体网络录播系统 4.6.1 多媒体网络录播系统概述 4.6.2 多媒体网络录播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4.6.3 多媒体网络录播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4.6.4 多媒体网络录播系统的使用 4.6.5 基于软件的流媒体课件录制系统介绍 复习思考题第5章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 5.1 多媒体课件概述 5.1.1 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5.1.2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5.1.3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 5.1.4 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5.1.5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 5.2 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采集与制作 5.2.1 多媒体素材的种类 5.2.2 从现有光盘库中获取素材 5.2.3 从网络上获取素材 5.2.4 使用屏幕抓图工具 5.2.5 最简单的图像工具——“画图” 5.2.6 最简单的音频工具——“录音机” 5.2.7 功能强大的超级解霸 5.2.8 Photoshop 的使用 5.2.9 Windows Movie Maker的使用 5.2.10 Ulead GIF Animator 的 使用 5.3 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 5.3.1 文本的处理 5.3.2 图形和图像的使用 5.3.3 声音和电影的使用 5.3.4 超级链接 5.3.5 简单动画制作 5.3.6 控件工具的应用 5.4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5.4.1 Authorware概述 5.4.2 Authorware中多媒体素材的使用和处理 5.4.3 制作动画 5.4.4 交互类型课件的制作 5.4.5 框架型课件 5.4.6 超文本的使用 5.4.7 课件发布 5.5 几何画板 5.5.1 几何画板概述 5.5.2 基本操作 5.5.3 用构造菜单作图 5.5.4 用变换菜单作图 5.5.5 绘制函数图像 复习思考题第6章 Internet与网络教育 6.1 Internet概述 6.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6.1.2 Internet简介 6.1.3 网络互联 6.1.4 ISP与Internet接入 6.1.5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 6.2 Internet资源及利用 6.2.1 WWW简介 6.2.2 浏览器的使用 6.2.3 网络信息检索 6.2.4 Internet资源下载 6.2.5 FTP应用 6.2.6 流媒体简介 6.3 用Dreamweaver制作网站 6.3.1 网页制作概述 6.3.2 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 6.3.3 综合实例:用Dreamweaver制作“教育技术”网站 6.4 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 6.4.1 网络课件 6.4.2 网上讨论 6.4.3 作业上交 6.4.4 流媒体教学 复习思考题第7章 现代远程教育概述 7.1 远程教育概述 7.1.1 远程教育的定义及特点 7.1.2 远程教育的发展 7.1.3 现代远程教育 7.1.4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 7.2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形式 7.2.1 按信息传递模式分类 7.2.2 按照信息传输通道划分 7.2.3 按照教学形式划分 7.2.4 按照信息的传输时效划分 7.3 远程教育中的技术 7.3.1 网络课程开发平台 7.3.2 视频会议与实时教学 7.3.3 虚拟现实技术 7.3.4 常用技术及应用 7.4 Blackboard网络课程平台介绍 7.4.1 Blackboard教学平台简介 7.4.2 使用Blackboard需做的准备工作 7.4.3 Blackboard常用功能介绍 复习思考题第8章 教学系统设计 8.1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8.1.1 教学设计的含义 8.1.2 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 8.1.3 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 8.2 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分析 8.2.1 学习需要分析 8.2.2 学习内容分析 8.2.3 学习者分析 8.2.4 学习目标的阐明 8.2.5 教学策略的确定 8.2.6 教学媒体的选择 8.2.7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对电化教育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在中央文化部和教育部的推动下,全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出版了多种专业期刊、论著。60年代开始,各类学校应用录音、电影、幻灯投影等媒体进行教学的活动十分活跃,同时无线广播在社会教育方面获得大规模应用。各地建立起了官方性质的电教机构。 进入8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迅速发展,各级各类的电教机构日趋健全,管理与推广步入规模化和组织化。媒体技术迅速提高,在原有的幻灯、录音、语音室等设备基础上i电视媒体、计算机等开始普及。电教教材的开发速度加快,并且数量剧增,使用率也大幅提高。1978年成立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利用卫星电视进行教学,到1994年中央电大已开设了359个专业、1000多门课程,培养了157万名毕业生和2000多万名非学历教育结业生。在80年代中期,一些师范大学开设了电化教育本科专业。随着对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出现了大量专业期刊和论著。 2.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与国外教育技术界交流的增加,新的理论、经验、成果的不断吸纳,人们发现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在视听教育的研究范畴中。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必要借鉴国外教育技术的成果和经验,对电化教育重新定位。在这样一个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电化教育开始向教育技术转变,出现了教育技术全面发展的新态势。 在媒体技术方面,计算机辅助教育得到充分重视,学校计算机的普及率迅速上升,很多高校在80年代就成立了计算机中心或实验室。1987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成立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动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开展。到1997年全国已有两万多所中小学校配备了近50万台计算机,同时校园网、校校通工程也迅速推广。2000年教育部提出,从2002年开始全国中小学逐步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推动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综合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在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上,教育技术突破了原有对视听媒体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教学”等多个领域,而且在认知领域CAJ(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教学软件的开发上出现了科技企业与教育机构联合运作的良好局面。可以说,最近十年我国教育技术在理论成果和教学产品上是有史以来最为丰富的时期。 在学科发展上,从90年代开始各高校纷纷将原电化教育专业名称改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同时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 近几年,教育技术学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最早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设置大都是在’师范院校内设置的,至2008年在二百多所不同性质的学校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47所学校有硕士学位点,6所学校有博士学位点,同时对师范生公共课的开设及教师的在职培训也在不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完整化、多层次化以及教育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教育技术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