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复合 编 页数:686
Tag标签:无
前言
二十四年前,“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于1986年10月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术会议,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全国范围內正式起步的标志。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二十四年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继1986年10月北京第一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之后,陆续在武汉、大连、重庆、庐山、太原、广州、澳门、宁波、开平、北海、昆明召开了十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 时隔二十四年,“201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即将在北京举行。 二十四年前,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北京起步发足于清华大学;二十四年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成果亦将展示于清华大学。可以说,历经百年沧桑的清华大学,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发展过程;也可以说,201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是我们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者以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向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清华大学表示自己的祝贺! 201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保护”为主题。
内容概要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7)》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编纂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学术丛书的第七部——第12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会刊(2010)。其中所载88篇论文,是第12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2010)从所征集的122篇学术论文中经审阅后选出的,内容涉及近代建筑史学研究;近代建筑样式及其演变研究:近代城乡发展研究及历史地段考察;近代建筑类型研究及个案考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近代历史地段及历史建筑研究与保护;近代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近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及建筑制度;近代建筑装饰变化及特征诸方面。反映了近两年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7)》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人员汲取近代建筑历史经验从事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有指导作用,对文物保护部门和开发单位保护与再利用近代建筑、开发历史地段具有参考价值。《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7)》既可作为建筑历史研究资料、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历史理论教学教材,又可作为了解当地人文、风土历史、城市变迁的指南。
书籍目录
序前言近代建筑史学研究东亚近代建筑研究三十年之我见从外廊式建筑看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1993—2009)近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纲(1906—1936)长春近代城市发展分期研穷分区计划:浅析近代武汉的规划试验蒙古教区基督教建筑的历史及沿革清末民国时期北京王府改建大学校园现象探析抗战复员后清华大学教职员居住问题的解决(1946—1948)——以胜因院为中心的考察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居住区建筑记事——兼论中国近代建筑史之下限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上的西方古典主义思潮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中的折中主义思潮——“中国式”建筑之我见民族意识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的作用刍议20世纪上半叶建筑创作与古代建筑史研究之关系近代广州城市社会各阶层群体意识的表达空间——公园哈尔滨近代建筑研究现状与展望, 研究历史,追忆先贤——记梁思成、童、汪坦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贡献近代建筑样式及其演变研究18—20世纪布里亚特佛教寺院的建筑样式——中国内地及西藏地区、蒙古、俄罗斯建筑形式在西伯利亚的传承海外唐人街建筑的中国特征——仁川清租界与旧金山唐人街建筑比较(1880—1940)从殖民地外廊式到“厦门装饰风格”——鼓浪屿近代外廊建筑的演变汉口租界建筑ArtDeco风格的源与流从张氏帅府建筑纵观沈阳近代建筑演变南京中山陵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浅析——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典范近代城乡发展研究及历史地段考察清末“新政”对西安城市空间功能转型发展的影响近代铁路对沈阳城市空间的影响中国近代内地城市的城市空间变迁——以成都为例交流与融合下温州近代建筑的分类研究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下的贵阳近代建筑保定近代城市与建筑发展的历史研究庐山近代建筑文化遗产的特点与风格烟台山东海关近代建筑考察基于量化分析的近代城市历史环境研究——以汉口原俄租界为例青萍之末:婺源乡村建筑的近代化烟台养马岛近代乡土建筑的传统与嬗变近代建筑类型研究及个案考察我国近代机场航站楼的建筑实例和设计方案研究澳门近代行政办公建筑考察研究从韩国近代住宅发展过程分析延边近代住宅汉口旧式里分研究——以平安里、新华里为例汉口新式里分研究——以珞珈山街、兰陵村为例东北地区汉族传统地主大院防御性建筑特色剖析日据时期伪满洲国“朝鲜人民会”会馆建筑研究文化边缘区的衙署建筑研究——吉长道尹公署与滨江道署建筑形式比较新疆和静县满汗王府建筑调查研究新安县张钫故居考略中国上海的一座教堂及其在美国的原型湖北磨盘山方济各堂修道院建筑初探太原方济各修道院建筑测绘与分析山西新绛圣安东尼教堂建筑考察山西晋城小寨玫瑰圣母堂建筑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中国近代工业地理中东铁路支线及其附属地历史价值初探中东铁路沿线站舍建筑特色研究天津工业遗产建筑保护更新初探——以天津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中国最早的制糖厂工业建筑探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山东枣庄中兴煤矿的价值分析与保护策略功能置换中的仓储建筑遗产再生策略从《下塔吉尔宪章》看我国工业遗产的界定近代历史地段及历史建筑研究与保护注重地方性强调整体感——三亚崖城东关街沿街骑楼建筑立面复原改造方案设计探讨抗日胜利芷江洽降旧址的文化遗产特点与保护规划措施近代历史地段保护中的资源整合与风貌协调——南京百子亭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构想为了忘却的纪念——沈阳北市场历史地段改造引发的思考沈阳少数民族聚居区保护和更新初探从上海市愚园路1320弄看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张氏帅府红楼群整体环境改造研究20世纪30年代华东砖木结构建筑修缮与再利用——以淮安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中楼为案例济南近代民居的发展与保护——关于经一路357号独立式住宅整体迁移的思考孙吴侵华日军军人会馆修缮设计与再利用研究老建筑焕发新活力——沈阳边业银行的再利用结合文物建筑保护谈河南大学南校门扩建近代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西安近代建筑的保护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2007年及2009年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风貌区整治设计基于GIS平台的20世纪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初探——以山东德州20世纪建筑文化遗产评估为例类型的转换——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方法初探历史建筑动态保护研究德国近代建筑修复前期工作述要近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及建筑制度日本剧场建筑的近代化与建筑师天工建筑师事务所——1988年采访唐璞先生笔记整理一位美国建筑师在近代中国的设计实践——《亨利·墨菲在中国的适应性建筑1914—1935》评介武汉近代著名先锋建筑师卢镛标沈阳近代传教士建筑师——艾术华近代哈尔滨俄籍建筑师的组织机构与学术活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收入水平初探哈尔滨工业大学“日式教学”时期建筑设计作业解析断裂的建筑近代化进程——1903—1931年奉天商埠地建筑制度研究奉天市政公所——近代建筑管理机构研究近代建筑装饰变化及特征晚清民国建筑装饰风格的变迁与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在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中的表现上海西式历史建筑纹样调查与文化内涵研究清代末年岭南传统陶塑脊饰研究附录200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第11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综述ABSTRACTS
章节摘录
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宣统皇帝退位,袁世凯任大总统。新的内务部取代了民政部,接管了历史遗产保护的工作。原来负责保护调查管理的营缮司被礼俗司所取代,礼俗司负责“祠庙”“古物”的管理工作。第2科管理“关于祠庙事项”,第4科管理“关于保存古物事项”。教育部也继续了学部的工作,社会教育司负责管理博物馆、图书馆事务。 1.庙产兴学和寺庙保护 “庙产兴学”的提倡者是张之洞,1898年张根据《劝学篇》提倡将佛道寺院改造为学堂,他热心以儒教为中心,从“保国家,保圣教,保华种”可以看到他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背景是清末废除了科举制度,为了振兴新的学校教育,很多寺院被改造成为学校,可也破坏了寺庙,从信仰从古物保护的观点来看寺庙面临危机。民国以后为了安定宗教界,民国元年(1912)公布了临时约法,提倡“人民平等”“信教自由”等原则,同时导入了寺庙的保护措施。 1913年制定了《管理寺庙暂行规则》。目的是保护寺庙的财产,也是最初的单项保护规则。规则共有7条,主要内容为寺院的财产归住持管理,住持和寺院的相关者禁止任意处分财产。1915年10月29日公布了正式的《管理寺庙条例》,条例分为总纲、寺庙财产、寺庙僧道、寺庙注册、罚则五章,共31条。规定了寺院的境界、登记、处罚等,根据这个条例1921年5月20日制定了《修正管理寺庙条例》。 事实上清末以来废除寺庙,兴建学校不断被推进,各地以建设学校为借口掠夺寺庙的财产的现象多有发生,还有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破除迷信的背景下寺庙不断被破坏,另外,信仰者为了信教自由不断扩大抵抗运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